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yan wrote:
Hi ultrale...(恕刪)mcacc 是 pioneer 擴大機的音場校正程式。你可能要翻一下 Integra 的說明書看一下這方面的設定~
哈哈哈,我真是搞笑了,難怪我昨天翻遍了說明書都找不到相關功能
不知道二位大大討論的是不是關於將低音部分設定分頻點的問題?
我先假定是這個問題(抱歉我真的外行


晚上進行了一點小測試
測試的音樂CD是陳淑樺的專輯:跟你說,聽你說
直接播放第三首歌:傲慢與偏見
為什麼挑這首歌?因為一開始就有一段低音(應該是鼓聲),所以蠻清楚的
原先我在聽音樂時,我會把Integra30.1的聆聽模式設定成"Direct"模式,因為這樣是直接讓兩隻IQ90工作
我是覺得這樣比較準,聲音似乎也比較乾淨
但是因為dwyan大 和 h37838大都有提到,要讓低音部分由重低音喇叭來表現,我發現在"Direct"模式下重低音是不工作的,於是我調整聆聽模式為"stereo",這樣確定工作的喇叭有二隻IQ90和重低音
然後進到擴大機的設定模式去調整,在"Speaker Configuration"中調整設定
我的目的是要讓IQ90的低音部分不工作,於是找到說明書裏的說明
把Front設成 "Full Band",這時候有個Double Bass的功能會啟動,這時候左右前置聲道的低音會被傳送到重低音喇叭(可以參考Integra30.1說明書第70頁)
設完後試聽,發現整個感覺差很多,尤其是再把低頻設定調回原先的設定加以比較,會發現把低音完全交給重低音去處理那個音樂的質感差很多!也如二位大大講的,那個力道很明顯的比之前的設定感覺強多了。
不過,我個人是覺得,如果重低音喇叭本來就是用來表現低音的話,這樣的設定方式,低音力道比較強本來就應該比較合理,至於IQ90的低音力道如何,其實還是應該經由不同品牌的喇叭在相同的環境下去比較才會比較準吧!這個測法對我來說應該是多找到一個聆聽音樂的模式,而不算是什麼證明。
不過當然也感謝二位大大的討論,才讓我試出來這樣的模式,或許對很多接觸音響很久的前輩來說這很基本,不過對我來說是很不錯的體會!
以上小小測試心得,如果觀念有誤,一樣請各位前輩們指正喔!
順便請教一下,有沒有哪位前輩知道Integra30.1要如何設定才能讓重低音在"Direct"模式下work?謝謝!
ultralee523 wrote:
哈哈哈,我真是搞笑了...(恕刪)
您好 我是Integra 50.1的用家
Integra的音場設定是 Audyssey EQ 把機器給的麥克風插到前面的音場設定用MIC孔內就會開啟設定
只是30.1 是兩個皇帝位 , 50.1可以設定到6個...
至於主喇叭品牌跟型號造成的低音差異...
我本來剛由Wharefdale Sapphire SP88升級到JBL L880時
也會覺得單獨主喇叭的低音有點糊 而且量感差蠻多的..
之前SP88的低音偏硬 但是量感足. 所以當時也會有跟您一樣的感覺
甚至還覺得有點不夠溫暖 想換回Denon來推........
不過...後來採取的方式是先把電源部分做處理 ,換了條電源線後..
中低頻不但結像清楚...而且層次分明量感也出來了...
高音一樣柔順...
沒裝之前真的就只能靠音場設定兩聲道也得跑Stereo 讓超低音JBL E250P幫忙發聲
現在兩聲道直接Direct 直出 跟Stereo相比 只有低頻量感稍微不同 不然幾乎沒啥差異

給擴大機良好的電源輸入 真的差蠻多的^^
樓主可以跟朋友或者店家先借一條好一點的電源線換上去看看有無差異
如果中低頻還是不足.. 那就改用Denon推看看吧

擴大機的聲底不同也會造成喇叭發聲的差異...
好比拿高音不是很好的配Denon 只是更暗

拿低頻不足的配Pioneer 只是更虛.... 而Integra 聲底=Onkyo 而跟Pioneer有點類似 都是中高音強些...
h37838 wrote:
ultralee52...(恕刪)
您也客氣啦!
有大家一起討論,我也學到不少。
狂嘯龍 wrote:
您好 我是Integra 50.1的用家
Integra的音場設定是 Audyssey EQ 把機器給的麥克風插到前面的音場設定用MIC孔內就會開啟設定
只是30.1 是兩個皇帝位 , 50.1可以設定到6個...
er...,我突然覺得有點後悔當初下訂時沒有再加碼把擴大機往上升級啊!
狂嘯龍 wrote:
不過...後來採取的方式是先把電源部分做處理 ,換了條電源線後..
中低頻不但結像清楚...而且層次分明量感也出來了...
沒想到換個電源線效果差這麼多!有機會倒要來試試看!
我的喇叭也剛入手沒多久,我應該還是先多試試先有的設備,等過一陣子再來試試好了!
不過可以請大大PM一下您用的電源線品牌嗎?小弟先記一下
另外您說的沒錯,這整組配起來中高音真的蠻漂亮的
這部分我的感覺是非常的清亮,而且不會刺耳
低音部分,換成讓重低音負責之後,效果也還算滿意
而且那個質感讓我捨不得換回來了
這個設定去看影片,感覺跟之前的變化就沒這麼大,應該會先維持這樣的設定吧!
如果以後有機會,再來考慮其他品牌的擴大器
ju5888 wrote:
KEF Q系列確實是好喇叭阿
個人也是覺得不錯!當初還蠻掙扎要不要一次花比較多錢弄這套劇院組
但現在是下班回家後都會迫不及待想享受一下劇院組帶來的美聲
個人是覺得蠻值得的
ultralee523 wrote:
哈哈哈,我真是搞笑了...(恕刪)
恭喜你完工落成了
523網友你這個低音的問題,我有跟你講過。
我個人也是KEF用戶.
重低音就是常溫水加冰塊,冰塊多寡由你控制
主聲道低音猶如從冰箱冷藏室取出冰水,冰箱的溫度事先也可以由你控制
這個兩種水都是低溫度,但是喝起來感受一定是不一樣。
你兩者皆開低音若你覺得比較討喜,應該就是量感對你的胃口,
不過主喇叭的低音單體和重低音的低音單體當然是各自為政,
就會有所謂的相位差問題,這樣的狀況會造成低音糊在一起,沉不下去。
而你又沒有相位修正的機器的話,大概無法發現你的器材可以在更進一步呈現重音音。
記得說過一般主聲道如果已走落地巨獸的話,要不就是沒有配置重低音,不然就是切割
40HZ以下的頻段,畢竟主喇叭一般情況而言,單體也不會大過重低音喇叭單體,而共鳴室也沒有
重低音那樣專屬獨立,所以在劇院的角度來講,給重低音唱獨角戲,會比較討喜。
至於二聲道歌唱部份,這就是玄學了,隨人喜好,我沒意見.
因為二聲道沒有專門的LEF訊號,只是擴大器去切割分離出來的重音頻段丟給重低音。
而環擴的等級說實在如果不是旗艦等級,在人聲的美感上 比不上同價位的綜合擴大器.
P.S 你這樣的配置應該是跟鳳誠買的吧
提一下Direct模式好了, 他就是很單純把訊源的訊號放大
擴大機的加油添醋等等 都沒有... 所以如果想要兩聲道有超低音加入發聲..請用STEREO模式
Direct模式就是全部的東西都只丟給主聲道,當然不會幫你設分頻點分給超低音出聲囉
講到音場 我的JBL L880在當時擴大機自動音場時 ,把分頻點設在40hz
當時還沒換電源線,所以就把分頻點調高到80hz (THX)
才覺得比較OK ,不過現在就算調回40 也都沒啥問題^^
我超低音擺設方向也跟主聲道一樣(我是往前打的,所以無相位問題)
電源線我也只是入門者,
是自己買切分線DIY, 用瑞典SUPRA LoRad 2.5 2.3米+ACT 純銀公母插 自己作
剛裝上去的時候 聲音聽起來還有毛邊, 不過一兩個禮拜都不關機在放歌的結果
現在聲音溫順不少^^
本來有跟朋友借ONIX Grand Master , 可惜這條的切分線現在很難找..
不然這條更棒..(雖然還沒跟run好的SUPRA PK過) ,
當時用的時後不但溫暖,低頻足 而且延伸感很好,不知不覺可把歌聽完@@
不過這條廠線蠻貴的 ...聽說當時賣一萬左右,
而Power source跟TCM也是中低頻很強的線...只是入門款也要六七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