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294分
文章編號:90781891
個人積分:9302分
文章編號:90784940
個人積分:9302分
文章編號:90786097
宅男工程師 wrote:
在雙北寸土寸金, 一...(恕刪)
因為物理學說明了要能夠吸收或是擴散中頻以上至少要六公分厚度的建材,低頻至少要五六十公分以上厚度,寸土寸金才更不可能這樣埋進去,而且還要鞋盒空間,這是更多的不可能,所以DRC才會大行其道,但是如我之前回你,DRC受到的是硬體上限的影響,你要很清楚你空間的過度頻率,那些頻率能修哪些不可以修,修多少會失真,整體的動態範圍上下限量化,喇叭離軸,極座標圖,指向性長相,擴大機加喇叭是否能控制好低阻範圍,要不要超低音均化等
整體來說理想家庭聲學環境其實是很複雜的事情,如果要做到非常專業級的程度,不是網路找找看人家怎做就能複製的事情。
建議可以看看對岸聲學工程師鬼斧神工的一些東西,或是Floyd Toole,可以知道認知到目前的水平還有瓶頸等一些問題
個人積分:9302分
文章編號:90792262
誰阿 wrote:
其實不會,DRC的使用不是無條件套,需要有點學理跟技術含量,要怎調條多少。
我的系統: 803D2 + N-01XD SE + AQ C2850 + AQ 80.
跑了 Dirac Live, 音質明顯變差: 動態範圍縮小, 廳堂感/餘音消失 (RT60 大幅下降) , 細節消失.
然後最嚴重的問題是:
Dirac Live 在 Win/Mac OS 上會產生一個 virtual audio device, 攔截所有數位音訊資料, 進行修改. 所以須先在 Win/Mac OS 跑 foobar2k/HQPlayer, 做 DSD upsampling/filtering, 然後傳給 Dirac Live 修改資料,最後走 USB Line 傳給 DAC.
N-01XD SE 若是切到 USB DAC 模式, 將不會用內部 FPGA 做 DSD upsampling/filtering, 與音質優化.個人感覺, foobar2000/HQPlayer 輸 N-01XD SE 的音質演算法+FPGA 很多, 所以就停用 Dirac Live.
我沒用過其他高階 DAC, 如 dCS, MSB, Lampizator. 不過只要用 FPGA 的 DAC, 大概都會遇上相同問題. 也就是說, 用上 PC/Mac 版的 Dirac Live, REW,..這些 DRC 軟體, 數位音質調整將由 foobar2k/HQPlayer 主導, 而不受串流機控制. 等於標價 70萬以上的串流機, 用了 DRC 軟體, 形同自廢武功.
像我常常用 USB 硬碟裝下載的 DSD64/128 音樂, 直插 N-01XD SE 前面板 USB 接口, 很明顯就感受到 foobar2k/HQPlayer vs N-01XD SE FPGA 的音質差異化.
當大家注意力過度專注在「空間」上時,有想過使用器材發出什麼聲音嗎?理論上任何頻率出現,一定是有個「來源」,問題經空間(駐波或共嗚…)放大才會被發現,普遍現象會是“高音尖”和“低頻轟”,而“低頻會轟”第一個應該是檢視擴大機、喇叭及搭配,常見會是「擴大機控制力」的問題,當然也有可能會是單體設計不良,或是屬性搭配不當;在沒有實做下也不宜妄下結論。
以上是個人經驗提供大家參考。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