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blu ray audio 比cd 好聽嗎?

買Decca古典BD audio要小心,因為非常挑機。我曾買了一張夏伊指揮的布垃姆斯交響樂曲全集,結果我手邊三台BD機都無法讀,我電腦的BD碟也無法讀,後來找一位朋友的電腦終於可讀,才把裏頭的音樂檔rip出來。

後來査一下網上討論,才發現Decca 許多BD audio都惡名召彰,極度挑機。所以我不會再買Decca古典 BD audio了!
我的擴大機是二手的YAMAHA AX1
這台已經十多年了
老闆賣我2萬5千元
剛開始我心中覺得有點被坑了
雖然它是當年的日本原裝進口旗艦機
但是已經出十多年了
理論上應該當廢鐵賣才對
不過我還是默默接受了

後來有一度改用新一點的YAMAHA AZ1
也是日本原裝進口旗艦機
但是音質就大不相同了
清晰度比較高
但是聲音厚實度差了一截

近幾年來的新機種雖然規格強很多
但是聲音厚實度更差了
比較之後我反而喜歡老舊的AX1
現在覺得2萬5一點都不貴
它真的值這個價!
光是重量27公斤就打死一堆新機種了
YAMAHA 3070要價六萬多
規格也不錯
但是重量不到二十公斤
用料差多少可想而知
雖然音質不是秤斤賣的
但是重量足夠更能期待出好聲呀!
即使只是一般的CD
不同的藍光機表現也大不同喔
同樣都是跑數位同軸輸出
有些細節真的只有高檔的藍光機才出得來
聲音厚實度也差很多
若是沒有差別
一台五萬多的藍光機誰要買?
藍光播放的讀取頭理論上是比cd好,但聽音樂在低價藍光機確實比較差,可能跟制震(爬文有人用墊材等會改善)用料等有關,前面idw大的聯結就是用sonys1500改電供,加hdmi盒,換發燒線等,而得到不錯的聲音,調整後不輸hi end等級。

Deca blu ray audio 挑機,oppo號稱不挑片,不知M大有沒有用105試過?



s2265 wrote:
即使只是一般的CD不...(恕刪)
CD讀取我相信高檔機種有差,
但假如先把cd轉成iso檔再透過藍光播放機數位輸出給同一擴大機,最後的聲音是一樣的。好比我們用很貴的電腦與便宜的打開同一個數位檔案如word檔,細節是不會多不會少的。
Coffeestarter wrote:
Deca blu ray audio 挑機,oppo號稱不挑片,不知M大有沒有用105試過?


我能試的都試過了, Oppo 95, Sony S6500, Cambridge CXU, 全都不能讀. 前兩台BD機都是號稱不挑片的.

我的電腦是Samsung BD機, 還有PS3, 也都不行. 我可以確定不是瑕疵片,因為網上討論很多, Decca BD Audio的問題很大!

我朋友的電腦BD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好像是Plextor,可以讀.

話說Oppo 95雖然很舊了,但音質還是很棒,所以我到現在一直沒有動力想換機!
光明之學 wrote:
CD讀取我相信高檔機種有差,
但假如先把cd轉成iso檔再透過藍光播放機數位輸出給同一擴大機,最後的聲音是一樣的。好比我們用很貴的電腦與便宜的打開同一個數位檔案如word檔,細節是不會多不會少的。

其實我挺好奇這點的.
因為很多人說, 不同的CD rip程式, rip出來的音質有差別.

按照這個理論, 用什麼機器讀取CD, 用什麼線材傳輸, 用什麼軟體rip, 出來的iso還是有點差別的吧?
將音樂CD拷貝成CDR, 撥放出來的聲音會不會有差別?

基本上我是相信有差的, 不過沒花時間去驗証過.

有沒有人測試過, 從CD rip音樂檔, 同曲子連續2次, 然後做檔案比較, 這2個檔案會不會一樣?
CD audio跟 data cd不同,音樂光碟本身糾錯能力有限(不是沒有不是沒有不是沒有)
超過糾錯機器就循序讀取後面的訊號,這個就丟失了。
因此在rip音樂光碟,循序讀取可能每次不會一樣。這跟「資料檔案」不同。
但音樂訊號丟失率只要不大,人耳是難以察覺。
而現在的rip軟體有些都加入反覆讀取比對,來確認丟失很少或沒有。
所以rip出來有點不一樣是對的(但不絕對),但會到聽起來不一樣,除非rip的軟體很爛,光碟讀取太差。

rip出來的iso或音軌是資料檔案,用USB,mail,網路傳遞哪裡都可保證檔案完整不變。
就像一張圖片,在網路上瘋傳不管好幾萬次,大家都可以拿到一模一樣的檔。


上面說的沒錯,但我建議用”clone”軟體,將音樂光碟轉成iso,是直接bit對bit將其中0與1完整複製,因此一個01都不會少讀。

讀好了後,再購買能播放iso檔
的機器(不用太好),傳輸完整數位音訊給dac,amp與喇叭(買好一點),這樣完全不失真。

Coffeestarter wrote:
可以請問pariah 大是用什麼器材讀藍光,接dac及擴大機,謝謝...(恕刪)



身為一個具備高階音樂戲劇藝術鑑賞力及絕佳聽感之頂尖古典樂迷 當然選擇旗艦藍光系統 OPPO UDP-205 搭配專業正統古典歌劇曲目 電視機的部分因為空間不大 加上一般欣賞歌劇主要著重在音質而非畫面 所以選擇43吋的三星4K UHD液晶電視SAMSUNG UA43MU6100WXZW 耳機的部分則是 Sennheiser HD800 兩聲道系統則尚在規劃中





另外印象中 我可能是最早在01或其他古典音樂論壇就推古典藍光片的 經驗相對也是比較可靠的 原因在於藍光收錄大動態音訊極具優勢 相當適合大編制管弦樂合唱作品 例如馬勒《第八號交響曲》這類 原因我之前也有分析過 藍光音訊在大動態下失真較低 且還能保持其聲音細節的清晰度

舉例來講 像本作中最著名的 "Accende lumen sensibus" 這一段 一般的錄音在操作上 合唱人聲都必須退到後方 並加大壓縮以免失真擴大 因為錄音設備再好 也收錄不了如此龐大又眾多的音訊 就好比一個罐頭的容量總有限制 而藍光的優勢在於可以保留較多資訊又能兼顧其現場的活生感 且這套唱片同場錄音是SACD+BD版本 我兩邊比較過確實在音質上還是藍光較好

不過因為在台灣 多聲道系統 藍光視訊畫質等相關影音系統的討論 主要還是掌控在「精研視務所體系」 但去看他們這些人的文章就知道 一個網站這麼大 成立這麼多年 真的沒看過一篇在討論古典音樂的 唯一一個影片分享區 點進去看竟然全部都是K-pop女團相關電視節目影片 身為台灣最具規模的多聲道家庭劇院影音網站 搞到最後就是在比誰家電視大台 投影機畫質好 然後再拿來看這些K-pop女團漂亮小女生 我是覺得層次也太low了 不是說不能看 只是比例原則 畢竟古典相關藍光也不只推出一兩年了 多少也沾一些還是比較好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