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開箱】REGA RP1 英國國旗特別版 黑膠唱盤與Nat King Cole

小弟薪水微薄沒有太多走錯路的本錢,所以音響這條路上要比別人更了解自己的需求而做更多的功課,當下決定的那霎那沒有後悔的餘地~~因為我每一個決定都是一兩年生吃儉用的積蓄,當然最後買進來的也都是我的的最愛~~最符合我的正確決定,如履薄冰是我形容小弟自己這樣的一個受薪階級在台灣這樣的音響環境所一路走來的心境.....

對了~~~一直忘了跟您說,您的REGA RP1好美,聲音一定很棒~~恭喜您囉


Eric Lin0928 wrote:
熊大挑的這兩台都算...(恕刪)

Eric Lin0928 wrote:
我們必須認清也不得不承認台灣的市場很小,但反觀新加坡不管是人口還是土地都比我們小很多很多,但他們卻可以把市場做到極大化,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像台灣有這麼多的政客,沒有像台灣這麼極端的藍綠情節,所以他們可以為人民的未來做最妥切的規劃,不用像台灣因為政治理念而把自己封死在島內,弱國已經無外交了,又為了政治而畫了一個南向的大餅,殊不知東協各國會看到台灣的新南向政策,還是爭相搶著分食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的市場?在回過頭來看面對幾近窒息的台灣音樂市場,政府到底做了什麼?一天到晚在喊文創,可黑膠不就是另類文創的象徵嗎?但又沒看到政府乃至文化部有甚麼作為?大概是他們也覺得這市場太小了,所以就眼不見為淨了吧!不喜歡在這裡談政治卻還是落落長的寫了一大串,都是熊大害的,因為你的話讓我很有感。


此言差矣!我想你大概對新加坡跟東南亞了解不夠吧!!

新加坡的市場大是因為他幾乎在經濟上把旁邊的馬來西亞當作殖民地再用了

而馬來又能直通去整個東南亞!所以他的市場可以做得很大

新加坡跟馬來西亞對政局不滿跟遭受歧視的人遠比台灣多太多了!

他也不是為人民作良好的規劃~而是所有個國民都必須依照他們給的路走

另外就是~我不覺得台灣音樂市場幾近窒息跟政府有甚麼關係?

明明就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你看看寫歌的人收的版稅多少??拜託別牽拖到政府了!

另外就是黑膠的話其實可以多多利用國外的網站

AMAZON,MONDO之類的購物網站都可以使用!不少社團也會發起代購~我覺得這樣買舒服多了
SANSUI AU-20000/TU-9900 SonusFaber HomeConcertino
tkdiven wrote:
此言差矣!我想你大概...(恕刪)


首先,謝謝米蟲大提供的新加坡個經觀點,並感謝您的黑膠網購建議,我會去Amazon看看有沒有好貨可掃。謝謝!

其次,先聲明我說的都是個人觀點,並非要來引戰,同時以不想讓這塊純粹的音樂聖地成為流於口水論戰的是非之地。畢竟每個人的觀點角度都不同,不能全然的一以貫之,只是小弟在此之前曾有幸任職於亂源之一的媒體,擔任過金融、基金等財經主編,對於全球總經、個經的資訊相較一般人要來的多,所以才會提出個人觀點,今天就站在一個老百姓受薪階級的員工來說,請問這幾年大家的日子有比較好過了嗎?薪水有增多了嗎?日子有比較快樂一點嗎?帶小孩出門有比較安心、放心一點了嗎?相信答案全都是否定的,那請問是誰要負責?政府?人民?政客?誰當家?誰負責不是嗎?政策是當家的人要有遠見做好規劃不是嗎?新加坡厲害,所以能把馬來西亞當腹地,就算兩地有齟唔,但經濟搞好了人民也就相安無事,反觀現在,國內經濟有好轉嗎?PMI、GDP等國內數據有上升嗎?難道這不是一個千杯、謙卑再千杯且最會溝通的大有為政府該承擔起來的責任嗎?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所以小九誤國8年比阿扁貪的結果還慘,但接下來的3年只怕會更甚於小九,閉關自守固步自封,未來能走去哪?新南向只是口號,喊爽的!相較對岸的一帶一路可以為東協國家帶來基礎經濟建設,帶動經濟發展,亞投行更是東協13國的金援來源,試問我們拿甚麼去打這場經濟仗?連台塑越南鋼廠都可以被越南政府勒索150億(5億美金),王文淵還差點回不來(若沒繳贖金),而政府呢?第一時間打自家的落水狗給越南政府看,試問再越南設廠的台商跟未來有計畫新南向的台商會怎麼想?當然有本事的、有關係的早都在東協立下基礎打好根基,只是他們靠的不是政府不是政策,是台商自己的努力。

最後,再次重申非引戰,只是個人觀點抒發,我也接受不同人的不同觀點,但請不要在本樓續戰,因為這裡只是一個欣賞音樂、分享音樂的樂園,不是政治口水集散地。謝謝!

Eric Lin0928 wrote:
熊大挑的這兩台都算...
類比大,
謝謝,我會找時間去合友、佳佳等幾家看看可不可以挖到寶!當然這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恕刪)


動作要快哟!
前一陣子和合友的老闆娘聊天
她說最近一年幾乎每個禮拜都有觀光客來
買早期華語流行黑膠唱片的人很多
有對岸及東南亞觀光客
不少人是一箱一箱黑膠唱片打包帶走
害她現在都捨不得賣了

全世界15億華人如果有1%的人玩黑膠
就有1千5百萬人
這些人都知道要買早期華語流行黑膠唱片(頭版)
就要到台灣來買
台灣80~90年代知名歌手的黑膠唱片都快被買光了!

Analog.P wrote:
動作要快哟!前一陣...(恕刪)


所以,這又是另類茅台酒市場的延伸,黑膠市場!

懂了!ˋ這兩天去看看還有沒有好貨!
好啦~點到為止就好,這議題不會有結論~~~最後樓歪了不值得,說說小弟自己的作法,我們夫妻不生小孩 重心放在過好自己與老婆的兩人生活,繳房貸、繳稅金、辛苦的工作領個死薪水存一點錢,省吃儉用存點閒錢玩個音響讓兩夫妻在家生活多點閒情雅致,家們外的事...小老百姓改變不了就別看吧!!幾千年來政治環境朝起朝落.....靜等大局到來!!

撇開商業陰謀論~~~就當下LP文藝復興對於整體音響市場來說倒也是個契機,只看台灣當局懂不懂降低關稅讓整體的音樂、音響市場可以帶動整體台灣的歌曲創作與唱片的另一個春天,話說小弟同事最近的房屋也快好了~~他6月也要出國去日本,我把Eric Lin0928大當初那篇出國大搬家的開箱文給他看.....他也想如法泡製的去日本大搬家電,與其給台灣這些廠商獅子大開口不如去日本搬就好...所以Eric Lin0928大您之前那篇文還真是激勵了不少音響新手



Eric Lin0928 wrote:
首先,謝謝米蟲大提...(恕刪)

Analog.P wrote:
動作要快哟!前一陣...(恕刪)


覺得還好
和友賣的那些早期黑膠應該是工廠剩下的
其實我不知道貨源來自哪裡
幾年前他們進了一批
尤其黃鶯鷹的EMI早期英文專輯
那時候剛出來一片120-150
買了幾片
原以為是新版的
結果發現右上角都會有一個洞
小時候也買過二手黑膠
的確右上角都會有一個洞

前陣子再去和友看
那些黑膠都漲價了
我不知道那些早期歌手是否在對岸有名
也許是老闆娘說說的吧

看看現在那些所謂限量版的台灣香港歌手的黑膠
一片動輒1800-2200
真的覺得台灣人的錢真好轉
聽黑膠好像變成一種蛋塔式的流行文化
可是對我而言
聽黑膠是一種兒少時懷念的感覺
尤其是當唱針下去的那一個波波聲

現在家裡還保有一些如潘越雲江鈴陶大偉蘇芮陳淑樺黃鶯鶯的黑膠
很多都被老媽十幾年前丟光光了
真是可惜

現在到和友或誠品二手黑膠
看到那些價格真的都下不了手
zuzu wrote:
覺得還好和友賣的那...(恕刪)


騙趕流行的年輕人吧...

早期黑膠有分版本,進口版應該是跟現在的一樣貴,因為很多人買不起,有些唱片行找會做b版黑膠的廠商來做,價格更低,唱片行也能賺錢。b版比較沒價值,有價值的還是當初進口版那些,純歐、美、日版的。

zuzu wrote:
覺得還好和友賣的那...(恕刪)


唱片封套上有打孔的唱片,通常原因有下:
1. 提供給電台等等的行銷用非賣宣傳品。
2. 唱片公司清庫存的特賣品,打洞為了和正常品區隔。

從小聽黑膠唱片和錄音帶(匣式、卡式都有)長大的。
年輕時(30年前吧?),CD 唱機和唱片的價格開始掉到一般家庭可以負擔,聽到 CD 無雜音乾淨的聲音,就不再買黑膠唱片了。
後來嫌一堆黑膠唱片佔空間還會發霉,索性把家裡唱片丟光了,真的是丟垃圾車,因為20幾年前要賣也不值幾個錢。
我很低調,所有好幾銘鏡在我手裡都看不出好在那兒...
Loompster wrote:
騙趕流行的年輕人吧...(恕刪)


真的
以前年輕時候買了閃舞的原聲帶黑膠
那時候是台灣地下B版的
結果在去年還前年在誠品二手黑膠買到美國進口版
真的聲音細緻度還有重低音好太多了
整個都亮起來

手中還有一張張艾嘉的忙與盲
而且是第一版本
(因為歌詞有提到床而被當時的新聞局禁播
後來改了歌詞才又重出)
感覺這張專輯真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串接歌曲時
不管是走路的聲音
中華商場火車聲跟西門町熱鬧的聲音
答錄機
錄的都滿生動的,很像你就在現場
是很難得的一張黑膠

還有陶大偉跟孫越的歡樂歌
也是錄音錄的很棒

雖說這些在現在或當時的國外看來是很普通的事
但可以看得出來當時國內製作唱片的用心
很高興自己現在還可以透過黑膠享受到這些美麗的聲音

其實很多其他的黑膠也是被南部的老媽在20多年前都丟光光
後來也是接觸到CD
還有後來的MD
家裡還有2-300片的MD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