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me one more day wrote:
想再問您個問題,Linn...(恕刪)
前面說過了,音響器材這東西,什麼樣的組合都有,天馬行空的說,很難言盡
首先,CD就我知道市售次系統有:轉盤、DAC(數類轉換)、時鐘(Jitter)、電源等部分,而各種搭配組合也都可能有,不同模組可以多重搭配,以我而言
ACCUPHASE(CD一體機)┬───────┬前級
CYRUS.........(CDT轉盤) ┴T+A(DAC) ┘
CD可以捨棄內建DAC,改入T+A(DAC);CDT也可以數位訊號輸出接到ACCUPHASE CD來播放,再次強調「什麼樣的組合都有」,當然Linn CD12屬包含上述所有的一體機,但如果為了某些(如升級)因素,是可以捨棄內部某些(如DAC)功能(這段文字可以忽略,如此說是與下列"合併"考量有關)
摒除枝節,您的音響系統回到前面說的(改幾個字,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黑膠唱機→唱頭放大器┐
├前级(連接埠+音量控制)→主動式喇叭
CD唱盤→ .DAC. ┘
整理一下現(即將)有什麼?
Linn LP12+Rega唱臂+Monster Cable Alpha-2 MC唱頭(唱機)+BRIK唱放,所以第一行沒問題;Linn CD12(內建DAC)所以第三行也沒問題,Peachtree Audio M24主動式喇叭,中間行後半段也OK!
非常清楚的缺少"中間行前半段(連接埠切換+音量控制)",因此,前級該是被選擇加入的項目。
因您器材應該都尚未入手,假設有某些考慮因素(如系統簡化等),某些部分是可以合併的,如我上面PO照的DAC,它包含了"DAC、唱頭放大器、連接埠切換+音量控制(前級)及耳機擴大機"(是不是體積小,省空間,操作方便,價格低),只是舉例讓您知道也可以如此選擇,罷了!
覺得一切取決於"預算",說過如有餘裕"主動式喇叭"應該提升些,誠如前面H大說"喇叭占全預算四成,擴大機、音源機器各二三成"不是絕對,但可以參考,因為音響系統聲音是採"最低標準",什麼意思?量化舉例:黑膠唱機+唱頭放大器80分,CDT+DAC85分,前级78分→主動式喇叭65分,您聽到聲音是65分!所以"器材維持同一水準"是必要列入的考量因素。
另,提醒思考「前級」選擇,除了聲音表現外,必須想到連接埠數與種類(所以從頭到尾都標明),有什麼樣的接頭才能接什麼樣的器材,有多少對輸入數才能接多少訊源,不是嗎?避免有"器材無處插"的窘境發生。
很怕「說的不知聽的糊塗」,可是不說又怕遺漏什麼,結論"做就對了"只要是市面流通的器材,不怕變孤兒,或許有了(什麼器材)做為基礎再來談論,會比較有具體建議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