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樓上提到線材....這真是個爭議的東西!大家都說沒效,或是效果有限。以前我也是這樣覺得,或是跟朋友借來玩玩!都是一些實售價約10000以下的線材.......的確...真的沒啥差!盲測還真的分不太出來!但是試過一些跟器材差不多價錢的線後,我改觀了!有的真的比換器材還猛,我想等等一定有人不相信....放心『我也是不相信!』但是我拔不下來了.........好痛苦!我也想拔下來!(然後還給老闆)某些大家不相信的東西,竟然能扭轉整組器材.......太誇張了!
恩線材搭配的好真的很重要,當初我買ayre 的時候一開聲感覺有點後悔,沒想到竟然比我的marantz還要弱高音刺耳到不行,後來我就不停的換線材,果然,慢慢的高音部份開始慢慢的變成柔順而且悅耳好聽,雖然有的線材貴的離譜但是我只能說 真的換了以後差很大.
所以我對朋友想玩線材的建議,多半是.......先省一點。先玩玩國產線就好,c/p值高一些!(預算不要多)如果有心玩最少要有10萬的預算,才免強摸個邊!c/p值不高。真的想玩,先主攻電源線! 先放前端器材!一條猛的抵整個系統!越後面的器材越不挑線,好的都壓前端器材!聽過一些頂尖電源線,真的滿誇張的,竟然能影響整個系統!但是價錢更是誇張,所以不建議就是了!
喔...不幫李氏打廣告!不過對我這財不大,氣不粗的人來說...李氏叭粉超值!不會讓我散盡家產我聽了6年的李氏8吋入門叭,有時操一整天聽起來也不膩....我自己本身高中時也是學校合唱團團員喔.我不謎信名牌,我自己騎的公路車也都是自己設計圖案請人烤漆國人工業的水準已經很高...碳纖車架狗媽在中國製造,成本低得可憐,但送到'一大粒'烤個漆貼個品牌,"一亡四後"身價可高個4倍以上...大部份的車友都知道內情,但還是執著於品牌所帶來的身價爽度
鳳鳴7777 wrote:喔...不幫李氏打廣...(恕刪) 我和你一樣 買東西一定挑國產的先但品質一定要夠水準 超越是最棒了我發這篇主要是覺得李氏的喇叭真的一點都沒輸國外品牌而且超值很多 應該介紹分享給國人台灣人真的很棒 很多技術都世界第一無奈本島市場太小 無法做為基石 行銷全世界被埋漠了很可惜 台灣人不是不會行銷 基石太小很吃力風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