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低頻駐波處理請益

wu85748 wrote:
請問吸音板位置怎麼放...(恕刪)


如果能找到你的喇叭的cea2034 Spinorama的話,指向性差的可以考慮放側面的第一反射點,吸收不良的側面反射音
除此之外,也可以考慮放前牆的第一反射點
人坐的位置如果靠近後牆,也可以放在身後的第一反射點
目前相片的位置看起來只蓋了前牆第一反射點的一半而已
目前只能一片一片慢慢上,老婆會不開心。還有一個問題,沙發後面要擴散還是吸音。謝謝
JohnTitor wrote:
wu8574...(恕刪)
JohnTitor
吸音---"人坐的位置如果靠近後牆,也可以放在身後的第一反射點"
wu85748
ok
真的有人和廣告中的阿罵一樣,以為電腦會撿土豆嗎?「DRC專家高手」其實就是一些編寫程式的阿宅,low點的還只套用現成軟體(如影像套用濾鏡…),無論何者,重點在【他們聽音樂嗎?懂聲音美學嗎?(當然不排除)如:經錄音的周董聲音該還原成怎樣?】,是示波器上曲線呈現平直就完美了嗎?
其道理就和「電子新貴」推出的音響製品,「規格高、曲線平」開始都非常叫好叫座,但用家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都還是會回到傳統音響製造商的產品,說明了「音響」和「電子技術」真的沒有絕對必然的關係,不是瞧不起誰,而是事實就是如此。

不可否認的DRC的確是最後的調音手段。
lingo1388
pipi678 你智商和國文都有問題,還跳樓把兩話題兜一起,去把我說的字字看清楚再來;你的「有音樂素養阿宅」呢?猜是你是想說自己,不好意思說,勇敢些別害臊。
pipi678
lingo1388 好了啦,自己講得「DRC專家高手」其實就是一些編寫程式的阿宅。是誰啊?有多高的比例你敢這樣說?自己莫名其妙腦補一堆,還在扯什麼,你在這樓講的,是看不懂中文嗎?
一樣都是調音手段,錢的問題罷了!
FallenGundam
說實話 有錢不會調整一樣白搭,除非你說找專業的團隊來設計那就沒話說
請教要做DRC校正,是不是要買有此功能的設備(WiiM Ultra)
wu85748
wllee9918 外接DAC呢?
wllee9918
是啊,外接myteck digital dac
lingo1388 wrote:
真的有人和廣告中的阿...(恕刪)

傳真用戶跟美聲用戶市場取向本就不同。

電子訊號正確跟人主觀覺得好不好聽是兩回事,HI-FI顧名思義是高傳真,主要要還原錄音室電子訊號,重點就是還原電子訊號,跟好聽本來就不是等號,很多好聽美聲的產品是根據市場需求還有目標客群給的,但他不一定是準的。
如果你要準的產品,就是按準的flow去搞。

FR很準也不是完美要量的東西其實可多的,會影響聽感的參數也是多了個去。

DRC的本質是在家用環境或是不能大動裝潢的小型錄音室中,在不讓喇叭物理失真的前提下,盡可能的讓低頻要準,中頻以上都是器材的FR決定。

很多老廠也在標準化這些東西了,最基礎可以去看看鬼斧,看看待過JBL,哈曼的工程師,現已是GRAS的經理,去看看T0級聲學工程師怎麼講這個事情。

老廠或是大廠也沒傳統用戶想像的的那麼傳統,電子技術推進很快,很多新標準新規格,新的電子技術,這些廠很早就投入了。
lingo1388
pipi678 無須顧左右而言他,單純想認識對「聲音」有見解的軟體工程(大家不是都如此暱稱嗎?)不要醜化自己思想,好嗎?
pipi678
「DRC專家高手」其實就是一些編寫程式的阿宅 這就是你的論述,我不覺得這是單純的想認識喔,你帶有醜化的描述寫在那邊,怎麼會覺得我在醜化思想?還是先看一下自己的發言歷史軌跡吧
誰阿 wrote:
傳真用戶跟美聲用戶市...(恕刪)


從頭到尾你都沒看懂文字的意思,我在這則留言是說「TAG我,應該是針對我上篇內容的回應,才要TAG我不是嗎?可是你卻在說不相干的事」
看完你多則留言,發現你音響都玩的很瑣碎,舉第一則為例「DRC是屬於原意是屬於傳真」看就知道你不瞭解什麼叫「真」,【純正的者為真】DRC之後還能稱之為真嗎?
第二則「room mode造成的峰谷問題,在FIR IIR階段做相位跟震幅調整」,假如知道問題,那還要去搞嗎?有了問題再來找另個問題堵,諺語是「挖東牆補西牆」,後面的…就從略。
給你一個建議,玩音響起碼要擁有一套表現在「水準以上」的器材,有機會聽聽別人的更高階的組合,如此才能讓你體驗「聲音」的美【誠心誠意的建議】。
lingo1388 wrote:
從頭到尾你都沒看懂文...(恕刪)

我是在回應你DRC的問題,你對於DRC有超大誤解,所謂的真就是電子訊號是否能近似於,錄音室前錄音師聽到的狀態,或說還原喇叭白皮書,或是常規家庭響應規格書能夠控制範圍狀態,這才是規格書或是設計者與其用家環境要聽到的狀態,這跟用家覺得好聽是兩回事。

難道在你家聽到一個70Hz的大凹,但是錄音室卻是正常的,那這樣叫做真嗎?錄音室低頻相位是對齊的,在你家是延遲的,那這樣算是真嗎?

你一直覺得純粹的真是不過要那些算法,但現實剛好不是如此。

我很明確告訴你,不要說DRC,光是DAC本體裡面本身就自帶IIR跟FIR,你知道SDM演算法跟一些數位相位控制濾波器這些東西在硬體裡面早就自帶了,就算沒有DRC仍然還是存在。就算是R2R,也是有算法做deglitch

你只要有D2A甚至純數位串流的buffer,Digital filter ,別再想像沒有這些東西有多純粹了,現役的音訊產品就是有這些算法的東西。

不然你以為量化雜訊是怎麼做濾波或是noise shap的,最小相位濾波線性相位濾波是怎控制的,就是靠這些演算法。

By the way我背景是現役ic design,約六年前曾服務過出audio chip 的公司,市面的平價廠商到歐美中高價位廠,有過服用過我跟公司團隊手上出去的晶片也有賣整包total solution 過,跟hifi廠合作的經驗,debug到量產階段聽過的產品應該是沒有比較少。

堅持己見意義不大,此篇只回應至這邊了。
lingo1388
如果把「【點出盲點】讓人無法自圓其說」稱之為「主觀意識強烈」,思考一下,到那個才是「主觀意識強烈」?【做】就知道事情對錯(說的都是個人經驗,但不排除可能有錯),逞口舌之快沒什麼意義。
pipi678
就是在講物理,你是唯一在講別的東西的,物理就是科學研究,你個人經驗就是自己的想法,結果你又在自己腦補
誰阿 wrote:
難道在你家聽到一個70Hz的大凹,但是錄音室卻是正常的,那這樣叫做真嗎



一開始的【所謂的真就是電子訊號是否能近似於,錄音室前錄音師聽到的狀態】立論基礎就有問題(後面就從略,不同意見太多會被說戰),可以舉出DRC如何偵測訊源(CD、LP、串流…)嗎?如果沒去偵測後面工作不就【無】!至於【喇叭“白皮書”】,整個看下來,你獨鍾白皮書,「喇叭白皮書」此地應該會如此稱呼,敢問你從那來的?
你舉「難道在你家聽到一個70Hz的大凹,但是錄音室卻是正常的,那這樣叫做真嗎」(之後都是贅言),問題根本在於【誰要你去買這種爛機器】有很難懂嗎?譬如:你去買許蠢美回來醫美整型、整骨拉皮、塗脂蓋粉的能變泰勒絲嗎?要泰勒絲就直接買泰勒絲,這不是常識嗎?
再以樓主照片為例,大家直觀「問題出在空間」若然,使用DRC就會改善,但如果問題出在器材搭配(705不會發出過量中低頻),如是就是擴大機控制力不足,讓中低頻失控,DRC幫助就有限(減量但質的問題依然存在),當然器材不是個人所有,【只是提供經驗參考,無須惡言相向】(怕別人戳到痛處,就不要來問啊!)。

結論:給你和樓主衷心建議【改善器材先吧!】
誰阿
單獨只有房間也不會有大凹啊,你也沒有發聲源,房間不會自體發聲
pipi678
誰阿 所以我才說這人在扯淡,"理想器材"就是完美的設備現實中不存在,這類通用語看不懂,room mode就是屬於空間物理聲學特性,這還需要定義主詞,就只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偏偏覺得有問題的都是別人
樓主你好,不曉得吸力哥有使用心得嗎?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