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構一套3萬元以下的音響?

pariah.T wrote:
要把那些流行歌當天籟 我看還是pchome上 Ozaki WoW買一買就好幫不了你

音響系統一但進入高階領域 目的就已經不在追求聲響效果上 而是必須朝更有深度的音樂藝術內涵才是...(恕刪)


上帖的重點是「音箱+擴大機=產生音樂藝術的美」, 重點不是流行歌喲! 你搞錯重點方向了!
請不要嘲笑流行歌, 看不起聽流行歌的人。
就算是平淡無奇的流行音樂, 好的「音箱+擴大機」, 也可以發出天籟之音, 這是你不知道的部分!

ldw406 wrote:
我最近在想一個問題...(恕刪)


3 萬預算不買二手的話分配大概就是這樣:

9,000 前級
9,000 後級
9,000 喇叭
1,000 買線
2,000 腳架或角錐



如果都要挑較知名品牌 or 大廠的話,其實能選的不多啦 XD
喇叭部分這個價位帶我覺得大概就亞瑟、古力奇之類的、或是漫步者也可以,只要不是雜牌這個價位帶的書架喇叭應該不會有不好推的問題;若不排斥監聽型喇叭的話,合併後級預算可以拉到 18K,PIONEER、KRK、MACKIE、YAMAHA 或 FOSTEX 這些都不錯。

前後級...這個預算不要碰管,日系品牌買一買就差不多了,選擇性也不多。



綜合來說其實不難選也不會太費時,除非你要買二手或雜牌,不然喇叭就那幾顆而已...監聽類甚至你可以在一家店裡就全部聽完,其餘頂多跑個一兩家;擴大機部分日系的話我目前能想到的也就大概 4-5 個品牌、把歐美加進來總共也不超過 10 個,而且調性大部分都很不一樣不難選。

資料查一查直接跑店家用耳朵收貨比較快 XD

ldw406 wrote:
我最近在想一個問題...(恕刪)


我也一直在想三萬組一套還不錯的音響要怎麼組,

自從出光被動叭改玩主動式監聽叭之後,自覺要實現這個想法的過程變得容易很多...

一般來說同預算下主動喇叭大多可以打贏被動叭+後級,

關鍵在於架構嚴謹的監聽叭大多是主動式分音,一擴大一推一單體(且大多搭配單體特性設計),

左右聲道獨立供電,訊號最短路逕,

因此少了被動分音器吃功率,擴跟叭不匹配推不好,高低音或左右聲道互相干擾等缺點,

小音量就有大量細節,豐富層次,

如果對所謂的音樂性沒有什麼特殊的企求,能接受相對中性,乾淨,緊實的聲音,

那麼監聽喇叭很可能會成為最佳解...反正監聽叭大多數設計上都要能明確反應前端特色,

用訊源/前級調音困難度不高,變數還更少,

更重要的是這些監聽叭面對的市場是靠耳朵吃飯的耳精,聲音不能太走精,

而且被視為工具,一定要耐操,穩定,價格低廉,

這可以確保你花的每分錢都用在跟聲音相關的部件上,而不是鋼烤,木皮,CNC切削,

我最喜歡舉LYD48當例子,給你八萬預算去玩被動喇叭,

要湊到外置主動分音,六台單聲道擴大機,響頻32HZ~21KHZ,大廠光環聲音保證

或是七萬去買PRESONUS E44配兩顆T10,三音路四單體,湊齊20HZ~20KHZ全頻,雙中音單體中頻密度佳,

不要說上打多少的被動系統,只要被動系統湊到這樣的水準能七八萬打死就好...

回到正題,三萬我認真推薦一萬五買書架監聽,一萬五買DAC兼前級,線材都用附贈的就行.

我木耳又沒文化,音響性對我來說就是擺在那邊的事實,

而音樂性再好每個人感受不同沒比較的基準點,我自己解讀也就覺得是音色不同,

沒優劣問題,是聽久就能習慣的事,

如果你推坑的對象也是這種人,那試試監聽叭吧.

PERSONUS / JBL / YAMAHA / MACKIE / MONKEY BANANAY 在一兩萬區間都有好選擇
enochsingle wrote:
如果對所謂的音樂性沒有什麼特殊的企求,能接受相對中性,乾淨,緊實的聲音,

那麼監聽喇叭很可能會成為最佳解...反正監聽叭大多數設計上都要能明確反應前端特色

……(恕刪)

回到正題,三萬我認真推薦一萬五買書架監聽,一萬五買DAC兼前級,線材都用附贈的就行.
我木耳又沒文化,音響性對我來說就是擺在那邊的事實,
而音樂性再好每個人感受不同沒比較的基準點,我自己解讀也就覺得是音色不同,
沒優劣問題,是聽久就能習慣的事,
如果你推坑的對象也是這種人,那試試監聽叭吧.



很認同enochsingle大的分析,我自己也是這麼想
但我沒真正比較過主動與被動的優缺點
不敢直接把主動式喇叭當成在3萬元區間的最佳解
enochsingle大算是增加了我在這方面的信心

又,enochsingle大對於音樂性的看法和我相近
我不認為監聽喇叭=沒音樂性
我覺得音樂性是一種"風格"
中性也是一種音樂性(風格),可說是「中庸的音樂性」
所以我會傾向於說「監聽喇叭具有某種相對中庸的音樂性(風格)」
這種中庸的音樂性會比較明確地播出不同軟體的差異
而不是把不同軟體都播成某種類似的樣子

另外要吐槽一下enochsingle大
我說的三萬元還包含訊源哦
所以「一萬五買書架監聽,一萬五買DAC兼前級」
還要砍一些出來給訊源
唉,三萬元還真的是一個頗嚴苛的門檻
真是有趣的議題,多位大大提出了一針見血的見解,值得深思與參考!

如果是入門玩家,我會推薦類似 Marantz M-CR611(訊源+擴大機)+PSB Alpha B1(書架喇叭)
簡單不麻煩,東西也有一定水準之上!

三萬元的預算來看,愈簡單越好,不然低單價的機子湊起來要說能表現出多好的效果,實在不敢期待,聽音樂好好享受音樂才是重點!

denmark123 wrote:
如果是入門玩家,我會推薦類似 Marantz M-CR611(訊源+擴大機)+PSB Alpha B1(書架喇叭)
簡單不麻煩,東西也有一定水準之上!


請問這樣的組合在聲音上有什麼特點?
較適合聽什麼樣的音樂?
聽古典樂的話表現如何?

ldw406 wrote:
很認同enochsingle...(恕刪)


已經有dac兼前級了,我以為電腦可以不算錢,畢竟是一定有的東西...

硬要算那加一千五買一台pi不過分啦~

雖然說監聽喇叭是相對中性的設備,

但其實各品牌間音色差異有時仍算明顯,

很多人接觸過的就是低階的監聽喇叭,

以為素質就那個水準,

事實上有經費可以去聽到三萬以上的產品,

並且用同樣對待被動系統的待遇來處理監聽喇叭,

包括處理好電源,素質以上的前端,優良的線材,

監聽喇叭回報你的不會比被動叭少,

尤其夜深人靜低音量聆聽,

被動叭除了沒分音器的全音域喇叭有那種鮮活靈動跟層次表現,

不然監聽叭的表現比一般被動叭好太多了,

被動叭普遍不催到一定音量前都會有點悶悶的,

無怪很多人會另外備一套小功率全音域晚上聽,

當然監聽叭不是萬能,系統費用到一個程度以上兩者差距會逐漸變小,

且監聽叭有監聽叭的問題,

一分錢一分貨在主被動兩種系統上同是通用的,

要三萬湊一套門檻還是嚴苛,真的能拉到六萬,

三萬五監聽配兩萬da前級,五千線材,

差不多可以退燒了我覺得

enochsingle wrote:
已經有dac兼前級了,我以為電腦可以不算錢,畢竟是一定有的東西...

硬要算那加一千五買一台pi不過分啦~


要用電腦也是可以啦,勉強算您過關
不過沒經過特化的電腦,音質不敢恭維
能弄一台pi或便宜的CDP、BDP還是好一點


enochsingle wrote:
雖然說監聽喇叭是相對中性的設備,

但其實各品牌間音色差異有時仍算明顯



對啊,所謂"中性"真的只是一種相對說法
世上根本沒有絕對中性的喇叭
這就是我覺得最妙的一句話"監聽"喇叭,我舉個例!!很多人會說~~~JBL某型號是監聽喇叭,B&W某型號是監聽喇叭,HARBETH某型號是監聽喇叭,但你把這些號稱是監聽喇叭的喇叭擺在一起用同一組前端器材灌給他訊號......會是同一種音色音質嗎???既然叫做監聽....不是應該在中高低音三頻音色音準皆相同嗎???但為何還是不同.......,說穿了每家喇叭都有他的材料特色、調音特色、品牌特色,只是對於混音器的校正上比較輕鬆容易把三頻調整的接近的地步不會有太多的個人特色在裡面,但完全沒有特色而讓這些號稱監聽喇叭就算站在一起會讓人聽不出品牌嗎???既然都是監聽.....也都號稱三頻均衡那我買JBL某型號的監聽喇叭不就等於買到B&W某監聽喇叭可能嗎??,說穿了~~監聽喇叭只不過是一種喇叭在專業音響工作中的一種"工作職位"而不是喇叭的名詞....就像工程師,但工程師一定是白人嗎??當然是否定的...也有可能是黃種人、黑人等等......但每個工程師也都會有他的個性與工作態度的不同

ldw406 wrote:
要用電腦也是可以啦...(恕刪)

ldw406 wrote:
請問這樣的組合在聲...(恕刪)


沒有不能聽的組合,只有自己喜不喜歡,很多前輩強調的耳聽為實就是如此!

這樣搭配好處是在於訊源擴大一體機,少了中間線材的需求,喇叭也是CP值高又好推,這樣能用最簡單的方式開始享受音樂,等慢慢入門,再來考慮需不需要繼續花錢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