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大的推薦,先研究看看~~由於弟多數聽的是POP,莎拉布萊曼,跟一些爵士女聲...和張學友.偶爾也隨意地放些古典音樂.所以線材或DAC選擇會傾向增加感情韻味的方向.而不是專業所要求的原音重現...望請網兄們多加指導,感謝~
小弟天真以為,若單純因為製造地的不同,可以較低的價格購入接近自己需求的器材,何嘗不是件好事,能省就省囉,窮啊!!對初入此領域的小弟而言,CP值沒有國籍參數,更無法確定花了5/6位數買的器材100%都是"先進國家"來的。時間拉長了,品牌情節會變,製造地情節當然也會。
steffen wrote:我用過densen前...(恕刪) 我倒不敢如此確定,新的Densen已改進很多(別說還有plus版),尤其是加DNRG後我更不覺得有差這麼多,當然,價錢也變得差不多就是了。我在日月買了兩對喇吧,都是用Ayre試聽,買回家後用densen是互有勝負
yangchir wrote:我倒不敢如此確定,新...(恕刪) 之前有網友要買我的conrad johnson ca200綜擴有搬他的 densen b110及喇叭 ELAC 310限量版來我家比較,不知是否未充分熱機,推310高音很悶,音量要轉到很大(約70%才有足夠音壓)310不算好推,可是效果比我印象中的dm10落差很大(我也用過ELAC 330)就是聲音很悶出不來。也不知是否跟elac不搭還是問題出在哪?害我對DENSEN都冷掉了不然我對densen外觀還蠻欣賞的,也考慮過他家的器材。畢竟以前用dm10印象蠻不錯的。
steffen wrote:之前有網友要買我的c...(恕刪) 感覺怪怪的,Densen搭Elac應該不錯呀,我雖沒這樣搭過可是音響論壇在評B110時是先搭FS201,表現很好但考慮價格配比才換其他喇吧,所以應是有其他原因吧
其實這幾天跟網兄借了3條舊喇叭線,其中換了Transparent super musicwave(reference cable)的喇叭線跟訊號線後在我家鳥鳥環境很糟的客廳,這種組合竟比起之前聽到的naim跟在Krell前手網兄的音響室中,竟是不惶多讓。在換了那條線後,整個系統好像甦醒般地,嗓子都開了,歌聲有感情多了。在逛完這次台北晶華的音響展後,深有所感。耳朵實在是不能寵,否則為了追求那一點點聲音的差距,代價實在不小!希望這次把系統搞定後,數年內都不必換器材了。其實DYNAUDIO25th 簽名版+KRELL KAV 400xi目前聽起來是還蠻ok的,換過線材還沒放墊材,聲音已經自覺不賴,至少不像先前試擴大機時那種聲音有點粗糙的質感。希望在電視櫃來,墊材就位後會有更棒的變化。目前還在尋覓二手訊號線,喇叭線及DAC,CDP.......。感謝各位網兄所建議的美好意見。
丹拿的聲音真的棒、我覺得是偏沈(穩定不會出錯),之前我用丹拿時配過mbl會有太過沈重的感覺,那時我配過ayre來推確是很棒、但一但換喇叭、確會感覺當時的ayre控制力很差、聲音飄過頭、結論還是搭配真的超重要的!經過比較我個人覺得sonus faber的喇叭可能還是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