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想請教光纖線的品質是否影響音樂音質

Haily wrote:
就像這個光纖線的問題. 如果兩端的時基(Clock)沒有做的更精準, 光偶合端子沒有用更高的等級(Giga 級)
那麼只換一條線等於「見樹不見林」

那就是說, 你也認為不同的數位器材會影響數位輸出效果了? (時基處理該算在數位器材) 不錯的結論 :)

Haily wrote:
這不是我說的話吧! 這怎麼會誤值成我的發言?
至於 XRCD 與K2CD的差別
請你在往回看有關那篇jitter與光碟機的驗證. 在7年前的 CDP 會因為讀取的問題而造成 jitter. 如果 XRCD 透過精密的刻蝕技術, 可以讓 jitter 減少. 可是假設你有完整看完那篇文章, 你會發現另一個重要的實驗, 再用抓取下來的 wave data 重新燒錄 CD, 結果 jitter 變少了.....
現今的燒錄技術, 連 DVD 多倍速都能燒的情況, 無論是碟盤的轉速與穩定度皆非7年前的吳下阿蒙...好好想想這給你的啟發吧! 我點到為止.
如果把 XRCD 與K2CD 放在舊式 CDP 可能會因為抓取 CD-DA 穩定度(刻痕的jitter), 而造成輸出的 clock 有jitter. 可是如果後端有 de-jitter 線路. 那XRCD 與K2CD就變的一樣好了.

抱歉啦, 等等去修改一下 ^^

這個我倒沒有試過了, 應該把XRCD/K2CD, 放在舊式CDP與新款CDP, 看看差異如何
不過以發燒友的角度來看, 現在讀取頭cost down的很多, 效果不見得比舊式的讀取頭來的好喔
譬如飛利浦轉盤的編號, 數字越大的越晚推出, 但評價往往卻越低...

另外de-jitter也分好幾種價格的款式... 這是否意味著de-jitter的效果不同呢?

Haily wrote:
那你現在是要談效果還是音質? 也跟你當初說的不一樣, 不是嗎?
而且拿一個6Mhz同軸, 或者自製雙絞網路線來接, 來討論光纖的差別?

講到一個問題了,
同樣是光纖, 效果是否有差?
同樣是RCA, 效果是否有差?
同樣是BNC, 效果是否有差?
同樣是平衡, 效果是否有差?
那同樣是數位線, 那光纖/RCA/BNC/平衡, 這幾個有差別嗎?
richyang wrote:
所以再爛的光纖對SPDIF 的傳輸都不會有影響?對jitter的嚴重程度都沒影響?
也許吧,因我們的應用,也許線材長度都不算長,就算光纖材質差一點,其色散嚴重程度可能還好吧!!我謹就我對光纖所學的知識,提出可能影響傳輸品質的因素提出討論,但不知誰有實際測量過好的光纖線跟爛的光纖線對jitter影響的程度呢?若有可否分享給大家知道,讓我們知道錢要如何花再刀口上!!否則這個討論將淪為無意義的爭論,因信者恆信,認為有差的人就願意花錢買他認為好的線材來滿足自己的追求,不信者當然就嗤之以鼻認為是被騙,白痴才去買貴的線材,打這種口水戰真是沒意義!
希望能有做光纖的專家或廠商,出來用實際數據來證明給我們消費者,說好的光纖是對音質有影響的及改善的程度如何?

這講得也很實在...
因此小弟喜歡自己組裝啦, 換個關鍵零件, 比換線的C/P好許多
ForbesAve wrote:
請注意我們比較的是"光纖線"

假如在確定jitter會明顯影響效果的前提下,
個人是有點懶得在討論光纖, 因為光電轉換造成的jitter, 怎麼樣都沒辦法跟稍好的RCA/BNC/同軸來比
無論光纖線的效果是否有差異, 也不會去用它, 那最後結論也沒有太大的用處了...

但若要討論, 也不敢有意見啦 ^^
birdlg wrote:
您要不要實際去換條網路線, 比比看抓下來的 MP3 有沒有比較動聽, 音場更寬, 細節更多, 高音更...
還是把 Office XP 的光碟用綠色奇異筆塗一下邊, 看看安裝起來會不會更快 ?

MP3/Office XP與音樂資料兩者的差異性很大
前者有錯誤檢查機制, 後者沒有
前者有足夠的buffer處理, 也不需這麼的即時, 後者沒有, 但又要即時處理
F.SPB wrote:

引一些不相關的想要怎樣?
MP3比CD好聽?我怎麼沒聽過這個謠言?你自己編的?

嘿, 這是那文中的反諷, 你看不出來?

F.SPB wrote:
有日本人用示波器測試過
並非1:1的eye pattern是最清楚的
因素很多:空片品質,燒錄機穩定度,是否為最佳燒錄速度...等等等
何況那張照片裡面用的$XNY的片品質本來就普普
這樣也能來出來討論?
如果要討論...拿張三井金還差不多
...

所以那個文章的意思說, 那個燒錄片不可能跟原廠片比
看來你得回頭在重複看那篇文章在講啥... 看來你會錯意了

F.SPB wrote:
順便提一下你之前說的
什麼承認JITTER會影響音質
這好像是廢話
用承認這個字眼...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心態

啥心態呢? 可以請你說明一下
那你也認為JITTER會影響音質? 那就不知是誰堅持JITTER不會有影響了?
liyun568 wrote:
我想閣下還是好好把書念好吧
今天不是你隨便貼一個網站資料就能斷定產品好或不好
要這種資料 去圖書館借視聽方面的雜誌可以把它堆得跟山一樣
這種書是給誰看的 線材賣給誰的你應該很清楚 不把他寫的跟神一樣有人買嗎
至於你提的電壓測量.......
不要在井裡面 出來看一下世界吧 三用電表怎麼會贏過示波器呢

唉... 不知道為什麼, 這邊的網友, 都沒興趣把文章看完... 然後就下結論
Siltech原廠專訪那篇可以仔細讀一遍, 從來沒有三用電表與示波器的內容
只是講到一般測量的方法(可能就是用示波器?)是有問題的
那我把那段給轉貼過來
"在線材失真上,Edwin說一般線材廠商多半使用電壓測量失真,所以看起來失真數據不高,但是Siltech卻發現電流引起的失真更大,所以他們與大學的研究中心合作,設計出特殊的失真分析儀器,分別測量電壓與電流所引起的各種失真。他們所使用的金銀合金,以純金填補純銀結晶的縫隙,在儀器測量上,證實可以有效的降低電壓與電流引起的失真。"
不知道你們認為對不對, 以及有沒有測量過電流引起的失真?
ForbesAve wrote:
老實說我到是很支持這樣做法
用可靠的方式傳送到DAC
這樣高貴的轉盤馬上就死了
訊號線(轉盤到DAC線也死了)

有音響廠商這樣搞DAC, 只是價格... 好像還是比照音響的價格, 還好至少可以省下轉盤的錢了
Slim Devices Transporter
Haily wrote:
從頭到尾, 光纖就沒有傳錯資料, jitter 也不是線造成的
就連光耦合的 jitter 也沒有器材內的 jitter 多! 比如舊式的 CDP

發燒友說: 同軸更好聽?
同軸只有 6Mhz頻寬, 輸出端又有脈衝變壓器, jitter 更大, 又會可能損失10db 的噪訊比(SNR)
所以你認為呢? 反正都有人喜歡真空管不是嗎? 其實我也蠻喜歡那種復古的感覺!

少計算了光電轉換的jitter喔~
Haily wrote:
所以如果後級用的檔次夠, 有 de-jitter 有消除的作用, 那怕是母豬都會變貂蟬哦~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拿有DSP的擴大機聽不出來有差別的原因吧!

講一點De-Jitter實戰的故事
我聽過DZ De-jitter, 教主De-jitter, 以及某低檔De-jitter廠機, 感覺是真的有差, 但... 還是省點錢了
或許我聽的不準... 但也與一位網友見面聊過,
他算老手, 說用過那台數位鏡, 應該算是市面上一般能買到最高檔的de-jitter, 感覺是聲音聽起來確實不一樣, 但效果卻很難說有提昇

原因可能很多了
搞不好是原來的jitter就很低, 搞不好是de-jitter C/P不夠好

ayler wrote:
"在線材失真上,Edwin說一般線材廠商多半使用電壓測量失真,所以看起來失真數據不高,但是Siltech卻發現電流引起的失真更大,所以他們與大學的研究中心合作,設計出特殊的失真分析儀器,分別測量電壓與電流所引起的各種失真。他們所使用的金銀合金,以純金填補純銀結晶的縫隙,在儀器測量上,證實可以有效的降低電壓與電流引起的失真。"
不知道你們認為對不對, 以及有沒有測量過電流引起的失真?


記者外行, 寫了一堆他自己都看不懂的東西.
你也外行, 貼了一堆你自己都不知道他在寫什麼的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