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凡之靝 wrote:
隆起又怎樣?
人耳對中高低頻頻率響應又不一樣
音樂家,錄音師對低頻響應的感覺也跟你一樣,都是用人耳
音樂家演奏時,因為用人耳聽,所以對高中低音響度控制的基準是人耳聽感
錄音師也一樣
我知道你在說這個

不是只有你用這個曲線,是演奏者->錄音師->你,都是套這個平均曲線(當然,人與人之間的誤差就不提,用平均來說)
所以你知道你在說什麼了嗎?
還有
一般空間常被這些頻段搞出駐波
隆起不會怎樣?
Monte920 wrote:
因為它是在8歐姆到3歐姆之間變動啊,儘管很多部分是在3歐姆,廠商的最高值仍然是標8歐姆.
你如果回去你引的網站去看,6歐姆喇叭也就是在6與大約3歐姆之劍變動; 4歐姆喇叭也是在4與3歐姆之間變動.
其實喇叭的歐姆數時常會變動,這基本上玩音響都是常識. 所以這也我之前講的,不會看到803D3的數據是8歐姆,90dB就去笨笨的買小擴大機來推. 在美國,B&W加上老麥的確是最常看到的一個組合.
基本上,8系列並不算太難推,但它的潛力深厚,如果你餵它大力士,它就越多潛力能夠被逼出來!
Fabio_Lin wrote:
沒有一個標稱阻抗可以代表整個曲線
還不都是習慣標個共用的,反正都沒有代表性
請舉國際規格吧
不過就算是啥組織規範的
也都只是玩文字遊戲
原則就是:阻抗(Z)跟頻率有關
其他都是人習慣用來描述的(都是以偏概全的)
以偏概全的東西,居然好意思來說我比你正確
老實說,真是笑死我
既然是方便人類的東西,當然是大家習慣的,不然你說你那個標準啊
一樣是以偏概全的標準
再說一次
阻抗在不同頻率都不同,沒有什麼頻率的值可以代表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