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marantz M-CR611搭配B&W 686S2?

jackweng wrote:
維修手冊兩款高低音單體料號不一樣喔,照B&W慣例CM系列是比6系列好上許多


所以你說CM系列比6系列好很多,好在哪裡? 您的意見呢?

我敢說不是好在單體,因為我都實際看過與摸過,它們之間的差距實在非常微小. 唯一不同的是單體螺絲位置的擺設以及外面支撐架有點不同形狀,以致兩者不能互換.否則高音的金屬片以及周邊的軟黑帶,還有後面的磁鐵,基本上一模一樣. B&W的規格兩者都是decoupled dome tweeter. 而低音Kevlar的材質以及後面的磁鐵與形狀也看不出有任何不同. 兩者單體我前面說過了,價格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我的重點是影響音質最重要的來自於音箱的設計,單體反倒在其次,除了Diamond系列因為高音tweeter是"新"(2005年)研發出來的材質而可以讓B&W大做文章並且拉高價格以外,否則喇叭的好壞主要是以音箱整體設計與材質最為重要. 你也舉出很好的例子,PM-1的高音單體反而更便宜,但卻發出更好的聲音,秘訣在於PM-1整體優良的設計,以及PM-1讓人愛不釋手的音箱好材質.不過PM-1低音單體Kevlar的材質看起來比CM與6系列的都還更緊密與細緻,中間黑黑的那一小圓球摸起來也比較硬,這是不同點.

若是說重量,PM-1重9.3公斤,CM6 S2 (高音分開的那個型號) 8.9公斤,685 S2 (比686還大一號) 4.6公斤,而PM-1的體積還是這三者當中最小的,可見音箱用料的扎實!

我先前說CM與6系列音質沒有差太多,也許太過攏統,引起誤會不好意思. 我實際試聽時,乍聽之下沒有太大的不同,但真正鋼琴彈奏或是大編制交響曲合奏時,CM系列還是更加緊密與清脆,我相信這是CM系列鋼琴木音箱的功勞,那個鋼琴木的質感就比6系列的一般木頭音箱好上太多. 但樓主如果真的預算的問題,我認為即使買較便宜的6系列,你失去的音質部分不是說沒有,但不會是天與地的差別,因為B&W即使6系列也是有一定的程度.


宅爸補一個 Be tweeter 的介紹 (中國影音)

而且还特意表明是Pure-Beryllium(纯铍)。究竟为什么要使用铍高音?
它的优点在哪里?
给大家列出一系列的数据,大家就会明白一切了。对于高音单元,
最理想的高音单元就是振膜质量越轻越好,硬度越高越好,这样不仅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而且承载功率也强。
对比起金属高音单元中常用的铝和钛,论硬度,铍比铝至少硬5倍,比钛硬3倍,其硬度可媲美钻石;
而论质量,铍比铝轻1.5倍,比钛轻2.5倍,音频振荡的传递速度比铝快2.5倍,比钛则快3倍,最高可达每秒12公里。
因此,铍高音拥有非常出色的高频延伸能力,

铍本身具有质量轻且瞬变反应速度快的特性,不仅兼顾了超高频的回放,而且能与中音单元衔接得更紧密。铍高音的性能虽好,
但它自身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 !
就是加工方面的严谨性高很多,每一个细节都要严格把关,报废率很高,这就造成了它价格高昂的结果,要比上述的钛还要贵100倍。

因此,
能真正生产铍高音单元的厂家并不多,Paradigm是其中一家,还有就是 Focal 和 Scan-Speak。


廠商若用上超高成本的單體 Be
消費者根本無需擔心音箱問題了,一定是最好的音箱伺候,simple logic

畢節望族後裔
其實b&w的非鑽石高音在鈹、鑽石、陶瓷、鋁帶高音前完全沒有優勢,個人認為是上個世代的東西,細膩度完全不能比

但有使用上述的高音大多比6系列貴就是了

Monte920 wrote:
所以你說CM系列比6系列好很多,好在哪裡? 您的意見呢?

若是說重量,PM-1重9.3公斤,CM6 S2 (高音分開的那個型號) 8.9公斤,685 S2 (比686還大一號) 4.6公斤,而PM-1的體積還是這三者當中最小的,可見音箱用料的扎實!

我先前說CM與6系列音質沒有差太多,也許太過攏統,引起誤會不好意思. 我實際試聽時,乍聽之下沒有太大的不同,但真正鋼琴彈奏或是大編制交響曲合奏時,CM系列還是更加緊密與清脆,我相信這是CM系列鋼琴木音箱的功勞,那個鋼琴木的質感就比6系列的一般木頭音箱好上太多. 但樓主如果真的預算的問題,我認為即使買較便宜的6系列,你失去的音質部分不是說沒有,但不會是天與地的差別,因為B&W即使6系列也是有一定的程度.

CM高音更透徹清晰人聲鮮活點,音場大一點動態延伸層次更好些

我的重點很簡單
單體長得像不代表是一模一樣,原廠料號跟報價兩者皆不一樣
單體一樣箱體不一樣聲音的表現也是不一樣
不一樣的單體配上不一樣的箱體,頻率響應、最低阻抗、重量、體積、低音孔位置皆不同,聲音一定有差別
差別多大就看各人聽力了

你當時試聽是用環擴YAMAHA AVENTAGE RX-A2040,環擴是無法發揮喇叭實力的...

另外685s2是6.8公斤...686s2才是4.6公斤

686s2
Frequency response 62Hz - 22kHz ±3dB
Nominal impedance 8Ω (minimum 5.2Ω)
Net weight 4.6kg

CM1s2
Frequency response 50Hz - 28kHz ±3dB
Nominal impedance 8Ω (minimum 4.0Ω)
Net weight 6.7kg

之後不再回復了,再講下去只是流於主觀爭執
jackweng wrote:
再講下去只是流於主觀爭執



我上面講的是根據客觀的價格.

照上面高低音單體加上分頻器的報價,CM1 S2的高低音單體加電子部分比686 S2一顆貴上45鎂 (不是一對).

而整個喇叭的售價而言,CM1 S2一顆(不是一對)比686 S2貴上275鎂.

所以CM1 S2比起686 S2貴的價差,單體與電子部分佔16%,除開單體的音箱部分佔84%. 所以CM1 S2之所以比686 S2價格貴,主要的差別不是單體,而是單體以外的音箱,這是客觀的事實. (PM-1的單體價格很便宜,所以顯然音箱價差的比例算起來一定會更大囉!)

至於主觀部分,你我都認為CM系列的音質比6系列好,這沒甚麼好爭的. 當然音質到底好上多少? 這就很難打分數了.

至於你說環擴不容易聽出差別來,這就有趣了! B&W在廣告6系列與CM系列都說這兩系列的喇叭是ideal for home theater.所以B&W設計成用AV環擴讓人不容易聽出兩個系列的音質差別是嗎?


Monte920 wrote:
所以你說CM系列比6...(恕刪)


如果說影響音質最重要的來自於音箱的設計,單體反倒在其次,那照理來說n802到802diamon聲音應該是不會差很多才對,但是實際上卻不是如此,另外不要說cm和6系列,光是cm1和cm5的高音單體外觀看起來幾乎一樣,但實際上卻是不同的東西,也不能互換,聲音表現也有差
K601 wrote:
如果說影響音質最重...(恕刪)


我上面是說CM和6系列的差別,並不是8系列.

8 Diamond的高音體比N8系列貴很多,聲音自然不同. 這跟CM與6系列的單體價差很小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Monte920 wrote:
我上面是說CM和6...(恕刪)


就之前聽過的感覺,以聲音來說,與其買6系列還是多花一點買cm系列

K601 wrote:
就之前聽過的感覺,...(恕刪)


你的這點我也贊成.

我只是想跟樓主說,如果真的預算不夠,6系列也可以啦!
「PM-1的高音單體反而更便宜,但卻發出更好的聲音,秘訣在於PM-1整體優良的設計」

有點好奇這邊說的是pm1和那一對喇叭相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