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思維的音樂世界 Densen B-275 & Marantz AV8801



宅爸曾推薦 這張 DTS-HD 7.1 音樂
Lichtmond


不同於常見的 Live DTS-5.1 演唱會,舞台仍是一個靜態的聲源

它使用電影特效的觀念, 將聲音 3D 旋轉飄移, 聲道數越多越能感受 7.1 的包圍
同時藉由合成樂氣的超寬頻響 (甚至 LFE 都用上了)
若 1989 出品的鬼太鼓座算 80 分的震撼,
2009 的它至少 100 分起跳,特效沒有天限

宅爸聆聽的極限,Receiver Volume 約略在 -23 dB , 已經鋪天蓋地 承受粉大的音壓
按: 一般電影殺耳細胞的特效只以秒計算, 而這是整張專輯, 幾十分鐘


RTA peak 則閃到 89 dB , 頻寬/動態 超過實體樂器甚多


音樂完全用特效跑位,是 環繞喇叭, 重低音 ..... 絕佳的測試音樂
M01 玩家們若有 Reference 級的多聲道喇叭 + 器材, 更能鑑賞它龐大驚人的動態








畢節望族後裔


2008 鬼太鼓巡台演出 Blu-Ray 翻出來,有 DTS-5.1 選項

宅爸利用此張專輯測試一下 薄薄的壁掛型喇叭 W5 的功力
印象中曾用 Bass sweep 到 40Hz 勝任愉快

F.Align 修正其 EQ to match 主聲道 (因同屬 Reference 系列,音色非常接近)
Pioneer 的 extended stereo mode 可以將 L/R signal 輸出給對應的所有聲道
這樣就不用插拔太多線 , 再分別 disable Mains/Center/Surround back/SW
讓 3,9 點鐘方位的側環繞主挑大樑, 詮釋 鬼太鼓座


鼓聲沉度,鼓皮振動,鼓棒落點 清晰可聞, 歸功於 側環繞有更多的中低頻單體
面寬 95 cm 大扇形發聲,音場輕鬆迴盪整個空間, 路人誤入的話 根本不知道
偌大的空間 只有兩支壁掛在幹活
按 : 好在有 Full band phase control, 這兩支可是面對面擺設 (往下 tilt 15 度)

宅爸當然不敢建議 3,9 點鐘方位 可放置主聲道
又 Mains 僅有 35~40Hz 的低頻下潛力, 玩家根本無法接受
專業評論也說,即便用頂級壁掛充數,最好還是另加重低音.



畢節望族後裔


Leo 皇帝位是一張教學 CD

宅爸用這張講解喇叭擺位的 CD 練習聽力 & 人腦解碼原理
A/B/C 三種路徑說明了 直接音,側反射,背反射 的聲音成像原理

難度最高的是 Chapter 13 寬度演示
9 組木魚敲擊 從左至右 平均分配,
宅爸的右聲道離側牆過近 敲擊 8,9 表現欠佳,難以延展到右外側

突發奇想,透過這張 CD 來解盤 ?! 多聲道 vs 兩聲道的差異迷思
音場模式 Extended stereo 可以任意配對 L/R in 11.2 system
按 : Extended stereo 把 L/R 送給左右半球聲道 (不是濫用 DSP 切割,模擬反射音)

重播 Chapter. 13 找出最佳的聲道配置
宅爸發現中置聲道必須關閉,Bi-polar 後環繞會攪局, 主聲道讓它休息

最後以 Front Height (Paradigm SA-30 48~22KHz)

and Side surround (Paradigm W5 44~45KHz)

以上可知超低頻有限 必須加上 SW 湊成 4.1 當然木魚頻率不會觸發 SW

梯形配置,達到超完美的 210 度, 8 點到 4 點的寬度演示
作為大編制 Stereo source 4.1 多聲道的省電聽法

(1)專輯人聲, 強調單一音源, 小編制 ..... 非常需要中心成像
宅爸認為 Mains 2.0 表現甚好
口味重一點的 Jazz,POP or Rock 渾厚低沉的大提琴,電貝斯 透過 SW 可以加分
如不少人常提及的 2.1 >= 2.0 恆等式
按 : Center 也許可以加分, 請各位自行加減聽聽看

(2)大編制音樂則在乎寬廣深遠的音場 & 樂器解析力
Extended stereo 巧妙應用下
4.1 結像最為清晰,不論深遠/高低/寬度 表現優異,音場超過 180 度 更是兩聲道望塵莫及的

全開 7.1 以上 Mains,center 介入,聆聽效果...... 宅爸暫以 "熱鬧" 一詞代過


畢節望族後裔

若是坐在主聲道後方 5m ?
聽感方程式 成為 A'+B'+C'
背反射成為直接音 A',直接音成為背反射 C', 側反射為另一個角度 B'
Chapter. 13 的寬度演示 因為 B' 的改變
木魚敲擊聲的水平移動 較之 sweet spot 精準

畢節望族後裔

再整理一下 Denon DNP-720AE 把玩月餘的心得

充份利用數位的便利,產生兩種 DAC 的選項
(1) Denon 以 RCA 類比輸出, Denon DAC 擔綱,
Pioneer 必須切 "pure Direct" mode bypass DSP/DAC
(2) Denon 光纖數位輸出, Pioneer DAC 擔綱
按 : Pioneer DAC 本身又有 Slow/Sharp/Short 三個選項
可以交叉聆聽兩種 DAC 風格 thru Tablet Remote
Denon DAC 較似 Pioneer Sharp,不犧牲高頻表現下,低頻結實.

多聲道玩家 請參考前頁介紹的 Throne 測試教學片
在 Stereo 前提下,逐一增加 (or 減少) 聆聽聲道數, 取 音場 & 包圍感 的平衡
9.1 全開, 音場是發散紊亂的.....
180 度對開這種方式 極像耳機模式 + Room mode

至於 DSP 主導的 9.1 Rock/Classic/Unplugged ....等音效
將訊號切割演算 分配給環繞聲道,模擬堂音,反射音 or EQ 強化某些頻段
宅爸 就沒去試了.


2.0 音場極為精準,包圍感最弱, 但透過擴散反射,也是有一定的包圍
以 B & C 來調整.

宅爸有此經驗值後, 兩聲道前級就會找多輸出的機仔
一組給 Mains 後級, 一組給多聲道後級 俾交叉聆聽
畢節望族後裔

兩聲道前級就會找多輸出的機仔 ?


新夥伴加入 Densen & Anthem


Gizmo 對愛好音樂的玩家 一定不陌生


按 : Densen 極簡風格, 支援多聲道 => 粉對宅爸口味

店家試聽 Anthem statment M1 推自家旗艦 等同量身訂做
地上那三片墊子 ? 就是 M1


4 歐姆 推力達 2000 Watt 的 Hi-tech M1 ....... 宅爸以為替 S8 訂做的,
形體,解析,鼓聲的 Q 度 讓人驚嘆 => 二話不說,搬回家喽 !


用 M1 應付 Giya 也是輕鬆愉快, 另一個層次的音樂


宅爸期待多時的多聲道音樂終於分家了 !
Densen B-275 負責 4.0 音樂
Pioneer SC-57 處理 9.1 劇院.

畢節望族後裔


Apple & Gizmo 組成宅爸 極簡多聲道數位流世界.....的介面

Densen B-275 的聲音 還在磨合中 .....
電源分離式前級 , 初聽音色非常乾淨 沒啥底噪, 不愧旗艦風範

畢節望族後裔


宅爸閉目養神, 無意間放到大編制音樂, 大腦起了化學反應
當寬大縱深的音場,巨細彌遺的細節,震撼的強弱起伏 條件組合後

聽者大腦會解碼成 "看" 到每一個樂手的 位置 & 動作, 粉神奇 !

即便聽爵士小品, 鼓手強弱快慢的擊鼓技巧,從鼓棒到鼓膜 每一個細節的聲音都解析出來
彷彿看到鼓手的肢體動作

Pioneer SC-57 還沒這等實力, Densen B-275 辦到了 !
極簡的外觀 (全系列共用一個四四方方的模子), 成本全花在用料& 研發上
三顆大環牛 分司 兩聲道 & display/volume/DSP 等用電 裝在另一顆 Box
前級 box 本身 僅 6 Kg , 電容箱 2NRG 12 Kg
一下就讓宅爸 體會到另一個音響層次.

B-275 Gizmo 按下關機鍵時 音量會自動歸零, 開機可自動到預設音量
0.5 dB/step 超級精準的 volume control 不可思議
拔除插頭後, 電容續航力仍有 20 秒 (> 510K uF)


宅爸原本想買 B-250 plus 就夠好了, 沒想到陰錯陽差娶回 B-275

畢節望族後裔


Anthem statement M1 則是另一個驚喜


每當人們提及 千瓦怪獸, 就連想到三個壯漢才搬得動的巨箱

如今千瓦怪獸可以壁掛當裝飾品 If you want to.


宅爸因為使用同一家的喇叭, 後級第一優選 非它莫屬 .........簡單的是非題.
量身訂做的後級 效果不用多說了


4 歐姆 (S8 的動態阻抗下限) M1 推力直達 2000 Watt
果然量身訂做

對照一下 Pioneer SC-57

畢節望族後裔


版上用壁掛喇叭的人 可能不多 ?



原本宅爸有點鄙視 它的低頻表現 Paradigm W5 v.3
這次後級一換 從弱弱的 250 Watt -> 500 Watt, 壁掛喇叭馬上脫胎換骨
重新贏得主人的尊敬

提供 壁掛喇叭 用家參考.

畢節望族後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