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說全世界第一旦喊出95%,還有說別人家虛有其表就已經夠狂妄了‧
音響品味的鑑賞也非一朝一夕可以養成,
樓主不妨分享到底這音響的旅程是什麼經歷,最後才在燈火闌珊處發現李氏的好.
哪些喇叭讓你覺得幾十萬卻是虛有其表,哪些喇叭一放"重金屬"就倒?
針對你說大編制交響樂比重金屬好重播這項我有不同見解,
個人認為自然發聲樂器是比較容易判斷出音響重播真實性的,
如最簡單的人聲,因為常可以有比較基礎,
當然如果你從未或很少接觸現場音樂,那就只能想像"好聲音"是怎樣‧
古典樂使用樂器的頻寬也超越重金屬甚多,你聽到重金屬的鼓都是拼"音量"、"節奏",
但哪種重金屬鼓可以發出定音鼓的沉潛低頻?更別說可以低達20HZ的管風琴,
以樂器之王鋼琴來說所跨越頻寬更是一般喇叭難以完整重現的,
更別說在大編制交響樂裡要能清楚分離各樂器之間的空間感以及節奏感有多困難‧
還有樂器的"弱"遠比樂器的"強"難以表現,以前玩過很多入門器材以為已經不錯,
直到後來升級比較像樣器材才發現,以前細節掉了好多,
升級可以把以前不常聽的CD再翻出來聽一次,這樣就值了‧
回到李氏音響,除了頗受爭議的行銷手法(跟當年久禮很像),我也在音響展去聽過幾次,
第一印象是"很老聲",有點像我以前用過的ROGERS老LS6強化版,
節奏感也不強烈,至少跟我家裡以NAIM為基礎的系統相比差別很大,
沒辦法壤我有想跟著打拍子衝動,而弱音表現亦未臻水準(聽起來就不會生動)‧
我不是說老聲不好,我現在喇叭就是1988年的老東西,到不會有那樣"死"的感覺,
聲音這東西可以說沒絕對,但一些高價東西還能受到廣大歡迎也是該探究其原因,
不該如一些人看見蘋果東西受歡迎就開始批評說硬體規格很爛,一堆人只是自以為有品味才買,
這樣終究只能當成一隻井底之蛙,無法向前進步‧
最後我也承認我跟泡泡兄一樣有視覺系的情結,綜使可以負擔得起其他更高價喇叭,
但我還是在空間跟外觀的考慮下,死守著我這對外型迷死人的作品‧
Han-Tung Li wrote:
樓主敢開口氣狂妄的文...(恕刪)
重金屬和大編製交響樂只是類似
當然它們很不一樣
只是都屬於大編製類型
個人在某家樂器公司上班過
台灣就那一兩家猜也可以猜出來
重金屬的鼓不是都在拼音量和節奏
您說的應該是舞曲之類的音樂吧
很多人都對重金屬的低頻誤解了
重金屬很難找到錄音好的唱片
一個錄音好的金屬唱片可聽到鼓的"動態"
一個大全套的鼓什麼頻段都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Fo8UgrUkNA&feature=related(這段可以當範例)
真實的定音鼓我也常聽,我組裝過,也調過音
定音鼓很沉,它和爵士大鼓其實差不多沉
管風琴我就沒有聽過真實的聲音
喇叭一定什麼都可以播的
只是好不好聽,樓主的意思是說
大編製交響樂放的還ok的喇叭
一播重金屬就倒,倒當然不是不能聽,是不好聽
這個感覺我很能體會
我從10幾歲聽重金屬到現在也30多歲了
在我能消費得起的價錢內
除了耳機外我還沒有從喇叭聽到重金屬能感動到我的
至於這兩種音樂類型哪種難播
個人覺得都有它的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