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yalai wrote:一個怕震動的轉盤跟...(恕刪) 這種等級的轉盤應該沒關係吧,反正也聽不出來其實這種東西小時候也有,一大台黑膠、卡匣(大小像錄影帶那種)、收音機三合一的,擴大機跟喇叭都做在一起。只是現在組合換了,概念不變,體積縮小。多功能事務機的意思。以前卡匣記得是長這樣的,插進去還有一節露在外面
HYM Seed黑膠一體機獎項 Awards :• 2017美國IDEA傑出工業設計獎• 2017義大利A‘Design award設計銅獎• 2018亞洲DFA最具影響力設計銀獎• 2018台灣金點設計獎台灣原創設計
別這麼說~ 樓上大大另一串的貼文說道"銷售數量已超過70萬台以上18~24歲的年輕人就購買了20萬台"依此推估~一部算兩萬好了,七十萬部金額是一百四十億早鳥預購打對折好了,至少七十億的銷售金額,而這台在2017年開始眾籌,怎會業績不好器材本質不差啦,不過業配手法...蔣月半子 wrote:前總統名言:一個便當吃不飽,有沒有考慮再買一個?各位猜猜同一種菜色會不會再炒第三次?是不是真的很缺業績呢?
Komii Toy Reviews wrote:多功能事務機的特色...(恕刪) 其實我覺得“雷射跟噴墨”這個說法不太對,雷射=輸出,噴墨=輸出,但是Seed只有一組喇叭,並不是兩組喇叭,他是輸入有兩種or三種(還有一組3.5mm音源線輸入)所以比較恰當的說法應該是掃瞄=黑膠,電腦列印=藍牙,喇叭聲音輸出=印出紙來以前需要一台複印機(單純影印用),一台列表機(給電腦列印用),需要兩台機器以前需要一台黑膠機+擴大機+喇叭,另外一台藍牙喇叭現在出了一台事務機可以包涵“複印+電腦列印”,但都是同一台機器印出紙來現在出了一台可以黑膠、也可以藍牙使用的智慧喇叭這才是你要比較多功能事務機的概念,他並不是雷射和噴墨做在一起而是把掃描、傳真、電腦列印做在一起一種多功能方便的事務機or音響
知名的YouTube頻道「Unbox Therapy」(訂閱人數1455萬)主持人劉易斯.希森特格(Lewis Hilsenteger)以「I've Never Seen A Speaker Like This...」作標題推薦HYM Seed這台一體機全球有1,362,881人次觀看有2.8萬人說喜歡主持人劉易斯.希森特格(Lewis Hilsenteger)可能不喜歡網友說這是廣告促銷影片是他覺得這台台灣設計的機器很新奇主動向HYM Seed公司要一台拍攝影片這也算台灣之光吧!
Analog.P wrote:這是個好問題~很多...(恕刪) 無意冒犯......只是我在想這些營收數據是否是實際的「利潤」;這種感覺就好像 Android 手機市占雖然 90% 但實際利潤卻只有 10% 一樣。再來就是這些數據只有講到「音樂」部分,可是音樂是要有「器材」才能使用的,如果把器材利潤也算進來的話不知道比例又會是如何XD
Dean Design wrote:無意冒犯........(恕刪) 歡迎一起討論,切磋交流~ 其實像黑膠音樂這樣幾乎是「死而復生」的例子是非常罕見的如果沒有很吸引人的特質應該是無法再起的~有人說是聲音好聽但這波「黑膠復興」29歲以下的年輕人是購買主力他們以前很少有機會聽到黑膠的聲音應該還有其他的特質吸引年輕人文青風?一種生活態度?許多以前聽過黑膠的愛樂人士認為現在的「黑膠復興」其實就是「黑膠復古」好像一般人的看法也是如此~不過看過下面這段影片後可能會完全顛覆一般人對所謂「黑膠復古」的看法
黑膠復興是一回事,黑膠藍牙爆漿撒尿牛丸是另一回事。現在的黑膠製作(從錄音到壓製的過程)技術好厲害,新的黑膠用非常普通的機器去播,如果系統本身的解析不是很高,除了些微的雜音之外,根本就跟數位的音源放出來的聲音沒有相差多少。什麼黑膠味其實根本聽不出來,反正從錄音到處理都是數位的,只是灌成黑膠的格式而已。雖然據說數位那一段也有很多工夫,不過總之錄音數位,編輯數位,後製工程全部都數位的,跟「傳統」黑膠根本就是兩回事。雖然如此,就這樣推論人們會喜歡多功能黑膠藍牙事務機,這太跳 tone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