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ly wrote:
就像這個光纖線的問題. 如果兩端的時基(Clock)沒有做的更精準, 光偶合端子沒有用更高的等級(Giga 級)
那麼只換一條線等於「見樹不見林」
那就是說, 你也認為不同的數位器材會影響數位輸出效果了? (時基處理該算在數位器材) 不錯的結論 :)
Haily wrote:
這不是我說的話吧! 這怎麼會誤值成我的發言?
至於 XRCD 與K2CD的差別
請你在往回看有關那篇jitter與光碟機的驗證. 在7年前的 CDP 會因為讀取的問題而造成 jitter. 如果 XRCD 透過精密的刻蝕技術, 可以讓 jitter 減少. 可是假設你有完整看完那篇文章, 你會發現另一個重要的實驗, 再用抓取下來的 wave data 重新燒錄 CD, 結果 jitter 變少了.....
現今的燒錄技術, 連 DVD 多倍速都能燒的情況, 無論是碟盤的轉速與穩定度皆非7年前的吳下阿蒙...好好想想這給你的啟發吧! 我點到為止.
如果把 XRCD 與K2CD 放在舊式 CDP 可能會因為抓取 CD-DA 穩定度(刻痕的jitter), 而造成輸出的 clock 有jitter. 可是如果後端有 de-jitter 線路. 那XRCD 與K2CD就變的一樣好了.
抱歉啦, 等等去修改一下 ^^
這個我倒沒有試過了, 應該把XRCD/K2CD, 放在舊式CDP與新款CDP, 看看差異如何
不過以發燒友的角度來看, 現在讀取頭cost down的很多, 效果不見得比舊式的讀取頭來的好喔
譬如飛利浦轉盤的編號, 數字越大的越晚推出, 但評價往往卻越低...
另外de-jitter也分好幾種價格的款式... 這是否意味著de-jitter的效果不同呢?
Haily wrote:
那你現在是要談效果還是音質? 也跟你當初說的不一樣, 不是嗎?
而且拿一個6Mhz同軸, 或者自製雙絞網路線來接, 來討論光纖的差別?
講到一個問題了,
同樣是光纖, 效果是否有差?
同樣是RCA, 效果是否有差?
同樣是BNC, 效果是否有差?
同樣是平衡, 效果是否有差?
那同樣是數位線, 那光纖/RCA/BNC/平衡, 這幾個有差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