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後級的設計跟喇叭的表現有絕大的關係,像阻尼因素及整體控制力.早期 有許多前輩應該有做過類似tda7294多棵並聯的套件,在電源供給的功率不變下多棵並聯會使輸出組抗降低讓晶體對喇叭的控制力較好,現今的buf634應用在耳擴上也是採用多棵並聯(其中因為晶體本身的設計輸出組抗稍高)會比單顆使用上來的稍好.相搭配的系統使喇叭工作在工作曲線內會較為合理.聽起來某些部分也稍較正常.
歐姆數大小 不是考驗 好不好推....而是考驗擴大機 電流補充與釋出的效率 ...不知道為什麼 一堆人 老是認為推不動 要換大瓦數的....有學過 基本 電子學的話 (國高中物理學 應該也有學到吧) ...應該都會明白 下面那兩個公式吧...V=I*R (電壓=電流*電阻)P= W/t = QV/t = IV =I*I*R (功率=電流*電壓=電流平方*電阻……適用於電源之輸出功率)靠大瓦數去補洞 只是折衷 但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簡言之... 阻抗低的喇叭 相對需要大電流效率的的擴大機...舉例來說 :就像水庫蓄水放水 一樣.... 當阻抗大 (水管小) 蓄水與放水的效率需求就不大...反過來說 當阻抗小(水管口徑大) 這時候 就會要求 水庫蓄水效率要高...否則 當蓄水量不足時 面臨再次放水時 就無水可放...如果還是不懂...就當你是猛男一匹... 如果你的馬子 某方面需求不大(阻抗大) 那你就正常飲食就好...反之 如果需求旺盛(阻抗小) 天天來 日日七次... 這時候 你就要 補充更多的營養 蛋白質...擴大機的最大功率貴格 是指瞬間輸出的能耐... 不見得 代表 持久...不管是音樂 還是 電影... 一連串的 大動態 不僅是考驗或大機的瞬間輸出 也考驗擴大機的持久性...如果你覺得 瞬間的低頻不夠 或者 沒辦法好好驅動你喇叭的低音單體(無法發揮)這或許就是 擴大機功率不足 所造成的 這個時候更換 功率大的擴大機或許是對的...但是 如果電影連續爆破場面下 一開始低音的量感是OK的 可是卻漸漸"無力"這就代表你的擴大機 正面臨 "彈盡援絕"...一昧的挑選 過大的功率 反而還會不小心 操壞你的喇叭...所以 去挑選一部 適當功率下 電流效應高的擴大機 才是 正確的...
TS_column wrote:歐姆數大小 不是考驗...(恕刪) TS大解釋的好清楚...也感謝板上幾位前輩的回應.因為我是第一次接觸擴大機這貴重的機器(又貴又重啊)我會多多充實自己的音響知識的...現在礙於以後會搬家.所以喇叭的擺設也沒有很完美...對於現在的我看電影跟玩PS3有環繞效果就很讚了
我有一位長輩用的是Thiel的某款喇叭, 標示的組抗為4Ω,實際使用上動輒會下潛到2Ω以下的低阻抗,迫使擴大機經常要應付兩倍以上甚至更高電流,因此沒事就常聽他說擴大機又燒了,這個問題一直到他換了一台能應付大電流的擴大機才解決.所謂大電流效率擴大機, 用它在各種阻抗狀態下的輸出為例來說明:假設一台擴大機在8Ω阻抗時能輸出100瓦,當阻抗降到4Ω時, 輸出能倍增到200瓦,當阻抗再降到2Ω時, 輸出還有能力再倍增到400瓦,這樣的擴大機雖然只有100瓦, 稱之為大電流擴大機絕對當之無愧.用它來應付阻抗難纏的喇叭應該是遊刃有餘的.可是有這般能力的擴大機, 多半索價不斐吧.而一般效率的擴大機, 在8Ω時如果能輸出100瓦,當阻抗降到4Ω時, 輸出很難倍增, 頂多是120-160瓦左右吧,用這樣的擴大機來應付阻抗會深度下潛的喇叭就辛苦囉.
R6.2 wrote:那想借版請問一下我喇...(恕刪) 古力奇效率特高,應該是不怎麼會挑機器了,如有預算問題一台一萬多的應該就夠了吧只是要效果...要怎樣怎樣的,中高階機自然是好如果是要效果要音質,機器選高階點應該是沒有什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