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nes Store上的古典音樂(這不是老派與新秀的爭論)純分享...

感謝分享最新資訊
像你這樣是真的不錯 本來玩音響目的就是為了欣賞古典音為主
不要像有的人都多大歲數了還在聽一些小孩子歌
例如一些動畫音樂之類的 為什麼這樣講?
你注意看那些動畫影片 裡頭的人物無論造型表情動作
講話的方式內容語調....全部都像是個小孩
那些負責配音的所謂聲優 歌聲像小孩
歌詞的內容也像小孩 對不對?
我講的沒錯吧 你覺得一個人可以一輩子都聽這種小孩子歌
聽小孩子唱歌 然後一輩子都像個小孩嗎?
我想不行吧
台北愛樂說過的一句廣告詞
過去的流行,今日的古典
頭文字D 東堂塾的社長告誡過 當職業車手走了很長的一段路而遇到瓶頸就要回到原點去審思最初的感動,最近電視上報紙上有句很常聽到的詞..莫忘初衷

最近小弟在iTunes上試聽後又入手了兩片CD
第一片.久石讓的 WORKS IV -Dream of W.D.O.-
內容主要由最近的兩部動畫 風起、輝耀姬物語的主曲


第二片 羅西尼弦樂奏鳴曲 ROSSINI
由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 於6歲時所做的12首超優美的弦樂奏鳴曲 此片母帶製作時期可追朔至1968年馬利納與聖馬丁學會樂團演奏時所錄音,當時在LP時代就已經數發燒級,小弟這次是購買XRCD的版本...非常棒


這兩片於iTunes上都可供試聽

Bear4212 wrote:
感謝各位前輩的分享...(恕刪)


Bear大您好,我在HDtracks有找到這張專輯的高音質版(96/24)。
如果iTunes store的音質無法滿足您的話可以參考看看。

http://www.hdtracks.com/vivaldi-the-four-seasons
哈感謝DennisChen2003大的分享....我知道不過只是我也還在觀望,目前來說44.1先搞好是我的目標,44.1搞不好更別談96/24囉,再說不急不急...現在高音質還在亂世未達一統江山的地步,反正往後一定是高音質檔案的天下不過我倒想等到大方向出來再說吧~~
其實這片四季在市面上也有一種高音質版的實體BD版
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 吉妮.楊森,小提琴 (藍光音樂片)
這版本如果搭上最近火紅的兩聲道HiEnd藍光播放機BDP-LX55不知道音質聽來是否有突飛猛進的突破...
DennisChen2003 wrote:
Bear大您好,我...(恕刪)

Bear4212 wrote:
哈感謝DennisChen2003...(恕刪)


與其期待藍光光碟帶來的音質改善,不如買Esoteric出的sacd軟體,前提是要有sacd播放機~
SACD的軟體 小弟從去年在購買軟體時都有在注意也買了不少片(根本就是買經驗),但礙於沒有SACD播放機只好先讀取CD層,待今年中以後該繳的稅繳完了該繳的錢都繳完了也存夠小弟會入手Marantz SA-11s3湊齊一整套西裝,不過就以目前CD層的試聽來說我覺得SACD的地雷比起XRCD風險大太多了....可能是XRCD的製作成本比SACD大上不少所以要製作XRCD通常製作單位要對此專輯的母帶音質很有信心,不然一片XRCD光是製作成本就高很多然後售價又是SACD近兩倍以上的售價如果沒人買單就虧大了,小弟買的XRCD至今沒有踩到地雷過片片經典啊...


koting12001 wrote:
與其期待藍光光碟帶...(恕刪)

Bear4212 wrote:
SACD的軟體 小...(恕刪)


以熊大對於iTunes的支持,APPLE MUSIC應該花下去了吧?

不過很想知道XRCD與一般CD壓成WAV或ALAC聽起來有沒有差。
台灣經濟奇蹟的幕後無名小卒
cybastar wrote:
以熊大對於iTunes...(恕刪)


哈!!小弟還在享受他的3個月免費期應該是可以聽到5月吧!!....不過也正在考慮是否要續約就是了,原因不是音質主要是看他的音樂庫資料內容與屬性是否符合小弟的音樂需求...

您問的XRCD與一般CD壓成WAV或ALAC聽起來有沒有差?? 說真的XRCD&CD聽起來音像質感動態等還是最好的,但如果以檔案格式來論...WAVE無庸置疑的除了沒有壓縮外他的資料量絕對無法讓你忽略他...這就好比同為1080的畫質但NHK的1080i狠狠就強過台灣HD台的1080P是吧...不過如果以壓縮格式來說ALAC、AAC、MP3等,在去年小弟還在使用8200CD的USB DAC搭iTunes時還是覺得ALAC最好其次才是AAC...而MP3就很難接受了

但在今年入手NA11s1後這台DAC所強調的調音技術幾乎可以說把這些有損、無損的壓縮格式調整提升到幾乎很難聽出差異來,這也是讓小弟最為驚豔與讚嘆的一點,所以現在連聽網路電台的音質都覺得是種享受,當然這些功勞我覺得都是這台NA11s1的調音技術優越所致,所以小弟也試著用BDP光纖接到NA11s1來播放席琳狄翁拉斯維加斯演唱會,透過NA11s1解兩聲道PCM 48khz看藍光演唱會 比較看看與BDP HDMI直送SR7008 解DDHD多聲道音質誰好,結果BDP送SR7008除了有多聲道包圍感覺好外音質部分慘敗非常明顯rock...所以小弟對於iTunes的應用來說搭配上NA11s1以後著實更為方便、更容易找尋專輯與音樂檔案的管理.....

套句音響前輩說的...如果一套百萬音響只為了抱著那幾片測試片才能出好聲那可真有違初衷....
cybastar wrote:
不過很想知道XRCD與一般CD壓成WAV或ALAC聽起來有沒有差。


首先,你要先問你自己,在盲聽的情況之下,你是否能輕易地聽出24/96 和 16/44.1的差別?

當年Sony和Philips在訂定CD規格時,測試過幾千人的盲聽試驗,發現大多數的人無法分別兩者的差異,所以把CD規格訂在16/44.1. 即使經過將近四十年,這個規格並沒有落伍,還是標準規格.

XRCD是1995年當數位串流還沒流行時,JVC發展出來的獨特解碼,讓24/96或20/88.2的原母帶在轉換成16/44.1的CD時仍然能夠盡量保留24/96應該有的音質. 但是現在你如果真的要聽,就直接去下載原廠母帶直接轉的24/96音樂就好,根本不需要再由XRCD再轉回來WAV. 所以最好的狀況是你下載由原母帶直接過來的數位檔,如果是由原母帶轉成XRCD,再由XRCD轉成wav,那它最終仍然只是16/44.1,不是原母帶的24/96. 當然大部分的人盲聽不出24/96和16/44.1的差別,那麼你的wav是從哪裡轉的大概就無所謂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