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3/5A的愛好者,一起來討論、分享心得

kao_photo wrote:
這1964年的Marantz...(恕刪)

古董機因經典而流芳萬世,價格則一直在翹鬍子,不過受限於當時電子元件的科技,線路大部分是屬於簡潔的,只要有電路電子概念,再作功課,通常很快就摸清機況,也可以自己維護,不假手他人,只是要取得相同的元件,就必須要大費周章,像許多經典古董機均看得見的紙質電容,就算没被換掉;可能也剩下半條命;本來這種電容就不耐操,而很耐操的陶瓷電容,許多經典古董機卻用在交連和音調控制,好聲的碳精電阻溫度系數很糟糕;和好聲的硒整流子,故障時肉眼看不太出來;一定要用測量才抓的出來,這會造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問題出現,譬如全機都還維持原裝的元件,看到就很爽,其實臭蟲一堆!
附上馬7圖片與kao_photo大的圖片作比對,假若看出差異,表示還有慧根玩這古董機。
我沒興趣玩古董機和古董喇叭,太費心力,傳奇就讓它過去,當代就有很多很好的器材,我只是好奇為什麼這些器材能成為經典。
kao_photo wrote:
我沒興趣玩古董機和古(恕刪)
只能Google參閱前輩的分享文章,在電路馬7確實是經典,聲音部分大概要找相關店家親炙賞味最準,以現在的價格,若沒有典藏的動跡,個人覺得沒有什麼CP值可言。
lee-ting wrote:
要取得相同的元件,就必須要大費周章,像許多經典古董機均看得見的紙質電容,就算没被換掉;可能也剩下半條命;本來這種電容就不耐操,而很耐操的陶瓷電容,許多經典古董機卻用在交連和音調控制,好聲的碳精電阻溫度系數很糟糕;和好聲的硒整流子


lee-ting 真是高手,尤其是用在交連和音調部分. 這些本來想在這邊說,但可能有些擁有者會反彈而作罷.

訊號通路上的這些被動元件會影響聲音的質感,音色,有在diy或改機的都知道, 拿來做音色上的調整,像是不同廠牌的老管子有不同的表現.

這些紙質,油質電容老零件,十多年前就已經難尋了,的確有不少經典機器後來讓出來,拆開一看會讓你傻眼,一聽會讓你"耳目一新" ,本質還有,卻不太相同. 縱然是經典,我卻不想碰,一來價格真不簡單,二來是原先的內容嗎?
kao_photo wrote:
玩古董機和古董喇叭,太費心力,傳奇就讓它過去,當代就有很多很好的器材,我只是好奇為什麼這些器材能成為經典。

經典或者是傳奇就好像你品嚐3/5a舊裝的產品一樣! 只不過喇叭毛病比較少. 玩古董機如果自己懂維修或身旁沒有可靠的師父, 真的千萬不要碰. 我就是因為恐懼症身旁的師傅董維修的那一位已經失蹤了快十年, 所以價錢好就把七 +九出了 二手機狀況好的真的要懂得看尤其是真空管, 就算其他只有像老金那樣的二手機問題比較不多.
人生不留白, 如果有能力還是要嘗試一下哪些經典... no regrets
sam_san wrote:
人生不留白, 如果有能力還是要嘗試一下哪些經典... no regrets

我可以去你家聽一下就好了嗎?我人生就不會留白了.........hahaha....
sam_san
7 + 9 已經出了, 抱歉令你人生留白了...
tt_koupe wrote:
這些本來想在這邊說,但可能有些擁有者會反彈而作罷.

薑是老的辣!小弟需要向t大學習,需考慮直白的後果,受教了!
lee-ting 大,看得出來,這樓裡不少3/5a的資深用家,用家裡有資深玩家. 諸如 您lee-ting ,kao_photo,sam_san,superAC,...還有忘了(這樓蠻高的)都有不少相關的經驗,說真的比看論壇還過癮,當中可以擷取不少別人經驗和印證自己的心得.

3/5a 不必再多多美言,反正幾乎就是百搭,但是這音色的特質卻仍然存在,這音色特質也無法被其他喇叭任意取代.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感受,很正常,但是這看法待換環境後極可能就不同了.

我曾經仿製AB1的箱體,打算也DIY個AB1來試試,因為人懶,又沒買到B110單體,後來乾脆灌滿細砂,再貼上那時流行的樹根原木皮,總重單支大概20多公斤跑不掉, 結論是超乎我意料之外,原本的空間大約3坪多,上腳架之後,兩端延伸更好些,顯然原先放在空心磚上是不夠好的,能量似乎更豐滿,所有細節更明確..... 某樓有大大提到,一定要腳架,這是我非常認同的. 後來921時,我這個超級腳架太重沒能帶出來,就真的有所感,沒有還真不行.

AB1的反射孔在內側,原廠建議是反射孔朝內側, 覺得這實在不是很好擺位. 後來的經驗如MBL 121 /116 / 126 和 BURMESTER這種有側面低音單體或反射孔的,恐怕都不是乖乖牌.
tt_koupe wrote:
看得出來,這樓裡不少3/5a的資深用家

我是最近逛這樓,才發現t大是3/5a資深鐵粉,討論3/5a很有縱深度,3/5a本來就可以依照個人喜愛度風情萬種,像t大會使用ARC ls2+cl60,應該是要求中性精準的聲音;用古董機可能追求濃郁溫暖有加味精討好味蕾的聲音;反正各取所需啦!ab1被我硬拗過來的林老闆,以前我印象是ARC sp10+sp11+cl30,林老闆還有聽黑膠,我對cl30一直感興趣,據說與cl60比,它的味精含量高,但若不是針對3/5a或QUAD 63靜電喇叭,一般cl60比cl30評價高。
ab1是通帶式密閉箱加反相空腔箱,50hz~100hz頻率曲線會拉平坦,最大貢獻是反相空腔箱的設計,理論上ab1負責的頻段已屬於樂器的基音,此頻段人耳對量感的辨識力大過於音色,個人認為在這頻段,假如很均衡,沒有在某頻率量感特別的突出或凹陷,應該不至於與3/5a有銜接不上,再説它喇叭單體跟3/5a一樣是B110,最重要的是當年林老闆說過ab1是3/5a很好的原廠喇叭架
有爬文說 VTL Triode 25 或是 老麥MC240 都很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