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Mobile01的音響討論區做不起來??

Robinnibor wrote:
明明是把幾十年已經老化的電容換掉,以免電容掛掉會把晶體燒了,卻還有人堅持要原汁原味


個人接器材也喜歡原汁原味,然後看到「原始問題」是什麼再看如何處理。修過的不知道原本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有沒有處理到位。
luxor_w wrote:
個人接器材也喜歡原汁(恕刪)
原汁原味?就和時下的小朋友和年輕人吃美食,就稱喜歡古早味一樣.少數的電子關鍵零件確實是會老化劣化,但經過檢修更換代用零件就會影響聽感?大部分是心理感覺吧.除了音量電位器較可能外,其餘的真的比較不出.
CS_TANG wrote:
原汁原味?就和時下的(恕刪)


No,可能誤會我原汁原味的意思。基本上我說的是「無修無改」,然候有什麼「原始問題」再自己開苞處理。這只是心理問題,別人動過的,不知道原本是什麼問題。

至於換過零件會不會改變聽感,這見仁見智而且看換什麽,本就不能一概而論,但我所提並非這部分,請平常心。
luxor_w wrote:
然後看到「原始問題」是什麼再看如何處理。修過的不知道原本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有沒有處理到位。


一般名牌的古董機都有維修手冊、電路圖、零件表。而且維修過的地方都有痕跡可尋,所以到不到位也不是無從判斷。

不過,國內真的是缺乏古董音響的論壇,有的也都很冷清。順便介紹兩個我常去的國外網站,

Audiokarma
Diyaudio

一般我有什麼維修上面的問題,我就去這兩個網站詢問。
Vollverstarker wrote:
年輕這輩願意花大錢在音響有幾個條件
1.有空間
2.平常有愛聽音樂習慣
3.除了音響沒其他需要砸錢的嗜好(EX:玩車玩攝影玩3C...)

小弟沒有真的很有錢只是很剛好符合以上條件



現在年輕這輩有太多事物分散注意力
不少年輕人其實是有那購買能力的...
願意下重本買重機和汽車,
玩攝影的也看不少動不動花了10幾萬
音響器材價位問題如果沒有非哪些品牌不可的迷思的話
其實玩攝影買車的錢都足夠組一套很好的音響或耳機系統了

討論區做不起來還有個原因,
近年的討論風氣因素導致有在接觸音響的人幾乎都潛水不分享
會喜歡音響聽音樂的族群似乎大多又傾向於低調...




哇virgo搭管機嗎...好器材都夠買台CRV了
Robinnibor wrote:
一般名牌的古董機都有(恕刪)


維修這行有所謂二修機,或叫做返修機。就是修了回到客戶又出問題,只好再送修。有些維修人員還不接這種維修件。

手冊?基本上有「圖紙」看還是要考驗維修專業,比如泡水筆電、三紅遊戲機、手機不充電或銀幕暗屏,沒專業跟經驗的生手保證拿著圖紙不知如何下手喔。

畢竟不知前手維修是專業職人還是DIY邊修邊問
luxor_w wrote:
有些維修人員還不接這種維修件。


我猜主要還是吃力不討好吧。花了時間精力找問題,結果換了個小零件又不好多收錢

我是DIY修機器,沒時間與成本壓力,純粹就是興趣,看到收進來的故障機被我找到問題而且修好就是爽

問題就是只進不出。。。。。。沒地方放了。
Robinnibor wrote:
我猜主要還是吃力不討(恕刪)
是同好,維修用家送修不好當零件機賣的,能修好是很爽,如ONKYO M-505後級以600元買進,BRYSTON 4B 後級2500元的殺肉機,倒是花了不少時間整修OK ,前後也用了十幾年.ONKYO 經過調高偏壓由廠定36mA調到150mA聽感就進步很多,但因Vcc+/-有65V所以散熱片很燙.以前最期待的就是AQ的器材,可惜一直沒有殺肉機出現.二手機買不下手,新機更別提了.
名稱為「發燒音響」,理應以雙聲道為主,但是MOBILE01又沒有家庭劇院專區或是更細分SOUNDBAR等專區

所以,大部分都混在一起了

多聲道跟雙聲道的玩家是不同掛的
兩把刷子02 wrote:
名稱為「發燒音響」,理應以雙聲道為主


應該是多燒錢,就發燒吧

我也只聽雙聲道,用自己修好的古董機,二手的落地喇叭,沒燒多少錢,但是自己聽得舒服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