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把原本配這音箱的 YAMAHA RX-E200 綜擴挖出來試,看規格 6 歐 50瓦 x 2 ,音箱 6 歐 60瓦~110瓦,音量在 9 點位置,用 6 樓網友 frank.michael.cheng 的方式測試,結果低音動了



而目前使用的 FosiAudio ZA3 的 D 類後級 6 歐 130瓦 x 2 ,音量要接近 12 點位置才看見震動



低音需要瞬間有足夠功率去推,ZA3 雖然參數大於音箱所需,但明顯低音不給力,這會是 D 類後級的通病嗎??
watson360 wrote:
昨晚我把原本配這音箱...(恕刪)


不一定,要實際插上功率計才知道真實輸出的功率是多少,擴大機的功率輸出不是線性,兩台擴大機設計的輸出曲線很明顯就不同,前者明顯就是轉一點就給足較高的功率,但繼續往後轉的提升幅度就不大,後者則是現在的主流,因為人耳對響度感知也不是線性,現在喇叭僅需要很低的功率就可以催出很大響度,但要再往上提升就要指數級增加,所以現代的擴大機都會設計成轉前面一半都只能動5~20%的功率,最後一半才是剩下的80%
watson360 wrote:
昨晚我把原本配這音箱...(恕刪)


這才是正常的狀況。低音單體有正常可見的震動伴隨低頻的輸出。
其實只要不到10瓦功率就可以辦到,跟兩台是D類/AB類無關,也跟最大輸出功率無關。

這樣交換測試問題自然還是與FosiAudio ZA3的設置或特性有關,或是這台擴大機本身有什麼問題,隔空抓藥說不準~~
Homepod變磚恢復 https://ppt.cc/fDAerx
小凡的凡凡
聲壓(Sound Pressure)Pa, 和功率(Sound Power) 瓦數...前者聲波振動引起的變化,後者聲源測量時間範圍的總能量...
frank.michael.cheng:所以現代的擴大機都會設計成轉前面一半都只能動5~20%的功率,最後一半才是剩下的80%

參考您的資訊,若基於後級出力前級調音下,所以廠商一般都建議後級轉到 12 點位置不要轉到底,5~20%的功率足夠一般使用不會鄰居來關心,然後用前級去控制音量嗎??


在聽感的音量恆定下,YAMAHA RX-E200 綜擴轉到 9 點位置,轉動過程的漸變量較緩,Fosi Audio ZA3 轉到 7~8 之間,轉動過程的漸變量較靈敏,基本是小碎步式微調,唯有低音測試震動時的音量需轉到 12 點位置。
watson360
訊源都有切換過就是沒聲音,也試過其中一台音量轉較大,另一台慢慢加大,也都沒聲音,所以您的綜擴上面有bypass開關嗎?
eclair_lave
有,最早買的時候還因為切換旋鈕跑到其他檔,接上去怎沒聲搞過烏龍[笑到噴淚][笑到噴淚][鬼]
watson360 wrote:
參考您的資訊,若基於...(恕刪)


沒有絕對,每家廠商設計也不同,不過一般家用其實不用擔心那麼多,除非是專業設備才需要考慮到機器的輸出性能來調整匹配,找個自己合適方便的調整方式即可,在家庭使用環境中人耳是根本聽不出那種差異的,家用環境所需功率都極小,失真度都是0.0x%而已,只有機器才量的出來

舉個例我電腦也是外接被動音響,理論上應該是電腦端前端要輸出100%音量bit-perfect,然後靠後級去調音量才能做到最佳音質,但我是後級調42(最高80),在電腦端鍵盤調音量40~100%,就不用為了調音量還要換遙控動後級方便多了
我的機器待機耗電60w左右,放音樂放到80~90db也才多不到10w,平常大概都平均75db音量在聽只耗不到5w,另一邊全景聲劇院開到爆棚(皇帝位分貝計119db)整個系統用大約200-240w,家用環境對功率的需求真的非常低,所以樓主不用擔心啦~喇叭沒壞方便聽得開心就好,不過樓主喜歡低音的話可以再加一顆主動式的低音炮,會爽很多

另外一些擴大機有時候會在低頻偷加EQ,不是說樓主這台有,只是說有些機器其實會偷加EQ給人一種飽滿有力的假象,實際上是低頻偷加了1~3db,尤其是廠商宣稱原汁原味的direct模式...
watson360
另一邊全景聲劇院開到爆棚(皇帝位分貝計119db)............應該不是自家吧~[大笑]
frank.michael.cheng
劇院是自家的,我有很多套系統。wasapi/asio獨佔輸出會繞過win kmixer原碼輸出那音量控制就沒用,我是懶而且會掛apo eq所以很少用獨佔
先謝謝各位這些天不斷分享資訊,讓我有正確的方式來判斷設備的問題,感謝大家幫忙

最初音箱低音問題延伸到 YAMAHA RX-E200 綜擴 & Fosi Audio ZA3 後級的測試,可先不論參數規格,在同音箱的表現上, YAMAHA RX-E200 綜擴雖然在同音量聽音下需多轉動一些位置,但低音的量感多且不虛,結構扎實有頓點,相對對高音部份有收斂且圓潤的作用,不會讓高音有毛刺感。

Fosi Audio ZA3 後級,可能因為瓦數大,因此微動增加就能得到足夠音量,但它有個問題,當音量從起始點六點位置增加出聲時,只有右音箱有明顯聲音,左音箱雖有但薄弱,需音量加大到一個程度後,兩邊聲音音量才會平衡。Fosi Audio ZA3 後級明顯需要更多的音量,才能讓低音明顯震動,但正常使用下的音量只能 7~8 點位置,不可能轉到 12 點位置,因此低音的效果與對高音的作用有較大的不足。

現在我把 ZA3 冬藏,把 ZD3 的 bypass 開啟,用 RCA 輸出到 YAMAHA RX-E200 綜擴,音箱也接到 YAMAHA RX-E200 綜擴輸出,CDX-E200 光碟播放機用光纖輸出到 ZD3,我想這是最終的聽音組合吧~???


更新:還在調整中......
watson360
即便 Bass 置中還是比 ZA3 有感,硬體設計的主觀性不同吧~所以 ZA3 有可接有源低音砲的機制。
frank.michael.cheng
任何一台擴大機都可以接主動低音炮,high level in即可,我很推薦樓主接一顆,然後bass置中用炮上面的LPF/音量去調,整個系統保證有質的飛躍,不用買貴的,台製幾千就有12吋,可列入升級清單
watson360 wrote:
需音量加大到一個程度後,兩邊聲音音量才會平衡


以前不少傳統擴大機的VR音量器,小音量常有偏音的現象,建議要開到九點鐘方向以上才是最佳工作區。

有些擴大機會針對這點採用特製高檔的音量器如Luxman或像Accuphase AAVA獨特的技術去避免或減少小音量偏音的問題。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7058128#90804461
watson360
「開到九點鐘方向以上........」哀~寧可得罪遠親也不要得罪近鄰
沒看懂

所以搞了一圈是喇叭沒問題,擴大機也沒問題,單純是樓主開太小聲?

每一台機器功率不同,VR也有A型(對數型)、B型(直線性,前面會大聲一點)。不一定轉在幾點鐘音量相同。

https://greatsound168.pixnet.net/blog/post/172363747
watson360
正常買音響要現場試聽比較前後級與音箱的適配性,但是這類低價入門 D 類不可能這樣,只能雲試聽與網評選購,所以是「錢」的問題~
eclair_lave
就跟樓上frank兄說的,有些AMP會作響度補正(或是能切)小音量時低頻自然有力,每個機種設計理念不一樣,更不用說是不同廠商,所以能試聽確認是否合需求是挺重要的,要是不行也就只能踩坑確認了
YAMAHA RX-E200 綜擴與 ZA3 的音樂測試連結,音樂開頭的低音,YAMAHA RX-E200 明顯扎實清楚,ZA3 過於強調清晰而銳化,間接影響低音而變得清脆,整個聽音易產生疲勞感而無法久聽。

YAMAHA RX-E200 綜擴的 bass 是居中沒有加強~


更新:因錄製方式問題,請參考樓下測試檔 (需戴耳機)
上一則錄音方式較不嚴謹也有雜音干擾,這次重新聲音定量、手機收音高度位置與角度固定,同起始與結束點。

我用耳機去聽,第一個是 YAMAHA RX-E200,它的低音完整有擴散感,第二個是 Fosi Audio ZA3, 它的低音有斷點有頭無尾,聽起來生硬。

感謝先前諸位的指教~謝謝~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PbA5XJZdVH0elVK0eGLJmsqJYZInMg_X?usp=sharing



修正:感謝 goldbingo 網友將音訊數據化,此錄音為新曲項+錄製方法修正後的版本,謝謝 goldbingo 的提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