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D與SACD Hybrid的音質比較

在重低音喇叭下面有墊硬橡膠
可以減少一些振動
也可以隔離地板的水氣

s2265 wrote:
唉呀⋯⋯要換電視真的是遙遙無期啊!


有個方法:
電視不用換,直接加裝投影機和投影幕
若父母說不需要
你就說是你回老家時想看電影用的
呵呵⋯⋯鄉下地方沒有光碟出租店可以看電影啦
我家也只有數位機上盒看節目
網路是用中華電信ADSL
許多年前我就建議要再搭配MOD
但是我爸就說有數位機上盒可以看民視频道即可
我媽很想看MOD的慈濟頻道
可是我爸一直不為所動


我今天去中華電信問MOD的費率
目前有二年的優惠期
選擇陽春版的MOD搭配原本的ADSL不加價耶
呵呵⋯⋯這麼優惠的條件
我爸應該沒有理由反對了吧
這次回家裝設音響系統
我媽聽得很開心

因為我媽聽得出音質的差別
但是我爸就聽不出來
他就覺得這些是浪費錢
還念了我媽一下下
因為她的一句話讓我花了那麼多錢


各人有各人的立場
也沒有對錯啦
子女也只能儘量從中取得平衡點就是了
s2265 wrote:
最糟糕的是這種電視我家有二台
唉呀⋯⋯要換電視真的是遙遙無期啊!

這種CRT電視我老家有30幾吋的, 又大又笨重, 我家小朋友小時候還有欣賞到.
後來怕小朋友眼睛不好, 買了一台19吋的液晶電視, 印象中花了3萬多......
現在便宜的58吋液晶電視, 3萬元有找.
我常常看到有人討論幾坪的空間要用多大的喇叭
否則可能會產生不搭配的情況
甚至還有可能會產生駐波
但是我自己覺得小喇叭的音域寬廣度永遠比不上大尺寸的喇叭
小喇叭中高音或許還可以
但是低頻部分有它天然的限制在
有人說小空間用大喇叭在小音量時不能發揮功力
反而更糟糕
我查詢論壇後
有人認為有可能是擴大機推力不足
無法在小音量時完美驅動大喇叭
所以只要擴大機或是後級推力夠強大
即使小音量去推
音質寛廣度表現依舊遠超過中小型喇叭
像日本人就超愛在小空間內玩巨獸級喇叭
如果沒有相當的理由
他們應該不會玩這種遊戲吧
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是否正確呢?
以往只有落地、書架、衛星三種喇叭,但這十年下來其實繁生出不少規格,如小落地、大書架等等,其中像是現在的B&W 600系列與ELAC的FS247 & 267這種都是為了配合現代住宅小空間而衍生的小落地,在小空間中不至於讓體型太大占空間與造成過多的低頻駐波但又能讓中高音域寬更為寬廣平衡,小弟擁有一對B&W DM603s3也實際比較過現在的新的600系列,光是單體尺吋就小了一圈,老DM603s3的低頻與現代600系列比較簡直可以用氾濫來形容,但相對我另對小一些些的FS267 小落地的低頻上就顯得Q彈許多不會到氾濫的地步但中高頻比起之前的BS244書架更為寬廣均衡低頻的層次也比較多,小弟的空間也不大5mX5.4m且形狀對於音響來說不是很友善...
s2265 wrote:
我常常看到有人討論...(恕刪)
落地喇叭的單體數量較多, 就好像多把樂器合奏一樣, 聲音厚度密度都比較好.
小空間不一定是問題, 落地喇叭對於擴大機的推力及駐波, 確實門檻較書架叭高些.

我在3坪大的書房放過B&W 604S3, 比601S3表現更好. 唯一的問題是, 落地叭放在小空間, 壓迫感大了些.


s2265 wrote:
我常常看到有人討論幾坪的空間要用多大的喇叭
所以我的經驗是,小空間你要得到更均衡的音色只要擺的下小落地是很好的解決方案,但在擴大機方面就得慎選,與喇叭的搭配下可以在中低音量可以很線性的均衡輸出,也就是說不用刻意挑大推力的款式,但必須是大電流中低瓦數可以在中、小音量就可以平衡的輸出三頻音色的擴大機,這樣就可以在小空間內好好享受更寬廣更細緻的音質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落地喇叭的單體數量...(恕刪)
Bear4212 wrote:
所以我的經驗是,小空...(恕刪)

前面打太快了, 漏打了一個"比"字.....

"我在3坪大的書房放過B&W 604S3, 比601S3表現更好"

之前在書房測試604S3, 搭配的擴大機是谷津 HA2 + XP200 (單台).
大概書房空間小, 沒辦法開爆棚, XP200的60W很夠用了, 音量頂多開到九點方向而已. (總刻度的1/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