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續跑一週到半個月后,聲音大概就八九分熟化,
這時候才是你接下來日后聆聽的聲音
往好的方向走,不同頻段更均衡,不會有那個頻段特別強,那個頻段樂器人聲到后場變弱,
再來就是最頂聲音是朝越寬鬆但細節交待清楚,以及聽感覺得更自然,沒薄沒刺⋯,器件人形位置明確,
聽到的節奏力道飽滿及潤澤感
不好方向走,就是有些細節交待不清楚,有些頻段變弱聲被其它壓過去了
PS: 最近玩到Roon 串流,測試CD/無損/Tidal/Qobuz, 及網路有線/無線等交互比測,結論出好的聲音就是
更類比寬鬆自然,次差就是越數位粗顆粒聲,數位相位跑掉是聲音相較調整好的來的明顯矇
音響就是自己聽,自己調整,走過這些過程,才能貼近感受到討論區樂友分享設備心得
搞清楚電類比/數位差異原理,才不會花大錢在不該花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