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新 wrote:最高頻率的兩倍取樣率就能還原出原始波形"是如何辦到的 同問...泛音都被吃掉了李政新 wrote:是小弟沒注意到 BlackMatrixZero 兄說的是該類比訊號中的"最高頻率"的兩倍, 原來是誤會
UTST20 wrote:同問...泛音都被...(恕刪) 鋼琴鍵最後7個黑白最高音鍵頻率範圍落在11-15k HZ用44.1K 取樣跟重播,2 倍偶數諧波應該是會被吃掉。20k 以上音頻,受限於樂器本身,錄音設備,重播器材和人耳的限制,就算沒重制出來,也許也沒影響那麼大不過,如果錄放音都採用60K 以上頻率,那應該更圓滿要聽高頻泛音,另一途徑就是使用單端管機。不過不是原本的泛音,而是真空管重新生出來的如果要聽到完整的泛音也許就品質好的LP 系統搭配高頻解析好的管機吧
股海神經 wrote:鋼琴鍵最後7個黑白最高音鍵頻率範圍落在11-15k HZ用44.1K 取樣跟重播,2 倍偶數諧波應該是會被吃掉。20k 以上音頻,受限於樂器本身,錄音設備,重播器材和人耳的限制,就算沒重制出來,也許也沒影響那麼大不過,如果錄放音都採用60K 以上頻率,那應該更圓滿要聽高頻泛音,另一途徑就是使用單端管機。不過不是原本的泛音,而是真空管重新生出來的如果要聽到完整的泛音也許就品質好的LP 系統搭配高頻解析好的管機吧 請不要用錯誤的訊息誤導網友我看到鋼琴最高音是4186Hz,哪來的11~15K?LP的高音不見得會比較好管機的高音不見得會比較好通常是比較差(不是聽感)比較常見
Fabio_Lin wrote:請不要用錯誤的訊息...(恕刪) 哦!~那大概我用的wiki 資料音階拉太長了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F%B3%E9%AB%98#.E9.9F.B3.E9.AB.98.E9.A0.BB.E7.8E.87.E8.A1.A8不過標準拉高一點應該是安全一點用語不精準,應該說音高谱表說成鋼琴鍵,反而造成誤解管機高音比較差?也許吧~ 每個人用的管機不同,也許差異很大我用的,通常儘量把高頻-3db點,拉到30k 以後沒有要鼓吹大家用LP 或管機的意思,不用太敏感只是提到泛音,難免就自然而然想到泛音多的管機LP 高頻好不好?黑膠唱片應該不難錄到音高譜表最高音的2倍偶次諧波或更高頻,沒説錯吧?
剛剛查了一下 LP 的 wiki...有些發燒友認為密紋唱片的音質超過CD,理由是CD的格式在極高頻截止到20kHz,在回復類比訊號時很容易造成相位誤差,相位的差異是人類聽覺系統很容易感受到的。[來源請求]。但是密紋唱片時代的類比錄音設備的頻響都達不到20kHz,所以密紋唱片並不能記載極高頻(>20kHz)的音樂信號。不知道現代的 LP 能耐到哪裡了?還是根本都沒進步直接被淘汰?
遊客 wrote:某期音響論壇的圖文...(恕刪) 一般黑膠的頻寬不是在15K上下?那張圖的座標都沒定內容是什麼也不曉得有什麼參考價值?要就拿一些實際上有說服力的測試吧問題在於音樂本質,還有人耳聽力上限規格高過這些限制就好了早些回歸初衷吧
這圖坐標比較清楚, LP 頻寬 48K HZ 清晰可見我是凡人我也聽不見 16K HZ 以上無意說 LP 好, 我也常聽 CD, 或下載音樂原始資料 :http://www.audioholics.com/audio-technologies/dynamic-comparison-of-lps-vs-cds-part-4/dynamic-comparison-of-lps-vs-cds-part-4-page-2LP 是最原始的方法, 到底能到那裡, 超乎想像
標題一: LP(黑膠唱片)vs CD差異:http://blog.roodo.com/davis3922/archives/12588217.html標題三 :從音樂動態,S/N比的科學理論和事實,再比較黑膠唱片和CD的差異http://blog.roodo.com/davis3922/archives/15298057.html標題五-從數位訊源、類比訊源失真的觀點,比較CD和LP唱片在音色,音響效果上的差異 :http://blog.roodo.com/davis3922/archives/18250617.html輕質優良的 MC 唱頭,就硬是比一般 MM唱頭可輕易讀出更多超高頻訊號來。參酌,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