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thinking wrote:
要怎樣讓音響好聽 個人覺得重要性如下
1. 擺位
2. Room Treatment
3. Room EQ
關於Room Treatment 其實原則上並不難 基本功就是角落的低頻駐波處理 (bass trap) 第一反射點處理 (absorption panel)
以及後牆處理 (absorption or diffusion depend on room) 如果講究一點 那天花板的反射點也可以處理一下
數位流 黃金方程式
以數字說話, $2500~3000 鎂 多聲道前級機種(含 DACs),數位能力已經一拜


超過 $3000 鎂 !?
用來提升類比水平,跨足到類比部分 ........ 是否形成重功 ?
戰略上 YAMAHA,Anthem,Pioneer,Onkyo(Integra),Denon....等劇院機,
選擇不強攻類比 while Marantz AV8802 則在試水溫

歐美 AVR 名機,避開日系地盤,拚高價類比小眾市場
畢竟兩聲道類比,不計成本,可以傳家用, 越貴越有人愛

一山比一山高, $10,000 鎂以上機種,比比皆是
Moore's law 數位進化不會停, 爆肝工程師在幹嘛 ? 追摩爾定律啊 !
多聲道前級仍會進化,需定時更新

e.g 64 bit DSP
畢節望族後裔
To 黃金方程式信徒, 數位部分 $2500 鎂 is good enough !
Anthem 新機討論開始了,宅爸摘要若干 重要數位元件規格
1.768 KHz/32 bit DACs(AK-4490EQ) on all models 果然強大 !

2.四核心 32 bit DSP on MRX-720/1120/AVM-60 ,
入門 MRX-520 也有三核 (等同 AV8801)

3.全系列支援 dual subs
4.頂級 AVM60 才有 XLRs
Anthem datasheet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網友提及 Room...(恕刪)
如果假柱那個反射點選用 Elac 這一類被動式超高音勢必要走明線,而且個人經驗超高音喇叭頗講究線材一定不會很容易解決!
如果走先埋塑膠水管浸油還是釣線的暗線工法,我怎麼想要從雙聲道擴大機的功率級用喇叭線並聯過去應該都難度更高!~~~
我建議不如加一些預算買 Acapella 那一顆主動式的離子超高音,這樣似乎更好!~~~
只要拉細細扁扁上好隔離網小線徑的單芯銀訊號線過去就好了,不用像傳統 Elac/Stella/Pioneer/Murata/Tannoy..etc 這些超高音需要非常好的純銀細蕊還是像 Nordost/Tara Labs 這種銀包銅 or 方芯銅/方芯銅鍍厚銀 這種速度飛快 + 高頻漂亮的喇叭線。
我細訊號線接好,可能找壓條沿著牆面貼過去就很漂亮啦。
只是不曉得, Acapalla 這離子超高音產量極小,好拿不好拿到而已了。...
PS.:若超高音的阻抗不小的話,建議買一台便宜的二手 300B 還是 2A3 這種高頻趨近完美無暇的單端直熱管機,用 bi-amp 去推動比較理想。我四隻 平均阻抗在 8 歐姆的 Stella Extremus,只用 KT-88 的推挽機(J C Verdier 275DE..) 推動的話。並聯擴大機跟主喇叭平均阻抗降到二歐姆輸出左右(還好 OPT 抽四歐姆的粗線圈抽頭。..),這低頻多一點的音樂訊號過來一定會燒變壓器..,如果超高音四顆串聯的話變成 16 歐姆,則前級音量 VR 開到油門到底了還是好像蚊子在唱歌,這一點不可不察!慎之!~
參酌!Good luck!~~~
寧與同好爭高下,勿與傻瓜論長短...
呵呵, 又見速成派,半百老頑童 花一年從 白癡 變 頗專業的雙棲玩家 (含聲學處理)
P&A HT
共同點
初哥 幾個月的時間,不足以認識類比領域
從國家隊下手,劇院套餐是現成的,挑等級就好,比較不會走冤枉路
HT 預算足以逼店家教授一些影音常識 vs 店家不愛理單買
e.g 宅爸單買 Elac 4pi.plus 2 (不便宜耶)可店家就冷冷的,不會多言

依據論壇討論,前輩建議 歸納大方向
最後融合自己的想法 $.02
畢節望族後裔
對岸雜誌編輯,摩羯兄 (那位有砲必拆的砲神) 對 Audyssey 的解釋, 參考 66F & 70F
Audyssey Reference vs Flat
唉,台灣小編 都沒有這種功力嗎 ?
言下之意
若閣下空間/系統 已有一定水準, Room EQ 如美女加個淡妝,美上加美 !
反之醜女, Room EQ = 重金整容,自行斟酌
畢節望族後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