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現在後cd時期,不要說像nuprime dac-9這類的機器,就連比較高階一點的綜擴也有設計成被動式前級;樓主的前級是傳統具電壓增益;所以若dac-9未經前級放大器,必然會有落差,如同lingo1388大所言樓主的系統有太多重疊,譬如cocktail x14也具備當被動式前級,這樣就有點浪費並可能會造成匹配上不盡理想,以上純作參考的。
feijan wrote:
現在的DAC輸出電壓...(恕刪)
cocktail x14(數位訊源) + nuprime dac 9 [僅作DAC(音量調至99階)]+Rotel 前級(用來控制音量)+後級,
已改善音量問題,惟下列二個問題仍無法解決:
1.不透過”平板”控制-- 聆聽cocktail x14內部硬碟音樂時, cocktail x14會固定音量為30(已設定音量為可變),
不可調整,僅能透過前級調大音量, 如音量忘了調小,切換聆聽CD時,音量過大
2.透過”平板”控制--聆聽cocktail x14內部硬碟音樂或tidal時,音量較 “不透過平板控制”小約20%,
前級音量還要再調大
ju5888 wrote:
cocktail x14
如我猜得沒錯的話,你X14訊源入DAC應該是透過數位訊號吧,比如光纖、同軸、USB等纜線吧,多數的機器在數位訊號階段是不能改變音量的(部分的機器可透過內部DSP晶片調整),改變音量大多是在類比階段進行的,講白話你X14設定音量可變的話,表示你的數位轉類比要在X14內部進行,而且設定後只調整X14的RCA OUT、內建喇叭端子的音量,但是一但用這著個端子,等於就是要廢掉你的DAC,我倒是覺得你不用太過在意,CD輸入與X14輸入音量差異的問題,其實當你的訊源多的時候,也會遇到這個問題(這也是前級存在的原因),每個廠家設備輸出的電平都會有差異,包含很多70~80年代的流行樂,明顯錄製的音量也比現在的音樂低10-20分貝(因為錄音的設備、觀念、規範所致),放到現在來聽也是要加點音量,聽起來的聲音才會跟現在新錄製的音樂(錄音時有數位壓縮器技術)音量一樣,所以勤勞點動動手轉前級吧。
備註:數位壓縮器
一種數位混音、錄音會用的技術,需要高速的運算晶片演算,當錄製的聲音源動態範圍很大的時候(最小音量與最大音量差異很大時),會造成一首曲子在溫和段落時很小聲,但是到了激昂段落時又太大聲,導致麥克風收音失敗(破音)或混音後總音量超過+6dB以上(多數都控制在0dB最多不超過+3dB),因此混音師會使用數位壓縮器技術,將音量過大的曲段聲音調小(僅調整過大的曲段,其他部分不變),如此全曲的音量就會比較均衡,但以前運算晶片沒有現在的強無法進行動態壓縮,所以為了不失真只能整體音量調小,避免失真或是破音。
MiPiace wrote:
一台 DAC,連 output...(恕刪)
DAC + 前級 + 後級的組合,對一個新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太難搞了。
你的nuprime dac-9 跟 X14 重覆了,x14 也有DAC.
X14 Line-out 的電平是 2V, 耳機輸出是 150mv
nuprime DAC-9 輸出電平不可考。
rotel 前級 輸入靈敏度也不知。
如果你用的是 rotel rc03, 那輸入靈敏度是 150mv, 輸出電平是 1v
natual audio 後級也不知那一個型號,輸入靈敏度也不知
這個一整串不知輸入靈敏度,輸出電平的dac, 前級,後級串在一起,應該是個災難吧。
我猜最好的組合應該是 cd-player + rotel前級 + NA後級
其他可能的組合
1. X14 耳機輸出 + rotel + NA , X14 固定最大音量,rotel 調大小聲
2. X14 Line-OUT + rotel + NA, X14 固定在一個適中的音量,rotel 調大小聲
3. X14 Line-out + NA, X14 調大小聲
4. X14 數位輸出 + DAC-9 + NA, X14 最大音量,dac9 調大小聲
5. X14 數位輸出 + DAC-9 + rotel + NA, X14 最大音量, dac9 固定在一個適中的音量,rotel 調大小聲
就以上幾組去找一個聲音比較好的。
你的設備組合,dac9 跟 x14 重復了,如果加了 dac9 聲音聽不到改善,dac9 就不要用了。
最後我建議如果要分 DAC, 前級,後級,那建議把預算拉高到20萬以上,越高越好。買高檔一點的機器。
如果只有幾萬元,建議還是 串流(或DAC) + 綜擴,或是音響大廠出的 串流(或DAC)擴大機一体機。
用一體機音質應該比你現在一些不知規格的機器串在一起好不少。省錢,省空間,省電,省堆坑。
另請教一個問題,如果X14當訊源,用光纖或同軸數位出,那解MQA功能是不是會失效,需另找DAC接訊號來解MQA?不好意思,新手搞不是很懂,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