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d_007 wrote:
SebastianT(恕刪)
同意以上的說法,可惜的是很多人不是都有機會聽到調校好的Hi-End System。
在你沒有聽到,或是聆聽的經驗還不夠,就妄加評語,是有很大的機會犯錯的。
當然,這些小配件,玩玩可以,也不需太認真。可是如果你要跟我說高檔的前後級,輸給
一套測試數據漂亮的小綜擴,這我真的很難相信。數據是一回事,聆聽者的個人感受最重要。
有音響展,多去聽聽,雖然有些廠家在環境的侷限下,不一定能表現百分之百,
但是光是聽聽這些好的器材的音質,音色,高中低頻的走向,都還是可以得到很多東西。
有些Youtuber不弄一些聳動的標題,你會去看嗎?這些Youtuber的東西也是看看就算了。
從年輕時玩音響到現在,花了很多錢,但是我的主系統也有最少十年以上沒換了,從以前
最早用的Usher的小綜擴到現在的前後級,從以前的小書架喇叭,到現在高聳的大型喇叭,
一直以來,目的沒有變,就是聽音樂,聽數據,沒興趣。
至於你聽不出差異,不見得別人聽不出差異,你吃不出來哪家東西好吃,別人就是吃得出來,
色盲的人就是跟你不一樣,看不出顏色的差異。不要再跟我說,測出來的東西一樣,大家聽到
得都一樣,就是會有不同的聆聽經驗。
原來我聽音樂那麼久都是錯的,因為我需要先學聲音是甚麼,才能開始買音響聽音樂。
這些Youtuber時間太多,惟恐天下不亂,好吧,你們先去學好聲音是甚麼,我已經在
聽我的音樂聽得很高興了。

個人積分:1782分
文章編號:84175754
leicafan wrote:
同意以上的說法,可惜(恕刪)
L大聽音樂時,數據派網粉也有在聽音樂啊!
儀器測起來沒差,燒腦的聽出USB線的差異,有種就用自己的設備,找朋友幫你ABX盲測訊號線直播上來啊!
喇叭線粗細長短材質電阻,本來就會影響聲量大小跟雜訊,你我應該都認同吧。
社區電壓不穩連燈泡都有影響,聲音應該也有影響,那你敢被盲測電源線嗎?
每個喇叭 每個擴大機都有各自不同物理特性,這就是玩音響不是嗎?
音樂。有人追求現場還原度,有人追求環繞感,有人追求超重低音量感,有人聲細節的,有專注45kHz附近的解析度,有大動態大音場的。你知道你喜歡什麼嗎?
網紅追求儀器數據,這也是玩音響的一派啊,應該給予尊重。你若不尊重科學儀器的結果,那就用盲測驗證呀
你的Hi-end調教很好,是多好?幾分算好?幾個老師說好?還是自己找朋友幫你遮眼盲測角錐墊材訊號線toe-in角度,看是你聽不出來還是真的調教有差!
ju5888 wrote:
再 【【【【【 (恕刪)
ju5888 wrote:
調教的好的音響系統?(恕刪)
請問我在廣告哪個廠牌了,還是哪個系統好了?
請問,我說調教好的Hi-End系統,我有說很貴的系統嗎?Hi-End不是Hi-Price,不要一說到Hi-End,就群起攻之說,看都是在廣告貴的東西,或是叫別人買貴的東西。Hi-End是一種態度,不是價格。
我有一套小系統,很簡單,真空管綜擴,串流機,英國品牌小喇叭。全部買二手,也沒貴到哪去啊。
但是它是放在書房哩,全部放在一個櫃子上面,有調教嘛,也沒有,但是聲音就很好啊,因為本來這幾個東西的品質都有一定水準上,我有需要去知道這些器材的數據好不好嗎?真空管的數據就不會有晶體機的好啊。
那沒有調教好的系統我也在聽啊?你聽懂了我在講甚麼嗎?
每個不同的系統都有不同的目的,目的是聽音樂,還有因為環境的不一樣,所以有它特定的功用,
像我的小系統就是在書房裡聽的,書房是放不下大系統,但是這樣的小系統有沒有天限,一定有嘛。
他跟數據沒有關係,跟環境,跟你有沒有擺位,拉電源線,角椎,一堆東西的,有點關係,問題是,你要看數據聽音樂,還是用耳朵聽音樂。
不要一天到晚就在哪嗆這個,嗆那個,每天一副厭世的樣子,我看你也別聽音響了,改當youtuber,因為你這麼崇拜他們。我要再講一下,這些youtuber的分析聽聽就好,相信你自己的耳朵。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