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8萬, 主動式或喇叭加擴大機聽鋼琴獨奏或協奏曲 開箱文在第5頁~

請問cwb0808大,
PROAC , ATC , PMC各有推薦的型號嗎?
印象中, ATC好像是聽人聲不錯, 是這樣嗎?
還請解惑! 謝謝!

arionzin大,
如您所言, 雖然我的 AEgoM只屬於多媒體喇叭的範疇,
但比起老媽唱歌用的雜牌喇叭(8吋)還是有著比較好的聲音質感(當然也比較貴),
但是, 就聲音的輕鬆度, 能量感,
硬是被雜牌的8吋喇叭給巴掉

不過小弟是抱持著一絲僥倖, 期待只是因為 AEgoM等級不夠,
不論我換ADAM A7X 或 Focal solo6 be, 都是6.5吋的Size,
不知是否就能擁有, 或超越雜牌8吋喇叭的空間感?
但小弟又聽過一個說法, 要單體大小達到8吋以上,
才較容易營造出較龐大的形體與空間感,
這是否代表我要考慮 ADAM A8X?
或是仍是ADAM 或 Focal 的6.5吋(或是再加上Sub)?

對了, 小地目前 2~3坪的房間其實是半開放空間的四方形空間,
其中有一面就跟客廳連接, 偶而會用拉們拉上就是了,
不過平時聽音樂是都打開的, 而連接的客廳約 6~8坪吧.

PROAC STUDI 110, PMC LB1, ATC SCM 11、12。
ATC比較不好推,擴大機費思量。
我是偏向喜好高音為絲質半球,以前有用過金屬高音都覺得刺耳。
pubatim wrote:
請問cwb0808大...(恕刪)


聲音的質感跟空間感跟喇叭單體大小沒有關係,跟喇叭的設計
比較有關係,通常空間感跟高頻延伸有關(高音單體還比較有關係)

低音單體越大低頻量感或延伸會比較"容易達到"
但暫態反應、速度是比不上5吋或6吋的單體。

聲音質感更與尺寸大小無關,完全看喇叭整體的設計,
不要陷入尺寸大小的迷思。

價位差不多狀況下,"通常"
大喇叭氣勢規模、低頻、輕鬆感會是強項
小喇叭音場定位、速度感會有明顯優勢

把握一原則,大空間用大喇叭、小空間用小喇叭。
以前口袋和空間都不足時,我是以密度、定位、解析、速度為考量,後來發現要維持這樣書架喇叭的素質到大空間大系統,大概要+個0才達得到就放棄更新系統了。

樓主的預算值得花時間慢慢的找,通常可以順便聽聽高價系統也很爽。

當年找喇叭花了半年,推他的擴大機又找了三個月,但現在都在電腦前,只要過得去的電腦喇叭就行了.......
鼯鼠五技而窮~早死早超生
真的是沒想到發這篇文可以學到這麼多音響相關的學問,
實在是感謝大家的分享!

前兩天看到的01上另一篇:"請推薦喇叭-聽MP3音樂會很好聽的喇叭", 預算10萬,
kei8864大有推薦 ADAM Tensor Delta半主動喇叭,
小地爬了一下文, 好像很不錯的樣子, 有9吋的主動式低音,
但是中音與高音都是被動式的, 好像可玩性很不錯,
不過看起來很貴, 10萬內真的買的到嗎??
另外請問: PROAC STUDI 110, PMC LB1, ATC SCM 11、12 也都在10萬以內嗎?

此外不知道各位大大能不能多描述一下所推薦喇叭的聲音特色,
除了供小弟參考, 相信也可讓看到這篇討論的同好們同樣受益良多,
謝謝!

還沒去試聽嗎?
看在我們聽的音樂80%相同,又是沙漠邊緣..
我家不到六萬的一套當你的試聽第一站好了,試聽的時候是一回事,聽膩的時候又是另一回事了~

oxa9615 wrote:
還沒去試聽嗎?看在我...(恕刪)


不知道您是用哪些設備呢?
聽膩? 是因為聲音比較偏解析, 或是太硬導致長時間會累嗎?
又或是純粹換換症發作??

哈哈...小弟應該 12/11那個周末才會上台北去試聽吧,
所以才會希望能在這之前蒐集好想要試聽喇叭的資訊,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 雖然大家分享了許多我不知的知識,
但對於各家喇叭聲音的特色卻較少有人加以描述

不過還是很謝謝大家啦!!
對啊,超想換Steinway的...
目前只用ELAC+DA&T的小品組合而已,沒計畫要在音響上花太多錢(超心虛)
各家喇叭特色很少人描述,是因為每個人心中的尺不一樣長,先看了喇叭描述反而會有先入為主的陷阱存在。
尤其是音響雜誌的評語...真是一大陷阱,不知該從哪參考起,還是實際聽過,自己覺得可以就行了。
初聽音響時,一定會覺得一股新鮮感很好聽,人耳run-in後就很難找回第一次的感動了,買音響還是要保留一些可調性比較不會失去新鮮感。
oxa9615 wrote:
對啊,超想換Stei...(恕刪)

有可調性才比較能維持最初的感動嗎...
果然人都是喜新厭舊, 難怪經常看到有人會笑
"這將是我最後一敗, 就讓我敗到最高點"、"所以要一次到位"等等說法的不切實際....
甚至有人說等我敗完後, 我將不再上"01、MyAV、MY-HIEND、AA....

不過, 現在看來就算不再上這些網, 不主動找資料比較,
等聽膩了以後, 換換症必然會發作的啦!
(小弟不敢說大家都會, 不過應該不少人這樣吧!!)

如此說來, 難怪被動式會比主動式盛行,
因為消費者可以一次只換喇叭、或擴大機, 也可有較多種新奇的組合,
當然廠商的賺錢機會也就更多啦!(皆大歡喜嘛...)

不過我想, 買一個預算內最好的聲音表現,
主動式似乎比較好找, 反正只要買的是熱門的款式,
等換換症發作, 應該也不用太擔心脫手的問題吧!
音響最重要就是要自己聽, 別人說得天花亂墜, 自己聽不合意就是不合意.
風險低的做法是先把可以試聽的品牌型號列出來, 在一個類似自己聆聽環境的狀況下好好聽一聽.
很辛苦, 但是要省錢就省不了事.

網路上的觀點, 包括我的, 都參考參考就可以了.
到底有幾個人真的聽過 Focal Solo 6 BE? 憑空想像說東說西實在不可信.
有聽過 Focal Solo 6 BE 的, 也不見得聽過其他你列出來的喇叭, 既然沒有共通的 base, 所謂討論只是各說各話罷了.

我建議慢慢來, 找些熱心的音響網友/店家, 多交流多實際去聽, 自然會找到合意的東西.
祝一切順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