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fire111 wrote:目前的音響組合為喇叭(恕刪) 系統要有升級感換高一階喇叭最快只不過....現在要找到比1.8好聽的喇叭可能不是2倍價格能搞定擴大機也許要跟著換除非只是想換換口味聽到喜歡的喇叭喇叭到位再決定後面部分吧不是為了換而換
godfire111 wrote:所以是如前楊兄所說,(恕刪) 1.8沒用過,失之交臂後來買了AB2也不知道你覺得缺點是什麼聽過配皇冠、class150,覺得耳朵有點痛反而在店家聽配AQ A50可圈可點不過訊源前級都是葛雷分,不同級數其實壓榨他低頻沒多大意義保有中頻濃郁與低頻巧勁即可老叭困難在找不到地方實際試聽搭配現在綜擴貴跟啥一樣,閉眼花25萬下去不一定更好可去myav翻一下前輩的討論或找同好試試得多花點時間做功課
godfire111 wrote:所以是如前楊兄所說,(恕刪) 其實我說的25萬倒不是隨便說,是有所本的。Dynaudio 取代Contour 1.8II 的是Countour S3.4。都是一個28mm高音,兩個170mm中低音,但是S3.4體積大一些,高音單體在最下方。當初S3.4訂價就是25萬,而我也用過2個月。後來又調到30萬了。14年前我把用了3年多的Contour 1.8II 換下來就就是Countour S3.4。一方面是”看起來”的確更大更炫了(可是就一個用家來說,擺在家裡細看,S3.4的手工似乎沒有舊款那麼細膩),再來就是高音單體在下方,更像以前自家的旗艦Consequence。結果呢?2個月後就換成Dynaudio Confidence C2。並不是Countour S3.4這麼不堪。如果選一對訂價25萬的喇叭,它是很值得考慮的。問題就是比Contour 1.8II好得不夠多。低音量感和場面變大了些,整體也聽起符合更貴一些的身價。但是Dynaudio 在這兩代Contour 的轉變,也代表了他自家的調音方向有所不同。聽慣舊款Dynaudio 的用家可以發現一個細微的差異:它那有點黏滯,有點侵略性但又微帶特殊自家味道的高音,新款的這種印象淡了。而前述音響性的提昇呢?Contour 1.8II本身也不差,所以不是多驚異的差別。花這麼多錢,進兩步退一步,就覺得沒多大升級感。2個月後一不作二不休換成Dynaudio Confidence C2。這升級就很有感了。每一方面都進步,就先不比了,那時的Confidence C2 訂價48萬。但是Dynaudio新舊款調音的味道還是有差,這就是另一回事了。拉拉雜雜講一堆,歸納一下:1.前面說的沒有25萬以上不會有多大升級感,就是拿這個價錢,1.8II的後繼機種來比的。2.前面也講過1.8II超值。當年訂價14萬,很多年沒調,出清時新品實售8萬就買到。其實在2002年改款成Contour S系列時,我認為他們一定覺得1.8II這聲音、手工應該可以訂到20萬上下。連25th當年都訂25萬了,所以乾脆改款漲價。3.倒也不是說真的沒換的必要。有的人是覺得膩了,想聽不同的聲音。就算沒升級,至少有新鮮感。平行的換甚至退一點也沒關係,我就常這樣換。要是喜歡現在的聲音,但是要全面有感升級呢?我前面所說的,1.8II本身在他自家的產品線本來就是C/P值比較高的,又考慮到通膨,音響產品漲幅快這事情,只能花大錢才有升級感了。想想以前7萬塊錢一對的Harbeth HL Compact 7 在25年後改為Compact 7ES3,漲到近20萬,真無奈。
隱隱感覺樓主Dynaudio經驗豐富果然不同凡響~自己真正擁有DY只有一對書架喇叭(Special One年輕沒錢,這對是花光存款的禍首,也是第二對喇叭)。唸書時在中華商場佑昇打工裝了一台A40套件推第一對是KEF 3/5A,至今還是很懷念第一套系統。但...用這台A40推Special One真的很棒...但對一些音樂類型有點力不從心,默默地放在房間當背景音樂,直到有一次測試客廳系統用808+moon W5一推驚為天人,整個聲音的密度之高,很難相信是書架喇叭展現出來的,真正聽到老DY的能力!(但小車要用大人開...難怪Special One總是賣不掉給親友) 後來才發現Simaudio與DY國外是很主流的搭配,尤其Simaudio對於低的動態阻抗處理得非常好可能就是最大的因素,所以這對正搭配Simaudio綜擴在親友家中繼續唱歌。每每幫朋友推薦系統總還是有DY在名單也大多推薦搭配Simaudio的緣故,台灣大多水泥隔間搭配DY很多會走「互補」的路線,如AQ/MBL...等都有不錯的效果。搭配Sumaudio與Pass其實還是很推薦,它不走互補的路線,而是「忠實」呈現DY喇叭的特色(尤其是密度),這兩個廠牌也具備歐美機器的醇厚(可以說是暖但不是AQ與McIntosh那類),速度更明快高音延伸(不用擔心刮耳)。 近幾年有了Linn這樣可以精細調整的前端架構,對於DY以往的不好控的部分更容易馴服了。所以看了godfire111兄的系統,應該是喜歡這對喇叭的,所以才推薦更換擴大機與訊源前級,但並非AQ不好不合適DY,相反的還蠻多人用的。
ryang1212 wrote:其實我說的25萬倒不(恕刪) 如楊兄所說 。我回頭比較 C1 Signature與所謂新IT design.就覺得丹拿傳統用心精神僅止於舊信心。往後的款式皆是幫老闆荷包添采了。如同elac的巔峰是SOM落地喇叭。
https://www.ruten.com.tw/item/show?22125327404495看到這個,免費到府試聽或可拿您您現有喇叭來比較,有兩單體,三單體,或5單體的的,都是目前世界的頂級單體。harbeth,spendor好像也有可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