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改善AV劇院 音質 來 聽純音樂 請建議

neverendf wrote:
小弟於1年多前設置了...(恕刪)

有個另類想法... 樓主喜愛的古典樂類型為何?

古典音樂真的範圍很大,比如說我聽的古典樂和爵士樂都只有獨奏、三四重奏或協奏曲,不需要大場面,那十二萬的喇叭+擴大機,弄個男人的個人小角落,細膩的小系統,細緻地品味樂器的美麗聲音也是很舒服的~可從預算中挪個三萬買張舒服的單人椅 :p

但如果要大場面,在AV系統上改善會變得不上不下...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天鳥 wrote:
A:你不是說不想換喇叭嗎= =" 加綜擴這邊我有點搞不懂 AV擴 PRE OUT主聲道到綜擴??...(恕刪)


天鳥兄誤會了,小弟的意思是在換喇叭的情形下小弟才會增加一綜擴. 再不換喇叭的情形下小弟也是考慮加純後級.

AV前級是用在他的影像能力跟多端子輸入出~跟最重要的 劇院解碼能力~而非兩聲道的音質部份
加上您文中一開始就說電影少看~那麼何必多花錢買劇院前級呢?


小弟前文也有解釋AV系統雖然不常看, 還是得保留. 且在不換喇叭ˇ的情形下, 增加一台2聲道前級將無法融入系統,因為將無法連接重低音...故小弟想唯一的方式在增加後級之外就是改善AV前級,原希望與2聲道前級不致差太多,但看起來還是相當有差距...至於拿3311CI當後級也只是暫時性的做法...待口袋漸飽時也是要換成純後級的.

再請問AV後級跟2聲道後級在每聲道同價位下也是有非常大的差別嗎?

ricky_lin wrote:
有個另類想法... ...(恕刪)


小弟已有個小小的耳機世界, 再弄個小小的聆聽世界絕對會被家中那隻虎霸母逐出家門的...

至於古典樂,小弟實在還是初學階段,但除了OPERA沒啥感覺之外, 其他都還蠻有興趣的..
如果已經有了小小耳機系統,我會建議再增加一點預算把耳機系統弄好一點,至於AV系統如果不換喇叭的話,又不能改變擺位,增加後級或換線....等方法能改善的有限!還不如錢先存著,等以後有空間再說!
說真的我覺得你這樣組有點複雜.....變成你還要再把DENON換掉

會換好幾次器材.....



不然就乾脆買台DAC 加綜擴 然後 聽音樂是接這組的喇叭線

看劇院時接另一組的喇叭線吧

這樣子器材單純化....不想常拔線的話買個音響切換器吧.....

http://jianshin.myweb.hinet.net/JS-12.htm

neverendf wrote:
小弟的想法是如果換主...(恕刪)


1.不建議買7005這樣做,先不去講多聲道的表現,多聲道音壓跟音色

會被奧德薩總體補正,加上喇叭一樣,表現倒不會有突出的感覺。
日後補加後級,則就是去想3311的出路。

2.你要的是改善2CH音質,你先想一下,前級的功能為何,

以及為何要使用前級。前級用來抗驅動能量干擾及解決箱體
空間不足的問題,在此不討論商業手法。

所以只剩下基礎性的操作功能以及刻意添加的調音,
本來前級不應該加入調音的功用,應該原汁原味讓訊號
通過,但是這樣就沒有商業手段可以炒作,所以都會再
添加一些線路來增加音染,但是音染再強還是強不過DAC的
調音特性。

所以光就你要的音質而言(應該說是你喜歡的音色),前級不會

也不應有太大的影響,更何況AV前級有其他的功能要佔據成本,

,另AV前級被定位成玩家用,同時選擇性少。

這三原因價格會虛增,故3311 與 7005 在接受類比訊號的前級差異不大,你可以

買了7005後,再用一台訊源來印證我說的話。

所以在你要的目的上頭,2CH的前級與AV的前級在接受類比輸入時

對於音色的影響都不會有太大的轉變。

天鳥 wrote:
說真的我覺得你這樣組...(恕刪)


小弟是真心感謝天鳥兄的建議, 但還請天鳥兄能明確開示如果使用多功能音響切換器要皆在哪才對呢?小弟是真的不知開如何使用啊!!

音樂 : SBT > DAC > 綜擴 > 左右喇叭 + 重低音?
AV : BD Player > AV擴 preout> 綜擴 > 左右喇叭
____________> AV擴 > 中置 + 環繞 + 重低音

再次感謝
neverendf wrote:




小弟是真心感謝天鳥兄的建議, 但還請天鳥兄能明確開示如果使用多功能音響切換器要皆在哪才對呢?小弟是真的不知開如何使用啊!!

音樂 : SBT > DAC > 綜擴 > 左右喇叭 + 重低音?
AV : BD Player > AV擴 preout> 綜擴 > 左右喇叭
____________> AV擴 > 中置 + 環繞 + 重低音

再次感謝...(恕刪)

天鳥兄應該是建議以切換器取代preout的方式,好處是開Denon時不需要2部擴大機同時開機,但2聲道綜擴仍不經過SW,問題回到原點...
還是換喇叭吧!

russelltsay wrote:
天鳥兄應該是建議以切...(恕刪)


在MYAV上有網兄建議小弟還是購買帶有HT Bypass的綜擴, 然後走high level in 接到重低音, 同時AV擴仍由Line in接到重低音. (MK MX-250可以有兩種輸入)

Music: SBT > DAC > 綜擴 > 左右喇叭 + 重低音(high level in)
AV : BD Player > AV擴 preout> 綜擴(HT bypass) > 左右喇叭
____________> AV擴 > 中置 + 環繞 + 重低音(line in)

所以這就可讓重低音同時連接兩個訊源, 但又有網兄提出此會造成重低音分頻的問題...

老實說小弟真是不是很懂,若此影響極微, 或有方法可解決(真心希望), 小弟還真會想往此目標前進, 只要找一台的小弟負擔的起的綜擴並具有HT bypass的功能, 這樣就可先擋好一陣子了, 待荷包足夠且母老虎出差時再進一對喇叭, 這樣就可以AV及music完全分離了!!

還請網兄在此方向能多做建議, 感謝萬分
綜擴分頻的問題可能需要以到時臨場實際聽感或藉助儀器協助找到SW分頻點,再設定到環擴,也許可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