CD轉檔的wav在不同晶片的解析度表現

weechia wrote:
我的器材超簡單的,就是筆電 dac 耳機。

樂器少~ 當然比較容易聽到細節
大編制的交響樂就比較不容易聽到更多細節
(樂迷的耳朵真的是要金耳朵等級)
尤其又是使用耳機,除非耳機有一定的等級
還有耳機的擴大機又是一個門檻

DAC只是負責把數位信號轉成類比信號
要聚焦(突出)弦樂群是不可能的~~
原始錄音是怎樣,要能夠100%還原的DAC就很難達到


還有一說(指交響樂團錄音)
多數錄音的麥克風擺放位置有考慮到樂器間的距離
理論上來說麥克風捕捉到的聲音會有些微的差距
這樣錄製效果在喇叭系統播放時是可以聽出差距
但耳機就不一定能聽出來,反而會覺得糊成一團的感覺
為什麼會這樣??
耳機跟耳朵距離太近了,聲音幾乎是同時到達耳膜的
而音響系統跟你的耳朵還有一定的距離,各樂器的聲音不一定同時到達
還有空間的因素影響聲音的到達,耳機幾乎沒有空間可言~~
談到弦樂,感覺電源方面可研究,身邊若有不同變壓器可比較聽感,或可升級線性電源,大提琴音樂更容易聽出差異,當然樓主所說ess9038pro dac(現用),的確在細膩度,動態,聲音下潛有優勢.
luxor_w wrote:
樓主的器材K7只是晶...(恕刪)


還有一台老機mstage hpa1。不過感覺pcm1793和k7的晶片音色差不多,hpa1音質硬一點。

Sorcerer905020 wrote:
樂器少~ 當然比較容...(恕刪)


了解,我也在想應該就是收音時一群樂器一起奏,大範圍收音,和四重奏少樂器小範圍收音的差距。

不過我用k702和he400se聽也不是糊在一起,而是我想「強求」弦樂群像管樂那樣突破重圍一支獨秀。
weechia wrote:
我的音檔幾乎全是cd轉錄過來的wav


好奇問一下,CD抓出來的wav檔應該都是一樣的數位訊號吧,不管抓多少次都是一樣的吧?
Nikon F6 wrote:
好奇問一下,CD抓出...(恕刪)


對,一樣的。
我可以表達不清楚,我意思是我只用cd抓的檔,用再高等級的晶片也可以解出更高的解析度嗎?因為cd的細節就不如dsd。
Nikon F6 wrote:
CD抓出來的wav檔應該都是一樣的數位訊號吧,不管抓多少次都是一樣的吧?


非也. 受限於CD雷射頭的讀取能力, CD機馬達的旋轉精確度, 以及CD本身表面的污損霧化等, 還有外界的震動, 電路的干擾等等, 讀出來的0101數碼絕對會有錯誤或遺漏, 而這些缺損的資料就由DAC軟體部分來做錯誤矯正(error correction). 因此, 有許多人實際的經驗, 轉檔出來WAV的音質其實仍然比由CD直接播放稍差一些. 通常說起來, 電腦使用的不管是BD-ROM或DVD-ROM機器, 品質上仍然比中階的CD機(比如說Marantz CD6007)差了一截, 更不要說跟非常高階CD機像Esoteric K-01XD來比.

不過轉檔軟體你可以選擇重複讀取, 讓讀取次數增加, 轉檔花的時間也增加許多, 這樣讀取錯誤的機率就會越來越小, 只是有沒有辦法小到0%完全沒有錯誤? 誰也不能打包票.

如果真要跟原廠混音後的母帶音質相同, 那就要到該唱片公司原廠網站去購買他們官方的數位檔,如DG, ChannelClassic等等. 至於其他別的網站在網路上流傳提供下載的, 那我就不能保證來源了. 萬一花了大錢只是買到人家從CD轉來的檔, 大概會蠻怨氣的!
Monte920
我說的是大致上會有讀取誤差的情況,尤其是CD表面不是100%絕對透亮,而讀取頭每台會挑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所以誤差有大的機率會發生.但的確有時在完美的狀態,有可能有沒誤差的情況出現.你不能一概而論.
Monte920
絕大部分WAV與CD的播放我們聽不出差別,但極端大動態時用高檔器材與良好聆聽室可聽出細微動態差異.舉1979年Telarc出品1812序曲,我到目前沒過轉過的WAV在加農爆破時聽起來跟CD完全一樣的.
weechia wrote:
我意思是我只用cd抓的檔,用再高等級的晶片也可以解出更高的解析度嗎?


你提供DAC什麼樣的資料, 它就怎麼跟你解出來, 並沒有辦法榨出更多的東西. DAC這種晶片其實不是什麼尖端科技, 現在Intel的CPU已經14代了吧, 又有Apple的M3, 但是DAC老早在Intel 286/386之前的時代就有了, 那時候精心製作的Sony或Philips CD機事實上就已經非常美聲了.

比較新穎的DAC頂多就是可以處理更多形式的高解析檔(DSD, DXD)等等, 然後有的宣稱多條channel, 讓訊號干擾變小, 處理速度更快, 但不見得跟美聲就劃上等號. 所謂高級的CD或DAC機器花上的設計與用料其實都是在加強電源與類比訊號的處理, DAC晶片只是佔很小的一個比例而已.
weechia wrote:
我的器材超簡單的,就...(恕刪)


以你的使用方式,用筆電當做訊源,接USB DAC耳擴一體機後,轉出來耳機聆聽。這樣的系統,因為不需驅動喇叭,耳機也沒音場可言,DAC的類比級好壞影響不大,可以不用管他;但筆電輸出的數位訊號品質很差,建議從提升DAC的數位級處理下手,反而DAC用什麼晶片其實影響不大。

以K7這個等級的DAC,受限於體積跟成本,數位級的處理頂多就是USB上個XMOS晶片而已,不會有什麼獨立供電、高精度LDO、USB隔離、飛秒晶振之類的東西。建議加個有上述這些數位級處理功能的DDC,最起碼也加個USB隔離器,聲音會好像揭開一層紗,解析度跟音場都會有明顯提升。如果受限預算,大陸的Singxer, Denafrips都有不錯的DDC可以選擇,就算是最便宜的款式也會有明顯差距。
Monte920 wrote:
你提供DAC什麼樣的...(恕刪)


感謝大大一棒打醒夢中人,以前用電腦直出聽了覺得還不錯,後來有了dac覺得通透感更完美了。只是近日看太多廣告,ess被評得解析度很高,讓人心癢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