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的美聲享受-Usher BE-718

Eric_886 wrote:
決定整套系統音色的還...(恕刪)


雖然Eric網兄說的沒有錯.喇叭決定大部份的音色.

= =.但還是有少數搭配不當.造成誤判的狀況.

就像之前我拿朋友的S520搭我臥室的NAD C315BEE.

可以說真是爛到一個不行阿.乾澀悶.一整怪.

接到我客廳用的P307A+R1.5.又覺得這5~6K小叭淺力太威了.

好吧.一般人不可能拿P307A+R1.5.接S520的.

但朋友用AU-9000II 推也算中規中矩了.

我是覺得還算不錯辣.跟一般大廠搭配的入門機種比較起來

其實是互有輸贏.各有利弊.

在玩音響的老手.多數都會知道自己喜歡哪種調調.比較沒問題.

而新手選購.最終還是依照你聽的音樂類型.及軟體來選擇.

因為不管是雅瑟入門.還是大廠入門.都有他們特別適合的音樂類型及表現方法.

舉個例子:

我臥房用的是:JBL4312M+NAD C315BEE+NAD C515BEE.

這組合特色就是中頻特別厚跟突出.解析較低.層次感分的不多.

隨便聽MP3流行歌曲都好聽阿.軟體也不用特別挑.

60分的軟體.在這種特性修飾下.還能得到70分的聽感

假設發燒片是90分的軟體.但在這種特性修飾下可能只變成80分的聽感.

而我客廳的BE718+P307A+R1.5

聽MP3或是錄的不好的60分的流行音樂.放出來可能只有40分.

因為細節層次太多缺點放大.一整個就不好聽.

但發燒片這種90分的軟體.卻能得到接近90分聽感.

=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兩種特性..所以我說..還是看軟體選系統..



iamgod99999 wrote:
雖然Eric網兄說的...(恕刪)


你是要用六~七萬的前後級去推5千塊台幣的520這樣的例子說服偶你是正常人嗎? 這與小明說他很窮,窮到幫他們家開賓士的老王一件襯衫穿了三年還沒換一樣....
Eric_886 wrote:
你是要用六~七萬的前...(恕刪)


誤會阿~

我只是說S520潛力不錯.

但是一般人不會這樣配的.我有說明阿.回文可以稍微看仔細點T.T?

我只是說就算用AU-9000II配S520

跟一般大廠入門組合相比也是各有利弊而已.看個人取捨罷了.

像我的臥房系統就捨掉了S520這種組合.

因為= =我哪來那麼多發燒片.有時候就聽聽流行音樂或是MP3.

用我臥室的JBL+NAD 這較有特色.修飾感重的系統.好聽多了.

要聽發燒片我去客廳就好了...
iamgod99999 wrote:
誤會阿~我只是說S5...(恕刪)


高解析的系統,放MP3 真的很難聽…

有時連放些來源不明CD都很難聽,就像在大太陽底下,看個粉上很厚的女生一樣,會失去美感 = =

沒有修飾、沒有過濾,你給的是什麼,就原原本本的播出來。

iamgod99999 wrote:
誤會阿~我只是說S5...(恕刪)


AU9000也是520兩倍多的價格了......
Eric_886 wrote:
AU9000也是52...(恕刪)


如果按照網兄您故意無限上綱的"想法".

擴大器不可以比喇叭貴的理論.

用LS 3/5A 的玩家.

用harbeth m20 的玩家.

用spendor s3/5 的玩家.

更不用說玩Dynaudio入門小書架的玩家.

哪一個在擴大器上的投資不比喇叭多了?
iamgod99999 wrote:
如果按照網兄您故意無...(恕刪)


您舉的那幾款可是speaker中的名器呀~~~ 520差很大~
Eric_886 wrote:
您舉的那幾款可是sp...(恕刪)


話都你在講.規矩都你訂的.你自己訂的規則遇到舶來品就見風轉舵...佩服佩服~
iamgod99999 wrote:
話都你在講.規矩都你訂的.你自己訂的規則遇到舶來品就見風轉舵...佩服佩服~...(恕刪)


您舉的舶來品,價格一點不低呀~ 都是『玩家級』的了。

Eric_886 wrote:
您舉的舶來品,價格一...(恕刪)
說要用六~七萬的前後級去推5千塊台幣的520的是你沒錯吧?那擴大機這樣的花費算不算玩家級?來這裡逛的人不一定都是如此花錢。搭配S520根本不需要用到幾萬塊的前後級,找一台低階的8000左右綜擴就可以推得很好,不介意大陸貨的話只要4000出頭。我是用DIY的6V6單端,花費不到5000,推起來聲音相當平衡有活力,效果不輸聽過的音響展系統。

S520是好喇叭,因為它的設計理念是將所搭配器材的音訊內容無色無染般的呈現給聽者。這種中性聲音,有人說刺耳,那是器材或線材搭配不良所致,個性偏亮的器材本來就不耐聽。但我覺得還是太多人反應過度,把自己器材的個性表現出來之後發現不耐聽就將責任推到喇叭身上,器材解析力強並不等於好聲,對我而言音樂性musicality才是重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