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真的有差嗎?」USB線材大哉問

都2025年了
1. 能夠影響分辨的肇因是電位差,只要金屬導體連結兩部器材以上,這一塊會影
響類比輸出。

所以才有浮動接地獨立電位、同廠牌的就設計複數器材間同步電位準

=====================================================================

不過影響就是有如醬油要加多少而已,你覺得不夠鹹叫做影響,有人覺得相反
所以不應該用影響、改善這類彰顯負面相關用詞,而是應該使用『改變』。

2.至於另外一點大家比較知道的就是電氣傳導可以磁電隔離也可以光電隔離
,但是有心人士又會打著jitter名義來置換概念模糊焦點。

現在就等等看有沒有人敢冠冕堂皇的推出發燒音響用無線基地台
xxxxx770218
的確,我也比較偏向相信科學理論、理性HIFI,畢竟音響器材也都是科學產物,不然廠家能當噱頭的產品還真不少,什麼發燒音響貼紙、貼了可以抑震、音質會變好什麼的,如果拿來把我家都貼滿、可能就不怕地震了吧XD
lingo1388
你們更扯!廠商賣東西必會千方百計(包括文宣)投顧客所好,而「儀器數據」是設定機器的機械反應,前者是活的,後者是死的,到底那一種比較有可能讓人「覺得“好聽”」?再說目前有那個儀器可以測出「好聽」?
570 wrote:
但是有心人士又會打著jitter名義來置換概念模糊焦點

跟老婆一起聽音樂,金門王就是金門王,原音的。
跟小三、小四、小五....一起聽音樂,金門王可以屌打貝多芬。

整個音響聆聽體系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偏偏講最多話、講最大聲的就是人。

真的自己爽就好,問誰、誰講的都是白說白問,誰也管不著誰;好好聽自己的音樂,別把自己當示波器。
ulimie wrote:
跟老婆一起聽音樂,金...(恕刪)


對啊!自己用的開心最重要!!聽得出來,然後呢?
追求減少失真,但人類生存的真實環境就是無時無刻伴隨雜質啊。

過了許久,終於知道有人花了龐大金錢,只是為了證明聽得出差異,而不是變好聽。
畢竟好不好聽不只隨人而異,還會隨心情而異啊!!
lee8766
音響都會聽到傳真與原音重現..最大的問號.什麼是真什麼是原音重現..沒聽過原音的怎麼知道是原音,不知道原音的話又怎麼知道是傳真.....聽感又因人而異.結果也只是多數人的聽感論.
wllee9918 wrote:這種數位線如果可以聽得出差別,才是天大的笑話, 如果一條線跟另一條線有差別, 那電腦檔案傳輸後資料就會改變,我整天在用電腦還沒看過這種笑話


不知閣下有否聽過一家 Pico Technology 公司?她們專出 USB 介面的示波器,以下是個人手上三家 USB 線接上 PicoScope,PicoScope 自己輸出 1KHz tone 接回輸入後看頻域圖。第一張是 Pico Tech 自家出的 USB 2.0 線(稍微留意一下紅色箭頭指的區域,等下可以跟 Lindy 的 USB 線比對):



第二張是 Lindy USB 2.0 線:


數位線一樣?這還都是人耳範圍的頻率哦~

第三張是人人誇贊的 Supra Excalibur:


諸位看官,您還會覺得 USB 線數位沒差嗎?😊
xxxxx770218
感謝eclair_lave大,只是CTIMES文中提到的技術看起來跟Pico的測試原理似乎完全不一樣,感覺Pico應該是指"USB介面的示波器"、而不是設計用來"測試USB線品質"的設備。
eclair_lave
其實數位線不是只要線跟接頭合格就好,怎壓製.焊接甚至連絕緣材選擇都會影響到送測會不會合格,不知道是不是不過測案例並不罕見,甚至有測試單位乾脆寫個專題文說明一些常見問題跟注意事項...
El Guapo wrote:
三家 USB 線接上 PicoScope,PicoScope 自己輸出 1KHz tone 接回輸入後看頻域圖

這題很有趣,幾點想跟El Guapo大請教:
1. 您的那台只USB供電的嗎?還是可以另外外接電源?
2. 若可外接電源,您的實驗是更改哪條USB線?
3. 若不能外接電源(例如PicoScope® 2000 Series),有辦法量到USB接到PicoScope的電壓嗎? 或是量USB線Vcc or Gnd的阻值?

會這麼問的原因是想釐清是noise,還是也許是供電不足、不穩的原因。

不好意思問了比較多問題,因為現在的DAC都有外接電源,不會只使用單一USB供電。能將問題釐清,會更聚焦要討論的議題是什麼。
El Guapo wrote:
不知閣下有否聽過一家...(恕刪)
感謝El Guapo說明、我理解了,這樣訊號是從PC下指令>由PicoScope產生一個1KHz的類比訊號、然後PicoScope輸出端>USB訊號線>PicoScope接收端>再由PicoScope把類比訊號轉成數位訊號>回傳到PC軟體顯示波型。
這樣的話,因為PicoScope發出的是類比訊號,所以不是仍僅能表示線材會對類比訊號產生影響、而還是無法證明線材在數位訊號傳輸是否有影響的部份嗎?又如果會有影響的話,那由PicoScope回傳給PC的數位訊號中、不是也會有準確性不足的問題了嗎?
xxxxx770218 wrote:
PC下指令>由PicoScope產生一個1KHz的類比訊號、然後PicoScope輸出端>USB訊號線>PicoScope接收端>再由PicoScope把類比訊號轉成數位訊號>回傳到PC軟體顯示波型。


信號路徑是
電腦 [usb] PicoScope |PicoScope 的 analog output (RG-58 co-ax) PicoScope analog 的 input | PicoScope [usb] 電腦
goldbingo wrote:
1. 您的那台只USB供電的嗎?還是可以另外外接電源?
2. 若可外接電源,您的實驗是更改哪條USB線?
3. 若不能外接電源(例如PicoScope® 2000 Series),有辦法量到USB接到PicoScope的電壓嗎? 或是量USB線Vcc or Gnd的阻值?


1. 我那台 PicoScope 4262 必須經由 USB 供電
https://www.picotech.com/oscilloscope/4262/picoscope-4262-overview
2. 我一向用 Pico Technology 自家出的 USB 線(參考前面截圖,奇特信號是最少的)
https://www.picotech.com/accessories/usb-cables
3. 沒特別去量,但可以肯定若電力不足 PicoScope 會舜閃重啟。
El Guapo wrote:
Pico Technology 自家出的 USB 線(參考前面截圖,奇特信號是最少的)

謝謝您的回覆,很可惜沒辦法分開雜訊與壓降兩個面向。

您提到的奇特訊號:

仔細看的話這區全是1kHz的倍數,也就是產生諧波失真。諧波失真可理解為線性度失真,也就是正弦波變形。但是底部noise floor保持在-126dB沒有變化,高頻成份也沒什麼差異。

(加註:最左邊0.0kHz處也拉高到接近-56dB,可見有低頻noise跑進來了)

由此推測造成影響的不像只是雜訊,雜訊理論上在noise floor或是雜訊所在頻率會看到有能量。因此我才懷疑是壓降。

這的確不容易釐清,變因也許不只是如此。但可以確定的是吃USB power的器材,的確對於USB線的品質會要求較高。
我覺得關於"USB線"不用想得太複雜耶,畢竟它工作時不是在傳遞類比訊號!
首先,可以先理解電腦的二進制世界,數位訊號在DAC解碼之前、無論它是儲存在硬碟、雲端硬碟或是暫存在記憶體中時,它都還是一段由0跟1組成的代碼。
可能有些人在學校聽過或學過摩斯電碼吧?!其實原理也很類似,是由"點(1)、線(111)、字元內停頓(0)、字元間停頓(000)、單詞間停頓(0000000)"去排列組合成各個數字、英文字母、日文假名及標點符號等等的,例如10111就是字母A、111010101就是字母B、11101011101就是字母C,進而去組成單詞及句子。
所以說回來電腦的二進制,我們先假設所有的數位線材都是檢驗合格的情況下,當打字的時候在鍵盤上按下A、就會產生一段01000001的代碼傳輸到電腦、然後電腦接收到完整的代碼並翻譯知道了那是A、再顯示在螢幕上讓我們看到,這樣的過程、不會因為換了條USB線而有所改變其代碼排列組合、讓電腦接收變成BCDEFG等A以外的符號,所以基本上USB線或HDMI等線材是不會對聲音或影像之類的數位訊號產生排列改變的。
比較有可能發生的反而是數位訊號丟失、造成訊號無法被正確接收及解讀,這種情況發生時的表現通常是聲音或影像會卡停、停順、甚至中斷無聲或畫面黑頻,而不是數位訊號本身產生改變、進而像是在聲音中加料、女聲變甜或是影像色彩變濃之類的情形發生。
我認為,只要是有檢驗合格、誤差值在容許範圍內的數位線材就放心使用吧,如前面eclair_lave大提到的"數位線不是只要線跟接頭合格就好,怎壓製.焊接甚至連絕緣材選擇都會影響到送測會不會合格",那麼、我們可以再思考一下,一些拿非數位訊號規範的類比線材去土砲製作出來的USB線,真的合格嗎?真的會比專門製作數位線材的廠商的產品要好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