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話

感謝網友送我一台企業級110V的交換器
裝上後考試都一百分
挖洗不良中年
Supra怕有點肥,建議找適當粗細的工業線,接中階的鍍金或純銅插頭
yngwiemore
收到,感謝不良大
老梗的話題,但還是再說一次,懂得就懂
線材不是玄學,是材料學
不同的材料導體,粗細比例,焊錫成分
都會影響電流經過,出來聲音的特性變化

其實你去改器材的內線,
電阻電容什麼一樣聲音會變化
但大多人的廠機沒辦法改裡面的東西
用線材調音最方便,也最多人用

再來有人說空間搞好就夠了,
這也不完全正確
空間處理好是基本,
或是空間就是個固定參數
當你空間固定了,器材固定了
線材就是拿做最後的修飾用的
當然你如果整體用的太偏(例如全銀)
那局部的線材修飾可能也拉不回來
那個yt看看就好
喇叭線測得出差異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高端擴大機賣的是音色調校被他說成只賣情緒價值
看到只能說: 好喔 你說得都對
FallenGundam wrote:
那個yt看看就好喇叭...(恕刪)

原來JBL、哈曼卡頓資深聲學工程師、AP高級經理、業界HIFI技術設計資深顧問、國際級資深技術類講師,收到過各種主流聲學音響公司邀請的t0級大師,說的話聽聽就好,真相總是那樣的殘酷。
ghleu
其實就學理上來講也不可能沒差。不同頻率在不同導體的阻抗與反應性本來就不相同,這絕對會影響到電波傳遞的。電波透過導體傳送後,頻率或者相位的變化對音色的影響是很大的。
ghleu
雖然目前我只是用便宜的設備,然後只換相對便宜的訊號線,但幾乎沒發生過換線聽不出差異的狀況。只有差異大小差別而已。但線材到了一定價位以上,能不能聽出差異應該又是另一個世界了,這點我就不置可否了。
Youtube上的美食專家說某間店的什麼菜很好吃,結果自己去吃了覺得很普通, 那是要相信美食專家,懷疑自己不懂品味,還是相信自己實吃的判斷?

網路資訊五花八門,各有立場及目的,不要被牽著鼻子走,自己多看多聽,實際體驗最實在。
還有個想法想請教前輩們,音質的好與壞、調音的時候本質到底是?
看了上面前輩們的說明,大致是利用設備裡的高檔的電子元件、線材達到最小的訊號損失、再加上各家設備與個人喜歡的音色去增減、再加多個位置揚聲器「模擬」真實音場。

那如果今天以不損失接近或補償成實際真實音色去調(不增加美化修飾調整),是否就是「好聲音本質的基準」?

例如早期百貨公司,賣琴的都會有一台自動彈奏的鋼琴,當初詢問改裝整台琴的報價10~20w;假設直接買一台放家聽,這不就是最真最準的音源,跟花了大筆錢設備還不一定能重現樂器真實音色! 所以這所謂的「真跟好」是否就是高檔設備玩家追求的呢??
yngwiemore
音色見仁見智,也是有人愛音染重的,實際現場聽也很驚艷啊,而我是比較喜歡較真實的音色,例如小提琴聲聽起來不要像電子小提琴即可,我不會賺牛角尖,認真要說每款器材音色都不同,那不就沒完沒了
>例如小提琴聲聽起來不要像電子小提琴即可

但每一牌每一款小提琴或鋼琴的音色都一樣嗎? 沒有調音師的音染?
宅男工程師
2024年慕特來台演奏, 就準備兩把史特拉瓜底琴. 一把偏沉穩厚重, 另一把清亮柔順. 依曲目風格換不同小提琴演出.
>用DSP去調音直接對應自己的口味。 還是用這樣數位補償只是不夠品味不夠上道

那用前級高低音調整 不也是一樣的手段 錄音師的偏好 又不一定符合用家個人的高低音比例喜好
宅男工程師
每人喜好不同, 所以親自試聽非常重要. 以我為例, 感覺 AQ 甜美華麗, McIntosh 溫暖厚重, Jeff Roland 清澈中性.
mbacc99 wrote:
>例如小提琴聲聽起來不要像電子小提琴即可

但每一牌每一款小提琴或鋼琴的音色都一樣嗎? 沒有調音師的音染?


這還是要去聽現場無麥克風演奏,聽久了有經驗然後自行判斷
線材能不能聽得出來, 那當然的

問題是你聽不聽的出來

你以為那些會花幾百萬, 幾千萬的用家的耳朵都長海草嗎?

其實, 音響系統不需要很高價位, 就可以分辨出線材的差異, 但確實, 影響聲音表現的差距, 還是以揚聲器改變最大, 訊號源與擴大機的差異次之, 線材的差距比較小

如果有人要跟你爭辯線材沒差的時候, 你就笑笑的回應就好的, 至少這些人是很坦承的承認他們的系統調校的還沒到位, 或者是耳朵還沒能分辨而已
bobobobo32000
簡單講就是增幅音源.高階音響都有(高中低強烈)特性,在這特性上增幅音感(也會減幅用),當然不爽也可改機內線比較有感,換套裝外線只是給不會DIY玩的燒友或增加視覺感用~耗貴金屬~證明用其財力玩法
FallenGundam
bobobobo32000 在討論的是能否改變聲音,不管音響系統癖性與否,你都無法否定線材確實能"改變聲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