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聲道喇叭+擴大機+線材+穩壓器搭配建議

如果這六十萬是樓主您的總預算,也確定至少幾年內換換症不會發作的話,那就是多聽,網友建議可參考,但終歸還是你的耳朵在收貨,先做功課看要買到哪種型號,然後請音響店配出你要的組合,大廠好處是脫手方便。可惜音響展剛過,不然那是一個好機會。

再來如果您的耳朵可以聽出聲音好在哪邊的話,我的建議是不要被預算給綁死,免得將來花更多錢,如果是玩票性質覺得有聲音有一套還可以的組合長期聽就算了,不然以您目前的預算,我會建議您買二手的喇叭25-30萬左右或是全新訂價60萬以上的喇叭,這樣以後你再換器材的時候,至少可以先不用考慮喇叭,因為要替換掉原來的可能要百萬以上了,這樣您最初花的六十萬就保留下來了,如果當初礙於預算去配一套看似平均的組合,最後往往都是全部賣掉,我的建議會跟樓上某樓建議一樣,喇叭先搞定,再來擴大機,訊源部份行有餘力再做,不然先將就著。
我推薦以下的組合,大約三十萬出頭,個人覺得聲音表現非常超值。

喇叭:Q Acoustics Concept 500
https://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1790

擴大機:T+A PA1000E
https://news.u-audio.com.tw/newsdetail.asp?newsid=7059

我自己是今年年初購入這對喇叭(CONCEPT 500 開箱文),但擴大機還是沿用舊的中階環擴,聲音就已經比以前好一大截了,最近去實際聽過這個組合後,就決定有機會一定要把這台兩聲道綜擴帶回家!

如果住台北的話,可以去中華路上的概念音響找曾先生試聽看看,如果聲音想要更好,現場也有MBL的擴大機可以搭配。
這是我原本的配置...
其實所有不管是電源線或連接的線材其實就是失真率而已....
為什麼我會說要把電弄好....
因為所有設備都是需要用電去供應....
用好的導電設備會讓你花錢會比較有感....
最有感的可能連你家都有可能因此省電.......

多比較, 聽一聽百萬以上、數百萬、上千萬的系統, 知道好音響系統的聲音好在哪裡後, 回來用60萬努力建構出好聲音的音響系統。當自己用60萬建構出如數百萬音響系統的好聲音時, 就會覺得自己的音響系統很讚, 也不會有換換病了。

60萬平均分配下去, 可以買到中階的音響系統; 缺點是當自己的聽力提升後, 會想換更好的設備, 可能要整套打掉重練, 多換幾次就進入人稱的「玩音響窮三代」的換換病錢坑。若是聰明的分配, 可以買到頂階的音響系統。

低階音響系統: 聲音聽起來有弱點(例如有箱音、聲音模糊、高音尖銳刺耳、低音生硬浮濫), 聲音動態像淺碟一樣, 動態變化的維度很有限。
中階音響系統: 聲音聽起來有優點(例如沒有箱音、聲音解析度高、低音寬鬆), 聲音動態不錯, 但動態變化的維度有一定的極限。
頂階音響系統: 聲音聽起來具備極佳的優點(例如動態極快、高中低音音場廣大、高音溫甜圓潤、中音豐美醇厚、低音下沉無極限), 聲音動態極佳, 動態變化的維度無極限感。

我現在的主要二聲道系統, 是頂階的B&W 805D3+McIntosh前後級擴大機, 每次在家聽都可以欣賞到頂階不可思議的天籟之音。到音響展跟數百萬的系統比較, 覺得互有優點, 自家的系統已經有音響展百萬以上音響的聲音品質。聽店家的一般音響、電影院的音響、週遭環境的音樂, 都可發覺這些設備的聲音動態維度不足。

以B&W 805D3+McIntosh前後級擴大機建構出來的系統為例, 整套系統的定價大概要到一百萬; 若是願意一步一步建構(例如先買頂階的喇叭, 配合較差的其他設備)或買二手品, 60萬還是建構得出頂階的音響系統。當然若願意花更多錢, 就更容易建構出頂階的音響系統了。

頂階音響系統的聲音, 可以發揮到最佳聲音動態維度, 超越一般人的維度素養, 所以聽頂階音響系統的聲音(感覺不到動態維度極限的聲音), 可以對身心靈(的維度)進行提升。
koblongata
人類感知性能的邊界的開發
bond_007 wrote:
多比較, 聽一聽百萬(恕刪)




放心
60萬花下去~只會永遠嫌不夠........
好還要更好~~~~~
不然為什麼人家說玩音響是個無底洞..........

我整套系統都是網路檢來的........
永遠在找....有沒有更便宜的.....好撿
天使五月花 wrote:
放心
60萬花下去~只會永遠嫌不夠........
好還要更好~~~~~
不然為什麼人家說玩音響是個無底洞..........


一次攻頂、有所取捨, 可以解決換換病和無底洞錢坑的問題。例如: 我家在集合住宅大樓、音響聆聽空間小, 攻頂的書架喇叭就足夠, 沒有再買落地喇叭的需求; 低音已夠多, 有時要調少低音(太多會擔心影響隔壁), 所以沒有加買重低音的需求。
koblongata
是啊,最近幫小女兒買了個Adam D3V監聽當她的電腦喇叭,結果自己居然玩了3個月,因爲小喇叭聲音很集中很清楚,拿來分辨訊源好壞真的蠻好用,而且就放在桌子上用真的就夠了,旁邊的落地喇叭直接被冷落
bond_007 wrote:
一次攻頂、有所取捨,(恕刪)


我也是從二聲道開始~
舊家透天只有我一個人住~~~升級 5.1 聲道
完全就是不會用......慢慢爬文....慢慢開始會用了

現在要用一套獨立電源給音響.....雖然喇叭不是很好......
但是拉個專線~拉個接地...我都是自己來..不是難事...可以省很多

我個人認為~重低音是靈魂~~~~是一定要的......裝的
bond_007 wrote:
多比較, 聽一聽百萬以上、數百萬、上千萬的系統, 知道好音響系統的聲音好在哪裡


其實這是非常好的建議,也常和友人及朋友的朋友說,如果不知該有多少預算,先抓個總數,然後在這預算的上下某個差距都實際聽看看,同樣的音樂片段試試,一來可以了解自己到底能否真的分辨價高價低的差異,再評斷該花到何種程度是你可以接受的.

通常從下往上聽都會覺得越高價越好,這很正常,但可能無法自己感受差距大小,這無妨,再從高價聽回低價就會有不同感受. 常聽且擁有高價音響的用家來評論較低價音響表現,大約都有個較明確而合理的說法,那些只有常聽或用有較低家音響的用家,程度即是如此要怎麼往上評價?怎麼建議?

但是去店家千萬別漏餡,店家若認定你預算後,通常不會再讓你聽高蠻多預算的系統,原因很簡單,怕很多人因預算考慮,合預算的不滿意,高價的滿意又沒這預算,結果就沒下訂,這生意就泡湯啦.
天使五月花 wrote:
放心60萬花下去~只(恕刪)
人的嘴和耳都很賤,嘗過好吃的,稍微不對味就吃不下口.耳朵聽過好聲的,稍微差一些就聽不下去.家裡音響器材除了DENON DCD-1520是全新從美國搬回來,其他全是二手的,和待修品.家裡的器材真要組起來都有四五套.但最終再怎麼聽就是那一兩套,不會再去比較,也不去音響展.器材喇叭都是又重又難搬動,十年來不曾再買了.要說二手買的都是僅有新價的30~40%左右,家裡的器材和二手CD算一算前後也花了二三十萬.
tt_koupe wrote:
店家若認定你預算後,通常不會再讓你聽高蠻多預算的系統,原因很簡單,怕很多人因預算考慮,合預算的不滿意,高價的滿意又沒這預算,結果就沒下訂,這生意就泡湯啦


tt_koupe大大的分享很符合實際市場現況, 很讚喲! 五分奉上請查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