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 Auto wrote:



Xeo是少了喇...(恕刪)



沒錯,這就是我覺的奇怪的地方。
舉例, 傳統作法,買一台綜擴,接兩條喇叭線就能用了,總共3條線(1條電源線給綜擴,兩條喇叭線)
換成所為的無線喇叭, 你要6條線(2條訊號線從前級或訊源接到發射器,4條電源線分別接2支喇叭,前級,發射器)


多接好幾條線,只為了訊源和喇叭中間沒有線,感覺不太合理,如果要加環繞,要再加一組發射器,那簡單的5.1劇院,要3組發射器,更別提7.1或更多聲道了,那來那麽多插座。


更別說對音質有要求的人會牽專線,那就好笑了,這要怎麼弄啊!

主動式喇叭的研發從來都不是為了省去各種訊號線或電源線,而是解決各家擴大機與各家喇叭的特性匹配問題,把喇叭本身與擴大機結合做一體化的設計與同步調整,這樣更能有效利用推力與展現喇叭的特性展現自有的音色,只是~~~~犧牲掉的就是更多的訊號線與喇叭+擴大機的變化性可玩性,當然有一好就沒兩好,這是消費者必須去取捨的


Antus wrote:
沒錯,這就是我覺的...(恕刪)

cuetec wrote:
感謝前輩分享Focus...(恕刪)


的確是要買400XD比較好,因為買200XD一定會心癢癢想換400,
小弟是600XD的用家,FOCUS XD系列整合性和音質真的非常棒!
PS Audio P12 + SOtM sNH-10G + Dynaudio Focus 50

Antus wrote:
沒錯,這就是我覺的...(恕刪)


訊源+綜擴+被動式喇叭,二條電源線、二條線號線、二條喇叭線,一共6條線材
訊源+發射器+無線喇叭,四條電源線、二條訊號線或1條數位線,一共5~6條線材

如果是更發燒的話,訊源拆二台數位+DAC,綜擴變二台前後級,那線材數量和花費可就更驚人了…

基本上XEO或FOCUS XD系列都是吃數位訊號比較好,所以光以線材的花費來說絕對是比傳統被動式來得省錢而且變數更少…
PS Audio P12 + SOtM sNH-10G + Dynaudio Focus 50
真的在乎音質有能力的人
覺對是會用實體線路的
一樣價位聲音差很大
Antus wrote:
沒錯,這就是我覺的奇...(恕刪)

不對啊,照你算法,傳統的作法是也是6條線,擴大機和訊源的電源2條,喇叭線2條,訊源到擴大機2條。你少算訊號線和電源各1條。

das Auto wrote:
不對啊,照你算法,...(恕刪)

所以先在是在比同價位
主動跟被動誰的線少而不是音質
哈哈
以使用者的角度來看,要怎樣建制系統的未來性最好? 一般人播音樂需求,無非是Airplay, NAS, 網路串流或實體CD,越來越多廠商會將DAC,網路,前後級整合進綜擴,像Moon, Hegel,Esoteric 等等,連高階的gryphon 的新Diablo 300都可以加DAC,我認為整DAC 進綜擴會是趨勢,下一步就將網路也加上,像Moon ACE,Rotel RA-1592這類的機子,基本上就是一台主機加2個喇叭,就能有不錯的聲音。這樣也是無線,只是無線是手機到音響主機這段是無線,這樣比較合理,音質也不太會減損太多,但是喇叭和主機間用無線就會創造更多問題,光是我這個半外行的消費者,都能列出好幾個。
1. 佈電力線,喇叭放左右,但一般差座不會左右都有,環繞在天花板上,光拉電線就不容易了,專線就不用想了,而且安全性也有問題,因為即使音響關掉,電線還是通電的。
2. 喇叭的設計,中大型的還好一點,書架式的內部空間不大,要塞擴大機進去,音質好的A類或AB類就別想了,只能塞D類的,而且只能用交換式電源,線性的也別想了,不過這部分有優點,因為是單體直驅,動態會好一些。
3. 價格,以Dynaudio 的定價,這些無線的其實不算便宜,像Focus600要1萬歐元,相對應的被動Focus 340只要5000歐元,這5000歐可以買相當有水準的綜擴了。另外我對那個發射器很有意見,對花1萬歐元買喇叭的人,那個發射器有點廉價感,怎麼看都不像這個等級的配件。
我在想,這會不會像3D電視或弧型電視一樣,剛開始很酷炫,過幾年大家發現好像不符合使用者需求,就退燒了。
聽過這些大廠貴森森的主動喇叭後
我覺得這才是想被音響玩的人在買的
一樣價位跟被動差多了

Antus wrote:
以使用者的角度來看,要怎樣建制系統的未來性最好? 一般人播音樂需求,無非是Airplay, NAS, 網路串流或實體CD,越來越多廠商會將DAC,網路,前後級整合進綜擴,像Moon, Hegel,Esoteric 等等,連高階的gryphon 的新Diablo 300都可以加DAC,我認為整DAC 進綜擴會是趨勢,下一步就將網路也加上,像Moon ACE,Rotel RA-1592這類的機子,基本上就是一台主機加2個喇叭,就能有不錯的聲音。這樣也是無線,只是無線是手機到音響主機這段是無線,這樣比較合理,音質也不太會減損太多,但是喇叭和主機間用無線就會創造更多問題,光是我這個半外行的消費者,都能列出好幾個。
1. 佈電力線,喇叭放左右,但一般差座不會左右都有,環繞在天花板上,光拉電線就不容易了,專線就不用想了,而且安全性也有問題,因為即使音響關掉,電線還是通電的。
2. 喇叭的設計,中大型的還好一點,書架式的內部空間不大,要塞擴大機進去,音質好的A類或AB類就別想了,只能塞D類的,而且只能用交換式電源,線性的也別想了,不過這部分有優點,因為是單體直驅,動態會好一些。
3. 價格,以Dynaudio 的定價,這些無線的其實不算便宜,像Focus600要1萬歐元,相對應的被動Focus 340只要5000歐元,這5000歐可以買相當有水準的綜擴了。另外我對那個發射器很有意見,對花1萬歐元買喇叭的人,那個發射器有點廉價感,怎麼看都不像這個等級的配件。
我在想,這會不會像3D電視或弧型電視一樣,剛開始很酷炫,過幾年大家發現好像不符合使用者需求,就退燒了。


就FocusXD系列而言,發射器並非標準配備是要另外購買,而且使用發射器會有96kHz/24bit的限制
原廠建議以數位同軸連接訊源及喇叭可以到196kHz/24bit...
在同一訊源的情形下
被動Focus 340上至少還需要DAC及綜擴,更別說Focus600XD每顆單體配1台150的D類擴大器,一對喇叭8顆單體,總共1200瓦
5000歐要配到同等水準畢竟是有其難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