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型主動式喇叭-Definitive Technology Incline-開箱分享

恩...這個必須要去親自測試,且聽感也很主觀
我經驗是各有差異,有的時候甚至3.5IN還比內建的USB好,變數非常得多
接內建DAC的USB線價位、3.5IN前端的器材價位都會有所影響,光纖的話沒試過不方便回答但是光纖線也有分好壞...
測試到最後反而覺得就如同耳機一樣還是看搭配,整個系統的器材跟線材都會有所影響,只能這麼說
可以的話還是去借來多聽,找到自己喜歡的聲音
請問台中有店家可以試聽嗎?

或是台中有店家可以試聽以下這幾組喇叭的嗎?

KEF EGG
Incline
Blue aura X30
黑夜將城市籠罩,想念蔓延在細胞。想妳的擁抱,妳的微笑,想到快要瘋掉,愛妳到莫名其妙,上了癮無可救藥。

toraimizu wrote:
恩...這個必須要...(恕刪)



小弟經驗如果只是單純電腦訊源輸出(並未升級音效卡) 排除線材影響因素的話

那是usb>光纖>3.5的聲音.建議使用incline內建dac解碼聲音就好

以後如果外接更高階dac那就另當別論了



請問各位用家連接左右喇叭的連接線夠不夠長
最近發現要移去小客廳看影片時發現1.8m長度好像不太夠...
不然要問問原廠了
話說小弟訂的Definitive Technology Incline 喇叭已經來了
就由小弟來分享一下接 USB 和 光籤 的音質差異好了
以下純屬個人聽感...

先說說小弟先前的喇叭是 Creative GigaWorks T40 Series II
中價位多媒體喇叭,搭配著 Asus Xonar Essence STX II音效卡的 RCA 做輸出
坦白講,出來的音質小弟其實已經非常滿意了
後來昇級了眼前這台 Definitive Technology Incline...

首先是搭配原廠的USB線,直接插電腦的USB孔做輸出
出來的音質和原來的T40II相比...坦白講並無讓我驚艷的感覺
我覺得是STX II的加持,讓T40II的聲音變好聽了
所以才會和Incline的音質不至於相差太大
Incline贏的地方只有解析度,但T40II也不會太差
若單純論聲音聽感,我其實還是比較喜歡T40II,不過前提是要搭配STX II
倘若由我來打分數的話,如果T40II是65~70分,那Incline就是70~75分了



然後改換上物美價廉的moshi光纖線做測試,插入STX II的光纖口做輸出
出來的聲音...總算有讓我驚艷的感覺了
和原來的USB線相比,解析度明顯提高,樂器、人聲分明,聲音變清楚了
音場也變比較大,變的更立體,背景變比較黑,感覺不到底噪或是底燥不見了
還有光纖的聲音聽起來比較精致,USB聲音反而變有點粗
總之光纖的輸出是有感的,一整個滿意中
不過前提是插入STX II的光纖口做輸出,不能否認STX II是有加分的
USB線是直接插電腦做輸出,畢竟干擾會比較多,整個就是被比下去
若我打分數的話,Incline的USB輸入是70~75分,那光纖輸入就是90分了

所以結論是:
Incline光纖輸入(STX II光纖輸出)/90分 > Incline USB輸入(電腦直出)/70~75分 > T40II(STX II RCA輸出)/65~70分


ricki828 wrote:
話說小弟訂的Definitive...(恕刪)



原廠附贈的usb線 實在不能把DT潛力發揮
附贈的線大概只能發揮50-60%實力

USB線升級一下 聲音透明度跟定位 人聲音場 都會變得更好

目前聽過價格3萬多元的USB線
聽起來差異又是另一個層次


RUN個100小時後 單體懸邊都熟成 Q度會更好


小弟也同意,原廠給的線是一般標準的,換USB 及 電源線都會有進一步的不同,
這跟incline系統的解析力有關, 所以, 周邊有更動提升一定會聽出不同, 因為
incline 只有提供USB及光纖, 好的光纖價格也不便宜, USB應該是比較大眾化

banalx wrote:
原廠附贈的usb線...(恕刪)
或許改個擺位聲音表現就會不太一樣了

這種有向後發聲的設計,喇叭後壁最好單純一點較好,稍靠近牆壁一點也無妨

ricki828兄的照片看起來後壁又是房門(空腔?)又有書櫃的,離喇叭的距離也較遠,這樣它本可利用壁面反射強化聲音表現的優勢應該不好發揮出來


個人覺得跟擺位有關係,換條線它的本質就是那樣,不會飛天遁地,不過電源線不要接在延長線上,讓它單獨吃電,更有power,倒是真的,以上純屬個人體驗分享。
我的就是插在延長線上,延長上才有三孔。
壁插都只有兩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