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題粉經典, 宅爸也來獻醜一下

有鄉民點中要害,一個品牌,各喇叭系列的定位
如 高階書架 vs 中階落地 怎麼選 ?
OS : 族繁不備載的各系列叭,給寫手群評論,能用的形容詞大概大同小異

宅爸當初購叭時,也是好奇這類組合的差異
不是 B&W 店家, 是 Focal & Paradigm 代理商

1)旗艦落地當基準 ; 高階書架 pk 次一階落地 ; 同階書架 + 重低音 pk 同階落地
Maestro alone, Diablo vs Be-1038, S1 + SE (2.1) vs S8

2)高階系列聽飽後,再任聽中低階系列 Focal-7,Paradigm monitor

3)頭昏腦脹之餘, 還留下一堆問號 ?
店家試聽間 vs 自家空間, 店家器材/線材 vs 自己器材/線材 仍是未知

4)目視可及範圍內,有全球知名品牌代理商群聚
要否重複上述動作 一家接一家去聽個飽 ?


用有限的聽感記憶 + 窮舉形容詞 + 一堆問號 描述上面的組合
or 找出 universal rules for decision ?




Linda01 wrote:
客廳8坪大,兩聲道...(恕刪)
畢節望族後裔

小書架喇叭搭配主動式的超低音當然理論上來講是會很理想⋯⋯

可是一般說起來小書架的低音單體先天條件尺寸都很抱歉,要跟一般的主動式超低音銜接速度上大尺寸(12吋~15吋..)那個速度都太快!~

一般落地式的主喇叭,譬如它的低音單體尺寸是 6.5吋 的話,最好找一支跟主喇叭一樣尺寸的 6.5吋 雙推挽式的主動超低音..,或者直接抓一支 8吋 的主動式超低音。超過 10吋 的要搭配 6.5吋 的單體,那個速度都太 over 了。

然後如果可以的話建議訊號線用長一點的,我自己用 Canare 的麥克風線來焊 RCA 頭..,一支超低音我拉了 12米 的訊號線長度給它,自己會拿烙鐵 DIY 並不貴...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以前也曾經試過用2.2來補強二聲道的低頻

真的很難搭配的好 除非自己組 甚至改分頻點 最後放棄

寧願沒低頻也不要搞個很怪的低頻

Monte920 wrote:
PM1的用家有的人...(恕刪)


大家嘴巴常常講定位精準 多一個重低音請問相位會準?

如果多一個超重低音會影響聲音的準確性包含有沒有隆起凹陷

那...買這麼貴的PM1,卻又多了一個(可能?)產生問題的超重低音

如果低頻不足,可以單純用超重低音取代...那何須落地?

我的感覺啦
無窮迴圈的大學生 wrote:
如果低頻不足,可以單純用超重低音取代...那何須落地?


就算是落地型喇叭也是有不少人有加裝重低音啊!

你的意見也有可能是對的,我也尊重你的意見, 但就像我講的,每人喜好不同. 有人聽2.0比較舒服,有人也可以把2.1甚至2.2弄得很不錯,聽得很過癮.

要不要加超低音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各人家裡的空間也都不一樣,吸音條件也都不同,而subwoofer本身有LFE輸入或喇叭接頭輸入,又有相位調整,分頻調整,以及音量調整. 每個調整都會影響效果, 你若是搞不定重低音不見得別人就搞不定,其實調整這些也是玩音響玩到發燒的其中一環,本身就有很大的樂趣在裡面.

玩音響並不是在比賽車,沒有誰對誰錯或誰輸誰贏,自己聽得舒服最重要,旁人對於別人的器材加以尊重也是最基本的禮儀. 你不需要用自己的意見去認為人家聽的就是不行. 你不想加是你的自由,但有不少人有加不錯的重低音,聽得很高興,真的不需要去反駁他們! 就像是有加裝的人也不需去反駁那些沒裝的人說他們聽不到50Hz以下的低音. 還是好好的回去享受自己的音樂吧!
fyl0206 wrote:
一般的主動式超低音銜接速度上大尺寸(12吋~15吋..)那個速度都太快!






論電影特效的話,大盆的確不錯, 18" woofer 可以加分, 雙 18" 更棒.

可音樂不同 !
要匹配主叭,速度非常重要
Maestro Utopia 箱體涵蓋超低音,
11" subwoofer w damping system + 11" woofer + 中頻 6.5" + 1" Be-tweeter
能讓內建 subwoofer 速度完全匹配 woofer & mid-woofer

若市售 subwoofer 12"~15" 隨便買一顆(兩顆),就算是名牌
來配 6.5" 書架, 呵呵呵

真要玩 2.1(2.2) 強烈建議同廠牌,原廠調校過的 2.1(2.2) 配
缺點 : 這些主叭原廠 Subwoofer 不便宜

於是網路流行找 aftermarket 高 C/P 值 subwoofer 來配主叭
e.g
主叭買了後, 再買鄉民推薦高 CP 值的 SVS,Velodyne..... 青菜蘿蔔配, 方向根本錯誤
除非純看戲,則無妨.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論電影特效的話,大...(恕刪)


要看電影的確就是找最大顆單體的主動超低音,甚至搬到坐位旁邊享受最直接的震撼(玩搖搖椅..,..這樣最像在VIP電影包廂了~~~)。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二聲道要加重低音 其實也不是問題
問題是 調整 跟 重低音本身質量好壞
再來 2.1跟2.2 配置也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聽過Supernova MKVII-15P 2顆搭配QUAD ESL2912靜電喇叭
眼睛矇起來 大概也無法分辨重低音發聲位置
Hotel California live版 氣勢磅礡



轉hi-av

各別頻率能調整個別量感
調整能力顯得更為重要


還有 空間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量!!
沒那個屁股 真的別亂吃瀉藥
自己房間6坪 曾經塞了一顆12吋的重低音
變成轟轟叫....

反到現在 調整好 書架喇叭也能有低頻...
聲音只要自己舒服聽就好...
雷奥 wrote:
我的觀點是先不談8...(恕刪)
其實有沒有重低音在這串討論上已經失焦了.

我想原PO最大的疑問在於: 同一個品牌,一對中階的落地型喇叭和一對較高階的書架型喇叭,如果價格差不多,而房間則是中等大(不太大也不太小),孰佳?

(不過以我的經驗,若在eBay網上要賣二手喇叭,書架型喇叭比落地型好賣很多! )

Monte920 wrote:
其實有沒有重低音在...(恕刪)




OP hit and run, 點名特定品牌喇叭

Not a google topic for insights

宅爸會在另外主題,邀資深樂迷分享經驗

畢節望族後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