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哪一個空間較適合放二聲道音響

若選這空間,個人建議802以上啦
以前在13坪獨立空間玩N802
還覺得不太夠想換N801或N800咧
只是後級要慎選,歐美為佳

小空間聽的是質感
有時升級喇叭後級,也聽不出好壞
甚至更差
很注重線材調音,就為了彌補空間的不足

大空間就不一樣
能讓大系統發揮實力
設備為主,空間調整為輔,線材沒那麼重要
就是需要很多money money
尤其在驅動喇叭部分
未來升級也很多想像空間

至於空間調音部分
個人建議先買回定位設備
用簡易材質(枕頭、書櫃、毛毯吸音擴散板等)
初步慢慢調整到自己想要的狀況
有了底再來裝潢底定
找音響工程搞吼,花大錢不一定得到自己想要的

無論大小空間,線材都很重要的. 線材其實也要當作器材來看.

如果家裡空間為了音響,各種調音大小物件擺滿房裡,講好聽是錯落致,其實家人是很難接受的,恐怕從此雞犬不寧.

tt_koupe wrote:
無論大小空間,線材都很重要的. 線材其實也要當作器材來看


很多人經過盲聽之後其實不太認同這點. 但假設我認同你上面的說法好了,我想請教一下,怎麼樣是最好的選購方法? 既然線材那麼重要,那你如何教導一般消費者選購好的線?

除了少數世界品牌的線材以外(指頭能夠數出來的全世界通行品牌大概不會超過幾牌),許多線材其實是品牌很小(你買得到但別人在別處很難買),或是根本沒有品牌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正名那個線材真的是好? 我在台灣看到許多討論口沫橫飛說哪條線多好,說難聽一點,我在美國完全找不到! 同樣的,我在美國可以買到我們鎮上一家有名小音響店自己做的線,我相信台灣也買不到. 那誰能測試台灣買到的那條線好? 還是我美國買得到的這條線好?

另外,有多少人能夠跟音響老闆交情好到他願意剪下來借你十幾條不同的線在家慢慢試? 而在許多線材的價格就跟到珠寶行秤斤論價這麼貴的情況下, 又有多少人能夠花大錢買個許多不同的線在家裡試出一條滿意的線? 買到一公尺單位價格最貴的線就是最好的囉?

你說線材要當作器材來看,也許是對,但在消費行為上卻是行不通. 器材的話,你說個Accuphase E-470或B&W 802D3,至少在全世界各地許多音響迷都多少有個概念,知道這是甚麼樣的器材. 但說到線材,以Audioquest為例好了,單單它們喇叭線就有六個系列,十幾個不同的線,請問誰能娓娓道出那六個系列的不同之處? 聽起來的不同點? 除了AQ的工程師或老闆,誰有辦法把這些喇叭線全都試過? 那在消費這麼模糊不清的狀況之下,怎麼買到最有效又不花冤枉錢的線材?

http://www.audioquest.com/speaker-cables/
線材的好壞要自己去試,不同品牌的線材,聲底都不同,線材是影響音響系統的很大關鍵,你可以不認同,但是我會說耳聽為憑。

Monte920 wrote:
很多人經過盲聽之後...(恕刪)

中肯。認同++++1。在景氣不佳的現在,光搞定設備就要花不少了,除非極度要求、口袋深不見底的音狂,真的...誰能一條一條無止盡的買,無止盡的試。
Monte920 wrote:
很多人經過盲聽之後...(恕刪)


+1

我現在用的紅白AV線是1公尺28塊美金的audioquest tower系列;HDMI是兩公尺38塊美金的 audioquest Peral系列。
說真格的,我還真分不出來有多好,心裏爽度成分居多吧。
或許價格再貴上10倍的線就聽得出來差異?

但我也不否認線材有差有影響,因為我朋友拿了條三千台幣的電源線,跟原廠線,接上Marantz SA8005反覆聽同一首曲。除了電源線,其餘條件都一樣,最後我們一致都有感覺,三千塊的電源線會讓高音沒那麼尖銳,原廠線反而高音清楚。但真的只差一點點,要不是有機會這樣試,我哪知道。

除非自己花些錢買不同的線回來試,不然只是盲買的話,我想就大公司價錢OK的線,總不會差到哪裡去。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dsd128 wrote:
線材的好壞要自己去...(恕刪)


本來就是如此,沒有一種線材適合所有不同的環境,我用熟悉的軟體在不同環境加上不同器材所聽到的聲音表現,再看看使用個個線材,可以知道換什麼線材會有甚麼不同的改變.當然這個前提是在硬體器材不變動,擺位大致ok下.
Monte920 wrote: 很多人經過盲聽之...(恕刪)

我12坪這套系統, 剛組的時候沒特別配線, 之後才靠線材調整。

因為都是手邊持有很久的線了,所以我大概了解想要改進什麼,要換什麼線。

例如,我想加強音場深度, 所以我用Furutech alpha-S25 喇叭線 代替一開始使用的千多元平價線。 換了以後,空間感改進很多。

調整過後,前後差別其實蠻大的。  每條線其實都有它的特性,平價線較不明顯,高價線就很容易分辨。

Monte920 wrote:
很多人經過盲聽之後...(恕刪)


這說明了一點,盲測若無感就只能說在聽感上,還沒到這樣敏銳的程度,有可能耳朵沒受過較長期聆聽的感化(或訓練).

也可以恭喜這些消費者無需多花錢.
Monte920 wrote:
除了少數世界品牌的線材以外(指頭能夠數出來的全世界通行品牌大概不會超過幾牌),許多線材其實是品牌很小(你買得到但別人在別處很難買),或是根本沒有品牌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正名那個線材真的是好? 我在台灣看到許多討論口沫橫飛說哪條線多好,說難聽一點,我在美國完全找不到! 同樣的,我在美國可以買到我們鎮上一家有名小音響店自己做的線,我相信台灣也買不到. 那誰能測試台灣買到的那條線好? 還是我美國買得到的這條線好?

另外,有多少人能夠跟音響老闆交情好到他願意剪下來借你十幾條不同的線在家慢慢試? 而在許多線材的價格就跟到珠寶行秤斤論價這麼貴的情況下, 又有多少人能夠花大錢買個許多不同的線在家裡試出一條滿意的線? 買到一公尺單位價格最貴的線就是最好的囉?



沒錯,世界品牌的線材是少數,可能都不算是廉價,但是總比花差不多的錢卻買一些小品牌,有些還是土炮假外資品牌咧.

所以最好買當地都知道的世界品牌.道理很簡單;容易流通,當想要轉手時,起碼還有下手會接.

線材應該無法單獨論定,應該說走向如何.

---------那誰能測試台灣買到的那條線好? 還是我美國買得到的這條線好?-------- 沒錯啊!系統不同要怎麼測.
有個案例是,朋友call我說他在加國要買一整套二手burmester 961 se ,808 mk3, jd-1 ,不知道的線材,我說若可以線材不要,他說一定要整個賣.
結果東西回來照原樣建立後,全傻眼,聽起來就是柔軟到像厚棉被般的溫暖,完全沒有b牌的特色.最終就是開始找線材替換,因為不可能再把器材送回,於是電源線和換成siltech ,訊號線有siltech和AQ,喇叭線用MIT ,恢復生龍活虎,華麗光芒的質感,搞定! 原來的線材花了他5000美金,我徵求他同意稍稍拆開超多隔離網,是AQ,但是我卻查不到型號.
以上是說明當器材確定後,在主觀環境裡,利用線材來調整(姑且這麼說)達到想要的聲音.

當然一家店不會有所有的名牌線,但卻應該知道器材到客人家裡後,怎麼讓器材發揮效果,包括線材更替. 可惜,我見到的絕大都是業務怎麼配就怎麼裝上(反正店裡面就這1~2個牌子),若效果有疑問,千篇一律都說是環境問題.我知道有些店素質高到,到客戶家完成後,會立刻建議然後換上適當的線材試聽,讓客人滿意.當然這是另外花錢的.

至於---有多少人能夠跟音響老闆交情好到他願意剪下來借你十幾條不同的線在家慢慢試?--- 那就看你的運氣(碰到甚麼店家),和你和老闆怎麼溝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