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0630 wrote:
借這棟舊樓請教一個問(恕刪)
類比輸出至有內建DAC的主動式喇叭時,除了前面ju大提到有過ADC進DSP處理訊號的情形以外,原則上大部份應該都是bypass到放大線路直接發聲。
但因絕大多數主動式喇叭出於體積、散熱跟電力考量,內建的擴大線路都是D類,即使類比訊號直接bypass到放大線路發聲,還是會訊號數位取樣過PWM放大處理。因此,除非是少數內建AB類放大的主動式喇叭,否則嚴格上來講也不是完全沒有數位轉換。
至於二次解碼跟升級usb dac或音效卡有沒有意義,其實是完全不相干的問題。即使類比訊號進了主動式喇叭還會經過DSP或是D類擴大數位取樣,也不代表升級usb dac或音效卡沒意義。音響這種東西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你用爛的訊源輸入,不管主動式喇叭裡面是走純類比放大還是過DSP處理及D類放大數位取樣,出來的聲音還是一樣爛。DSP跟數位取樣不是什麼鬼斧神工的神兵利器,能做到音質不劣化就已經該偷笑了,爛類比訊源輸入即使經過數位處理也不可能化腐朽為神奇憑空跑出好聲音來;只有升級usb dac或音效卡確保高品質的類比輸入,搭配上稱職的主動式喇叭(不管走類比或數位都一樣),才有可能保障最後輸出優良的音質。
基本上可以把主動喇叭看成是"內建綜合擴大機的喇叭"
那綜合擴大機裡面就是會有
1.DAC解碼
2.前級跟調整音量
3.驅動喇叭的推力
綜合擴大機的這3個功能可以任意取用
你要用更高級的DAC去取代1的功能完全沒問題
綜擴就是維持他自己2.3的功用
所以,你要用一個更好的DAC代替主動喇叭裡面的DAC當然沒問題
(當然前提你的DAC要夠好,你不能隨便找一個大陸製幾千塊的DAC去接LS50 Wireless,然後說DAC沒屁用底噪大聲音差~~)
我就是年輕不懂事買前級買成DAC,所以現在是電腦=>USB=> DAC => RCA => 綜擴 => RCA => 後級 =>喇叭
綜擴就剩下當作前級跟調整音量的功能XDD
你說有沒有差,我自己交叉比對之下拿掉DA或者是厚級,聲音是完全不一樣的,當然好不好聽就看自己喜歡了
leo90227 wrote:
我自己的理解是基本上(恕刪)
音響在討論的部分
﹙1﹚DAC - ﹙2﹚前級 - ﹙3﹚後級 - ﹙4﹚喇叭
》﹙1﹚+﹙2﹚=DAC 前級
》﹙2﹚+﹙3﹚=綜合擴大機
》﹙3﹚+﹙4﹚=主動喇叭
》﹙1﹚+﹙3﹚+﹙4﹚=無線喇叭﹙未經轉換的無線數位訊號進到主動喇叭,目前無法發聲,所以DAC是非自願的被加進來﹚
⁂ DAC本只是小小一片 數位/類比 轉換電路板,為求更好賣相,加入一些功能整修外型,如加入和電腦USB連接稱USB DAC,加入耳機擴大機稱耳擴 DAC,甚至加入前級、唱放…
⁂ 前級功能不僅音量控制,還有訊源輸入切換﹙這非常重要,不然想聽什麼只能插拔接頭﹚,各訊源設計迥異,阻抗、電平…不一,直入後級的話音量大小懸殊,輕則嚇死人重則燒壞喇叭,必須做適度調整及修飾﹙所以會有音色改變問題﹚,還有在黑膠時代內建唱頭放大﹙RIAA﹚功能…
⁂ 音響近年來為肆應年輕人習慣,做很多變化及改變,現在大致是如此,未來…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