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流 好聲的黃金方程式 (附接線圖)

ai_0301 wrote:
若升為 wav, 384 X4 = 1536 Kbps





1536 Kbps 破題了 !

改變取樣率有罩門
中高音部分,放些氣音 或可增加空間感,偽裝一下

低音部分,除了 double bass 增強, 它沒有尾韻 !
低音 不等於 高音,尾韻不可追加嗡嗡聲,booming sound 是音樂大忌
一旦低頻收尾無法延伸,在大系統前無法遁形
Lossy is lossy, 聽 bass 就知道了

Upsampling 戲碼 => 樂迷可留意低頻尾韻,它會破功.
除非有粉棒的低頻演算法

畢節望族後裔


YAMAHA 用家玩黃金方程式,潛力不小
A-S1100,2100,3000 綜擴系列,直攻歐美同價位機種
多聲道 AVR 更是 Yamaha 強項.

期待 YAMAHA 用家,切入黃金數位流

p.s
Best audiophile voices 似乎是樂迷標配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多聲道 AVR 更是 Yamaha 強項.
期待 YAMAHA 用家,切入黃金數位流




2015 Yamaha new CX-A5100 進入 64 bit DSP 時代
宅爸印象裡 2013 Krell Foundation 也啟用 64 bit DSP

日系 AVR 稍後 改款機應該都會跟進
OS : 64 bit 需要 28 奈米技術,中國等二,三線廠 28 奈米平價產能將釋出
DSP design house可由 40~45 奈米的 32 bit 轉進 28 奈米的 64 bit

數位流黃金方程式,數位端 越來越強悍 !
YAMAHA CX-A5100 + A-S 系列玩家,可體驗最新的黃金方程式

p.s
類比端 視每人口味,不限 YAMAHA 機種

類比前級的極致,可參考各家旗艦, 工藝共同點如下
1.純 A 類,分體式機箱,電源獨立,機箱材質,隔離極度考究
2.Dual mono,每聲道獨立環牛供電, 控制線路另有環牛供電
3.Over-engineering 電容設計,容量堪比後級 + 最短路徑 SMD 應用
4.若干廠牌強調完全零負回授 (包括局部)
5.頂尖 VR 規格,非一般數位衰減
6.全平衡
畢節望族後裔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yah302 兄 ...(恕刪)


新年快樂!

近十來天,一直忙活HIFI多聲道系統,也沒來看看,見諒。

看了一下,老外應該是用攝像機接話筒錄的?

手裡的錄音機是 TASCAM DR-100MKⅡ,素質還可以。等把多聲道系統搞定,錄幾段放上來先聽聽如何。

yah302 wrote:
手裡的錄音機是 TASCAM DR-100MKⅡ,素質還可以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做了一個完整的實驗

Multi-channel stereo 放聲
所有中置,環繞叭,低音盆 6.5", 7", 8" woofers 都無法重現主叭的頻譜

把重低音加進來....還是不行 !
SW 內建的 D 類放大器,可以補足 LF 頻段
和主聲道用的後級不同,細膩度有相當差距

以上均為小聲欣賞,55~60 dB,無音壓需求

供樂迷們參考

畢節望族後裔


初哥爬爬樂時期, 恰好爬到雜誌介紹音寶公司試聽間 (下圖)
前方斜頂造型天花板,崁入 Front height X2 (另可再崁入 Front wide X2)

斜頂中高音都可聚焦在皇帝位,隨即要求設計師照辦

音寶公司多一道巧思,理論+應用超讚,效果大勝 崁入平頂天花板
OS : 上方那對價錢可以買落地叭了


宅爸選用了 SA-30 Reference 吸頂叭,音色 match 主叭等級
OS : 買單時,原以為省料的 in-wall 最多萬元打死 ! 沒想到這對吸頂叭竟比書架叭還貴

幾年下來,搭配 Mains 前方音場效果極優, 一開聲就是教堂音

Atoms 增加的上方音場,不需用到這種級數 $.02

供雙棲樂迷參考
畢節望族後裔


分享給樂迷




ai_0301 wrote:
Youtube 是...(恕刪)
畢節望族後裔


網友提及 Room treatment

初哥期,百事待忙中 快爬各家說法俾對設計師下指導棋
OS : 成大建築系的設計師云,他有同行朋友專門做這塊,宅爸空間要做的話 $300 one 起跳

當下決定,自己賺更快

獨立視聽間大方向如下 美觀 & 擴散為主
1)天花板 : 假樑,或橫或縱 避免平面到底, 內部每 5 M 放吸音棉阻斷震波傳遞
前方參照音寶公司視聽間,做成斜頂,嵌入 Front Height
2)側牆 : 假柱外,另做些收納櫃 放模型車/BD/DVD/CD/books
假樑,假柱 第一反射音處都佈局

第一反射音處假柱用這種材質貼片,順便放超高音,設計師打光當裝飾品用


3)角落 : 天花板用美絲版,放角櫃,除濕機
4)背牆 : 吸收所有正面射來的能量,做成半開放式衣帽間,放冬季衣物,厚重大衣類
5)地板 : 妥協,拋光石英磚

MCACC & Audyssey 皆顯示 反射非常平滑,皇帝位駐波輕微

6)MCACC/Audyssey + PBK : Bass management
Room correcton On/Off 可以察覺 反射音,低頻 細微變化,仍有加分效果
一般居家客廳,妥協更多,難以如此規劃 => (6) 幫助會更大


歡迎樂迷分享 Room treatment 心得
畢節望族後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