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o1388 wrote:
多聲道中擬用什麼其他聲道來搭配PMC?如求一致性恐怕所費不貲,如在價格妥協聲音落差會很大
原本多聲道是MK-M7,買了PMC後,把原本在左右聲道的兩顆M7移到環繞的位置去
聲音確實有落差,不過我們很少在家看電影,所以就算了
真要計較的話,即使是現在的PMC twenty5 24也不夠,空間更是完全不及格
想弄出一個理想的家庭劇院,花費很巨大,乾脆放棄
lingo1388 wrote:兩聲道裡,那有人用環擴前級取代綜擴前級?更何況兩者還有一點級距,您聲音問題多半是環擴帶來的特性所致
我本來也覺得「那有人用環擴前級取代綜擴前級?」,但可能我耳朵有問題,覺得環擴當前級的聲音就是比較OK
剛好我最近開始接觸REW,昨天第一次在家進行測試,測出來的圖表有看沒有懂,不過在比較"僅用綜擴"及"環擴+綜擴"的頻率響應圖時,兩者主要的差別,綜擴在7000Hz以上比"環擴+綜擴"平緩,但40Hz有大波峰,應該是駐波,我想是綜擴的高、低頻都比"環擴+綜擴"好,但"環擴+綜擴"的40Hz因為音量較小,反而降低了40Hz的駐波

比較猝發響應圖時,綜擴和"環擴+綜擴"都有幾根突起,但綜擴有幾根突起看起來比較怪,不知道是不是造成聽感較糊的原因,若是的話,或許可以這樣解釋:綜擴的整體素質確實比"環擴+綜擴"好,但由於空間太差、擺位不夠準,所以相位失真較大,而環擴有phase control,降低了相位失真,讓環擴聽起來較清晰(開外掛做弊啦!),實在不是綜擴本身的問題,若調整擺位、進行空間處理或加上DRC機器,或許可以改善綜擴聽感較糊的情形。
總之我還在摸索中,也不是非得把綜擴換掉,但要如何改善呢?實在傷腦筋
綜擴:

環擴+綜擴:

lingo1388 wrote:第三,您要的「重視的是三頻均衡、動態要大、暫態反應要快。。。」PMC線性傳輸(就是聲音反射啦!說的很專業大家聽不懂)好像無法全部符合(打字很累,不多打了)
使用環擴+綜擴的話,PMC twenty5 24是有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
twenty5系列採用了一些新方式來改善傳輸線式較慢的問題,我想喇叭是OK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