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流機沒被提到的重要規格: 輸出電壓

fonjohn wrote:
不好意思!搭版一下,...(恕刪)


大略看一下,沒有原討論串,看圖說故事,先亂猜一通

縱軸 (Y 軸):SMPTE/DIN Ratio (dB),越低越好,代表互調失真越小。
橫軸 (X 軸):Generator Level (輸入訊號電平, dBFS)。往左代表訊號越小(微小音樂訊號)。

不同顏色的曲線代表不同 DAC 機器:
Schiit Yggdrasil(紅色,失真偏高)
Auralic Vega(紫色)
Oppo 205(綠色)
Topping DX7s(藍色)
RME ADI-2 Pro(黑色)

這是 Audio Science Review 常用的測試方式,主要目的:
測試 DAC 在小信號下是否還能保持線性與低失真。
若 DAC 架構或 I/V 電路不好,小訊號(-40 dBFS、-50 dBFS)容易失真,聽感就是「小音量細節不見了」。
可以對比不同架構 DAC(R-2R vs Sigma-Delta)在小信號下的差異。

例如圖中:
Oppo 205(ESS 芯片)與 RME ADI-2 Pro → 低失真,線性保持得好。
Schiit Yggdrasil(R-2R DAC) → 在小信號下失真明顯偏高,說明線性度不如現代 Sigma-Delta。

-----以下可忽略-----
ASR的東西有參考價值但「看看就好」,你進餐廳吃東西,食物的鹹甜苦辣酸的測試資料,你「看完」可以知道好不好吃? 台灣人西瓜撒鹽會變甜,儀器會告訴你騙人。
fonjohn
感謝解惑!
warwickwang
[拇指向上][拇指向上][拇指向上]
luxor_w wrote:
台灣人西瓜撒鹽會變甜,儀器會告訴你騙人。


玩音響,這句是精華啊.........
luxor_w wrote:
現代電流型與古早電壓型比較誰的電壓比較穩比較精準? 是有點.....怎麼說不上來的感覺。


如果R2R可以比較精準,那R2R也不會消失那麼久 (當然有很多商務或其他因素,但以量少的High-End音響來說,R2R沒落好一陣子,就是有他的限制存在)

至於聽感上,不同方案的整體設計出來聲音都有些差異。
好比精準清晰的Audio Research前級 vs 精準清晰的Soulution前級,聽感上的差異,很難單純用真空管 vs IC來概括。同理也不會說你買真空管前級就會像Audio Research,或買Topping前級就跟Soulution一樣....

至於DAC輸出可以到5V,或前級輸出可以到12V,都是更好保存細節的好手段。大家別看到規格就嚇到...(因為後級的輸入規格都寫RMS...)
1000K
宅男工程師 , 你講的是理想,為何從沒有DAC可以做到22 bit的解析度,因為最小的電壓,都跟Noise混一起了
1000K
warwickwang , 這兩個牌子的前級都很棒,我也不知道該比什麼。我只知道,你如果只能買一其中一個,看到另一牌的系統,仍會說: 可以聽看看嗎[XD] 這就是好產品的魅力所在
fonjohn wrote:
如果跟使用相同晶片的其他DAC相較的話

9038PRO 內部用 ESS 專利技術 32bit Hyperstream DAC 輸出微電壓, 然後再接 OPA IC 將其放大. 這有 2 點會影響 RAC/XLR 輸出電壓:
1. 9038PRO 的參考電壓 (Vref) 若不穩, 其輸出電壓也不穩.
2. 外部 OPA IC 能否線性放大 (全區電壓都能等比例放大, 而非某段放大比例忽大忽小)

一些改機廠商, 無法修改線路, 更動 9038PRO 的出場設定, 就把腦筋動到
1. 換它牌變壓器, 讓 9038PRO 的 Vref 更穩.
2. 換外部 OPA IC, 讓其電壓更能線性放大.

所以改機後, THD+N, s/n rate 會變比原機好 (若不好幹嘛要改機)

最後想請教有無認識 OPPO UDP-205 (歐酷版) 的維修商家 ? 因我的 RCA/XLR 輸出掛掉了, 現只能走 HDMI-audio 接環擴, 再用環擴的 RCA 接前級 Accuphase C2850. 而無法像以前用 XLR 直接 C2850. (這接法是拿二聲道當家庭劇院 F/R 喇叭用)
herroyuihk
有考慮買Magneter但外觀實在太醜 他還要價格再翻一翻才好好設計外觀嗎?[XD]
lingo1388
herroyuihk 市面多是影音兼容機,是在找CD/SACD掀蓋機;原因很多,百字說不完就從略。
old_hsiao wrote:
當初玩PCM63時,就發現這晶片不配對不行

航太級精密電阻入庫時, 大廠也會自己再挑一次, 確保同一台 DAC 機, 都使用相同阻值的電阻. 而小廠為省成本+人工, 不會用航太級精密電阻 (每顆要 NT$300 - $1000), 不是號稱 R2R 的 DAC 機就保證品質好.

Analog IC 很難做到像電阻陣列般的精密電壓輸出, 因為 IC 內部沒空間讓你塞名廠的大顆電感電容.

warwickwang
"大廠也會自己再挑一次",是的,頂級機都會說精密配對,但是價錢就是次一階的兩倍價錢,買了一堆元件總要用完吧。
宅男工程師 wrote:
Analog IC 很難做到像電阻陣列般的精密電壓輸出, 因為 IC 內部沒空間讓你塞名廠的大顆電感電容.


以前飛利浦雙皇冠(R, 2R)TDA1541的薄膜電阻是使用沉積濺鍍的方式,直接在IC製程做進去,電阻材質是SiCr這一類。最後護層要開窗,Laser才可以透過去切割來調整阻值。

現在還找得到這種製程資料 (放下面)

「聽說」雙皇冠當年還在台灣代工? 據說laser trim反而是多位元沒落原因之一,當年飛利浦一看製程微縮後,絕對精度差異更大,想要保持 16~20 bit 的線性度,需要雷射修調 (laser trimming) ,這是超高成本的製程控制。
可能現在沒有這種製程產線,音響小廠應該也下不起代工單,只好外掛一個電阻矩陣來懷古一下。電阻有一個難題就是阻值會隨溫度跑來跑去,本來配好的電阻矩陣,溫度一改變,每顆阻值又跑到不一樣,所以還要找溫度係數低的特殊製程電阻比較適合,什麼規的只是出貨挑貨控管方式。

現在有還在生產的多位元(R,2R) DAC單晶片,可以不用什麼電阻陣。像上幾樓提到的Schiit Yggdrasil世界之樹使用的Analog Devices AD5791。這種晶片的電阻之間距離『幾微米』,比外掛電阻陣『幾公分』小太多,微米跟公分的差距巨大,電阻之間導線距離恐怕就把精度吃光,焊上去的錫怎麼控好,音響公司規模都太小應該養不起板卡廠。另外封裝在晶片內部,溫度一致性猜想是較好。

至於電容,DRAM就要做一大堆電容了,台灣現在還算DRAM大國(因為美光)。還有一種叫「矽電容」用半導體製程來做的電容,可用來取代MLCC電容或是直接跟高階AI晶片封裝在一起,完全沒有塞不進去問題。



----以上個人言論,多少有語病,也不相等音樂好聽與否,網路聊天,不用盡信----
宅男工程師
電容儲存電能, 當作 buffer 來濾波. 除非 IC 內部用上超級電容材質, 不然其體積遠低於獨立電容元件, 濾波能力遠低於獨立電容元件.
luxor_w
桌上型電腦裡的固態電容也塞不進筆電/手機裡, 所以手機/筆電裡用的電容濾波能力也比較差?一定是用了超級材質? 哪麼embeded的被動元件會更差就合理了。受教了,謝謝!![100分]
fonjohn wrote:
不好意思!搭版一下,因為是現役OPPO-205歐酷版用家,剛好手上有張圖(應該是OPPO-205原廠版),文中提到的也會影響這張圖的結果嗎?如果跟使用相同晶片的其他DAC相較的話(因為有一則回文提到s/n)!


這張圖是互調失真,基本上跟樓主講的八竿子打不著關係,內容也頗多錯誤
互調失真用一個高音訊號+一個低音訊號組成測試訊號,然後觀察有沒有產生這2個音以外的的訊息(即失真)
圖的橫坐標代表訊號大小,縱座標代表失真,失真計算用---多餘的訊號/測試訊號--來代表,並以db值顯示
所以當橫坐標測試訊號越來越大時,產生的失真雜訊就那些,所以互調失真的db值越來越小
正常來說,你會在圖上看到一條斜向下的直線,這條線--整體而言,越低越好,且不要像黑線那樣突起
這點OPPO-205這台表現得不錯

宅男工程師 wrote:
24bit-96Khz 的音樂檔解壓後, 會以 2^24 數值範圍來代表時域振幅 (time domain amplitude), 理論上要無損輸出, 需輸出電壓值能有穩定的 2^24 種變化來對應. 如果電壓值變化只有 2^8, or 2^16 種, 24bit 音樂數值輸出時會被壓縮階梯化


樓主上傳的這圖基本上就是一些廠商用來刻意誤導的


你daC解出來的音樂不會是這種階梯狀的,他們刻意不提的,就是除了用2進位紀錄的音樂資料外,還有一個已知條件-就是目標要解出正弦波(音樂就是由各種正弦波組成的),只要有足夠的採樣點,符合採樣定律,就能回放出該正弦波,正常的DAC,正常的工作條件下,根本不會解出那種玩意出來

花一點時間看完它,有中文字幕可以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4kJhUwTMl8
570
沒辦法,畢竟這類圖遺毒太久,我也是後來被掃盲才知奈奎就是數學,不存在模糊。滿足多少取樣就是等同完美再現該截止點,與那直方圖連連看無關。
JohnTitor wrote:
就是目標要解出正弦波(音樂就是由各種正弦波組成的),只要有足夠的採樣點,符合採樣定律,就能回放出該正弦波,正常的DAC,正常的工作條件下,根本不會解出那種玩意出來

底下是 Holo Audio CYAN 2 (R2R 4 bit 架構) 的 voltage output.
Sine 100 Hz, -90dBFS, 44K sample rate. 看看那鋸齒狀的邊緣. 還能說是正常平滑 sine 波 ? (點圖放大, 可看得更清楚)
me5888
garbage in garbage out[挖鼻孔]
jplin53
電平這麼低 當然會出現雜訊
宅男工程師 wrote:
底下是 Holo Audio CYAN 2 (R2R 4 bit 架構) 的 voltage output.
Sine 100 Hz, -90dBFS, 44K sample rate. 看看那鋸齒狀的邊緣. 還能說是正常平滑 sine 波 ? (點圖放大, 可看得更清楚)


笑死,-90dBFS耶,你用這種音量聽音樂?請告訴我你自己聽音樂時DAC輸出固定在0dBFS還是-90dBFS ?
這音量是用來測試DAC的線性度用的,我貼的影片麻煩看一下,有中文字幕的
eclair_lave
個人即使室內近場小聲聆聽的實用衰減也就大概開到-2x~-3xdb,-60db時已經是耳貼在喇叭上也幾乎聽不到,有些撥放器聲音歸零甚至就顯示-100db而已,-90db以聆聽來說確實沒有什麼意義...
CM103 C-MEDIA
這個IC 就是高頻在示波器上看 直接是三角波

正常大廠的DAC晶片輸出 在示波器看都是正弦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