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界大大有人用過 hansaudio007的DAC或其他產品嗎?


sxxsxp wrote:
您的機器是不是沒光纖...(恕刪)

這台DAC是可以加裝光纖輸入,但不建議
原因是光纖輸入的音質比不上同軸輸入
而光纖輸入無法將DAC的聲音全部發揮出來
所以這台DAC沒有設計光纖輸入

ppastudio wrote:
這台DAC是可以加裝...(恕刪)


建議廠商是可以多增加幾組數位數入若有USB(不用像AYRE那種高檔的)更好,
雖然光纖、USB輸入聲音不如同軸、BNC、XLR,而且也會增加一些成本

但現今USER大多不止一組數位訊源、CD唱盤、SQUEEZEBOX、DVD、藍光或硬碟PLAYER
、PS3、甚至筆電......(有些數位輸出只有光纖)
既然買了DAC,就要讓家裡數位訊源都可以升級使用啊,
即使光纖輸出給DAC,也是比廉價DVD、藍光內建的類比輸出好很多

我買DAC只有一組數位輸入不夠用的,即使聲音很好,但也只能放棄
現今很中低價DAC廠機,數位輸入端子都很齊全,同軸、光纖、USB都有(有些還有藍芽)
輸入組數不夠用的,聲音還沒比較,規格功能比較時就先被淘汰了(對有數組數位訊源的USER)。

我想器材輸入功能更齊全,也會多增加一些客源,若是10年前玩音響的高檔的
數位訊源只有CD一種選擇,那只有一組無可厚非,但現在不同囉。

ppastudio wrote:


這台DAC是可以...(恕刪)


DAC只有一組輸入的話,以前我是多用一台D/D數位處理器來解決,像是keces、電光火石都有這類產品,

我記得電光的那台叫Bravo,以keces digibox為例的話,光纖/同軸各一組輸入,同軸/AES各一組輸出,

那時候的訊源有轉盤及電腦訊源,轉盤接光纖,電腦則是usb轉同軸,由digibox上的開關來做切換。


Dolby Digital AC3 V.S. PCM

ppastudio wrote:
這台DAC是可以加裝...(恕刪)

那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
我目前考慮的BD機PIONEER LX-53
它強調有加強音質設計(低重心讀取提升轉盤穩定度,較好一點的腳墊,
較好音質電容,音質相關晶片等等,以上是相對於陽春BD機而言)
但是它只有光纖輸出(有HDMI但我不是用AV擴大機)
另一台SONY S-370是標準陽春BD機但有同軸輸出
這樣子兩台接DAC哪台會勝出呢?

我不用CDP的原因是
我看演唱會影片的頻率比聽CD還高
看了這麼多發言,我想給發文者一點建議
1. 耳聽為憑
2. 先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透明度,解析度....等等
3. 目前自己系統缺的是什麼?
4. 賣家當然會說自己東西好,至於好不好,你自己要有定見.
5. 他的東西,我是有用過,好不好你自己去看看.
6. 他們的東西大概都是說可以比每幾萬幾萬的國外廠的等級,參考參考啦!!!
因為這個東西太主觀了,他們覺得好的聲音,有可能你不喜歡.
剛開始玩音響,也覺得聲音就是要重,要沉,要夠高,要強調泛音等等(感覺上就是偏向2個極端).
可是後來聽到後來,我發現自己喜歡聽的聲音,竟然是所謂的中性聲音,不過分強調某個頻段.
聽起來均衡的感覺,所以我Usher S520我也聽得很高興.

sxxsxp wrote:
那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恕刪)

基本上BD是以規格的提升來降低機構對聲音的影響
由於CD取樣頻率僅有44.1K
所以只要有一點點信號的耗損就可由聲音的表現中察覺出來
於是要得到完整的信號輸出
就必需在機構上下大成本
所以好的CD都有相當的份量
反而BD由於取樣頻率高,情報量夠多
所以信號的耗損佔整個情報量的比例低
於是可以以較簡單的機構來得到高品質的聲音表現

個人認為PIONEER LX-53 & SONY S-370兩者聲音表現的差異
絕對比不上兩者售價的差異
所以這兩者我會選SONY S-370

雖說BD可以以較簡單的機構來得到高品質的聲音表現
但是難就難在BD的高取樣頻率上
高取樣頻率在DAC的部份會較難做的好
反倒是CD取樣頻率低
所以在DAC的部份比較容易已較低的成本設計出好的聲音表現

說實在的我不看好BD將來的發展
由歷史上來看,
限制,保護太多的東西
即便是規格好,也不容易存活下來
所以我一直沒用BD player,而是使用硬碟播放機
雖然現在硬碟播放機的音質約略與低階的BD player相當
但是硬碟播放機的發展腳步會比BD player快的多
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有高音質的硬碟播放機問世

我做機器的理念主要還是基於我對音響系統觀念的延伸
不是為了牟利,所以會不會符合市場最大的需求並不是主要的考量
對於這台DAC的想法請容後再敘

ppastudio wrote:
基本上BD是以規格的...(恕刪)

小弟用PS3看了我的BD取樣頻率
LPCM2聲道部分
都只有48KHZ
那這樣PIONEER LX-53 的機構(低重心讀取提升轉盤穩定度,較好一點的腳墊,
較好音質電容,音質相關晶片等等,以上是相對於陽春BD機而言)
相較於SONY S-370這台陽春機
取樣頻率只48KHZ的狀況下
應該是有差異的吧

那這種狀況下LX-53用光纖和S-370用同軸接DAC
理論上哪台會勝出呢?
結構好的機子用光纖
結構差的機子用同軸
一樣只48KHZ

sxxsxp wrote:
小弟用PS3看了我的...(恕刪)

我覺得LX-53聲音密度及重量感會比S-370好一些
對我而言
我仍是會選擇S-370用同軸接DAC

很久沒有找新的演唱會影片影片了
您常看演唱會影片
不知是否有推薦的

等您的BD買了以後
可到我這裡借台DAC回去測試看看效果

ppastudio wrote:
我覺得LX-53聲音...(恕刪)

我遲遲無法決定買哪台BD說
台灣的音響好像從來都是迫害來迫害去的,一下是雜誌拿人錢財、用字避重就輕、一下又是某刊作者風骨xx絕不偏x;結論就是自己是委曲的、別人都是錯的。

就台灣的新聞來說,黨政分明,絕對偏坦....
############################

這家DAC看起來像是幾年前EZ 43122的PCB再加上一些其它組件出來的作品。有興趣看當年這個很大的音響網站是如何結束,在google輸入EZ43122可以找到很多的資訊;它會把最貴的那顆晶片燒壞。

前幾個月在音響雜誌有報導這個作品,用儀器測出,有明顯的失真,作者笑稱說這叫做『調音』。

############################

我是做手機的,遠比不上幾位網友專業,個人認為:音響很主觀,那說的是『音色』,就雜誌公佈的曲線來看,是『音質』有問題,這個不叫做主觀、這是技術有提升的空間;而且就曲線來看,空間還非常大。有興趣的網友到google上搜尋一下可自行判斷。就過去的經驗看來,這種討論再發展下去,是在比口才、不是講事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