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你也是用劇院環擴聽音樂嗎?

hillside wrote:
你去聽音樂會,
會聽到「樂器跟配樂會分別從後環繞、側環繞、後天空出現,人聲則會到處有」?


每次看到這種言論都覺得好笑

因為音樂會是要對一群人收費表演

如果有錢請5個樂團只對一人表演自然可以環繞了............

青菜蘿蔔各有喜好,多聲道放音樂會有種聲音在腦袋中出現的感覺~滿棒的
請餵食勿拍打一熊 wrote:
每次看到這種言論都覺(恕刪)


錄製的時候只有雙聲道....你用家庭劇院系統去強拆聲道出來
聲音定位會是錯的...

我有認識唱片老闆 確實他錄製的時候都是一個人聽
SebastianT wrote:
錄製的時候只有雙聲道(恕刪)


我不是讓環擴模擬,而是每個聲道都放一樣音樂
請餵食勿拍打一熊 wrote:
我不是讓環擴模擬,而(恕刪)


其實你說的沒錯

音響界有一個超越現實的名稱: 定位清楚....

其實這"效果"除了是音響系統的優越之外,其根本來源就是錄音和混音工程

會懷疑這句話的人,自己去音樂廳閉上眼睛就知道,就算你坐中間前三排,要分辨樂器聲音來源其實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可能只有指揮官的位子可以)

甚至尋常一點,路邊一堆人彈吉他,你拿去跟你用音響撥放吉他樂聲對比就好

去音樂廳你可以感受到的就是最原始的動態 (因為你家音響再好,你也不會神經病到開出那種音量)和寬闊且無所不在的音場

至於大家對音響講究的細膩、解析、定位、、、這在音樂演奏現場根本很難體會到(當然有可能是動態過大,讓人無法感受到那些細節)

這也是音響系統大家設計的兩大套路: 有工程師認為能重現現場的動態才是王道,有工程師認為能表現出錄音工程的細節才是王道

都沒有對或錯啦!! 喜歡就好
(或說,做到極致都很好....只是極致的動態比極致的細節難多了;如果要閉著眼睛聽到底是真實樂聲還是音響樂聲,我相信99%的人都會仰賴音場與動態....而非解析)
1000K wrote:
音響界有一個超越現實的名稱: 定位清楚....

其實這"效果"除了是音響系統的優越之外,其根本來源就是錄音和混音工程


1000K網兄您說的真是太好了,我給您+5分致敬,謝謝您的回覆。
Dolby Digital AC3 V.S. PCM
Monte920 wrote:
我現在二聲道的主力是McIntosh C2600前級, 也又為它買台Emotiva XPA-2 Gen3


可否有實驗過C2600 + XPA-7用2聲道輸出 vs C2600 + Emotiva XPA-2 Gen3
hillside wrote:
你去聽音樂會,
會聽到「樂器跟配樂會分別從後環繞、側環繞、後天空出現,人聲則會到處有」?



有些少數的教堂錄音有管弦樂與合唱在台前, 管風琴在側邊, 再加上另一組合唱是在教堂兩側的樓上唱出, 營造出有如天上的天使在上面唱詩的效果. 像那種錄音不管是SACD或BD Audio用上Dolby Atmos的環繞都很精彩!

不過絕大多數的古典音樂SACD或BD Audio要營造的環繞主要是交響樂廳(或歌劇院廳)的迴廊音效,而非特技音效. 交響樂團雖然是在前面的舞台,但迴廊音效其實是很明顯的(就像月亮光也會讓人曬黑的道理),因此SACD的發行只在古典音樂界特別多,其他流行樂反而不時興SACD的環繞音效.

下面這個網站有許多交響樂廳裡頭錄製環繞音響的學術文章探討,音響學很深,不是我能夠輕易了解的. 不過反正身為聆聽者,我只要坐在皇帝為好好的欣賞SACD或BD Audio表現的交響樂廳音效就很棒了!

https://www.ambiophonics.org/spatial3


這也是我不太去相信原來訊源只有二聲道,經過模擬後產生環繞的效果. 因為原生多音道的錄製是經過音響工程師複雜的多軌錄音過程完成的, 不是隨便電腦的模擬.
1000K wrote:
可否有實驗過C2600(恕刪)


有,我幾乎聽不出差別來. 我還沒買XPA-2之前,是用克難的方法,二聲道前級裝上XPA-7的XLR, 多聲道前級則是裝上XPA-7的RCA, 要聽哪一個, 後面有個小開關可以切換XLR或RCA的輸入選擇. 後來為了省麻煩,才再去買XPA-2來為C2600專用. 否則想省錢省空間,XPA-7就綽綽有餘了!
再次感謝各位的回覆,如果您有耐心地看完我的文章,那就更感心了,老實說連自已都有點"りしれ供さ小"的感覺,沒想到還是有網兄與我有同樣的共鳴。

坦白說,我沒想到AVR系統可以聽起來跟兩聲道系統這麼相似,7.2.4跟兩聲道可以有非常相近的聽感,能夠打破我"兩聲道聽音樂、多聲道看電影"的認知,如果單純是PCM進到AVR來做模擬,我覺得會比較不自然,但是若電腦先DSP成DD 5.1的AC-3再進到AVR來模擬11.1ch,可以感覺我像是在聽兩聲道系統的那種活生感。

反問自己既然兩顆喇叭就能做得到的聆聽美好,為何要搞剛成一套7.2.4的AVR系統來做同樣的事情,我想到的答覆是,我心中理想兩聲道系統所能播放的美聲,可能會受限不打擾到居室週遭人們的音量音壓,以及我的聆聽環境並不是理想中那種經過隔音吸音擴散反射的空間等等,因而失去了許多應有的音響性與音樂性,我考慮過若是砸下更多的預算來升級喇叭、前後級及訊源,我是否應該先升級聆聽空間達到一個音響室的境界,但我相信這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若是兩聲道系統是在理想的音響室環境中發揮它應有實力的話,那兩聲道音樂的播放效果是有如身歷其境的,既然如此,Dolby surround /DTS Neural:X/ ATMOS等等電影所追求身臨其境的音效不就是可以逆向去操作,使用AVR多聲道喇叭系統去模擬上述的理想音響室聆聽環境下兩聲道音樂更佳的表現,但不必真的要有一個實體音響室去營造吸音擴散後的表現,老實說連自已又有點"りしれ供さ小"的感覺了,這是我買環擴來聽音樂的目的與想法,得到的效果很滿意才與大家來閒聊這個話題。
Dolby Digital AC3 V.S. PCM
分享一下之前我轉貼的報導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5974901&p=4#76511130

多聲道聽音樂要一些條件
就是 全聲道均衡
以及 相位一致
方法有寫在該文章的 1、2、3 樓

參考閒聊 ~
最終還是大家玩得開心就好

聽多聲道訊號的音樂
或兩聲道訊號 extended mode
都很有意思
(但 extended mode 各家運算有差)

按照該文章的方法
看電影與聽音樂是可以一套就達成的
經過幾位長年以兩聲道聽人聲、古典樂、大編制的朋友
使用這個方法重新架設視聽設備
證實可達他們標準

歡迎來我這試聽,我在台南

=================

娛樂產品,有娛樂到最重要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