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xx007 wrote:

不可能,你是用多好...(恕刪)


剛剛做了一個簡單的測試

用EAC 選 Secure Mode 抓了一首歌到硬碟 (Best of Olivia - Track 06. Fly Me To The Moon)
使用 FOOBAR2000 把該曲從wav 轉成 flac (FLAC encoder 可以從 這邊 取得)
再將該flac檔案轉回 wav

兩個檔案使用FOOBAR2000的 Bit Compare 插件 做比較,得出的結果是

===================================
All tracks decoded fine, no differences found.

Comparing:
"E:\06. Track06.wav"
"E:\Fly Me to the Moon.flac.wav"
No differences in decoded data found.
===================================

基本上從無損格式轉換這邊如果找不出不同的原因,就只能往其他的方向研究了
不要用FOOBAR2000,那個音質很糟,所有的歌曲我用Samplitude10.1播放,就會硬是差一截,
也不要抓進硬碟裡播放,硬碟在聆聽空間裡就是一個很大的噪訊,我都用SSD,或者你可以暫存到RAM播
就算你用FOOBAR2000來播放交插測試,也沒說是什麼版本?

axxx007 wrote:
不要用FOOBAR2...(恕刪)


我上面做的測試只是做數位轉換的測試,單純的只是證明 flac 這種無損壓縮方式,對原始的檔案資訊並不會有任何改變。

axxx007 wrote:
不要用FOOBAR2...(恕刪)



想請問一下 axxx007兄在使用 Samplitude10.1 播放的時候是否有使用 SSRC ?

Lanster Wang wrote:
我上面做的測試只是做數位轉換的測試,單純的只是證明 flac 這種無損壓縮方式,對原始的檔案資訊並不會有任何改變。...(恕刪)


我們從沒爭論FLAC還原WAV檔案會有所改變
而你的實驗也證明這點

其實我早證明過,檔案無差異
所以才轉500G的音樂

就是聽感有差

既然引起你的興趣
應該你也聽出來聽感有差

原因?
想找一台時脈....
其實我不太了解您說的 找一台時脈 是什麼意思...

如果以時脈而言,目前市面上看得到的 Onkyo SE-200PCI 系列上用的是 10ppm 的 crystal,加上特別設計的電源處理,以一般用途來說,我覺得很足夠了。即使是數位輸出,它的光纖輸出也可以上到 24bit 192kHz,也足以對應市面上大部分的數位器材了。

再說回來播放 wav & flac (無損壓縮) 的差異,基本上在我的認知與實際使用上幾乎是聽不出來有所差異的,所以我很好奇聽得出來的人是在怎麼樣的狀態下可以做到準確分辨差異。不是不相信大家的耳朵,而是因為想確認是不是會有其他的硬體導致這樣的狀況。如果可以把每個人的經驗與所知道的東西整理出來分享,讓大家都可以輕鬆聽到好音樂也是蠻值得研究的事情。

我自己現在主要用來聽音樂的是自組的無風扇無硬碟系統,用無風扇的Atom主版配合CF轉卡做偽SSD,加上 Onkyo SE-200PCI Ltd。電源則是用DC/DC Board 搭配自製的線性穩壓,音樂則是儲存在USB隨身碟上。全系統沒有任何的馬達,純粹只是用以聽音樂的系統。實際在使用上,除了直接使用200PCI Ltd的類比輸出外,有時會使用音效卡的光纖輸出到自製的DAC (PCM1704),有的時候則是用USB to SPDIF轉換器(KECES mU-155)輸入到DAC使用。

在這樣的系統上,實際上,我是分辨不出來播放wav & 無損壓縮格式的差別的。要分辨有損無損是很容易,即使盲聽也不成問題,但是如果要玩無損盲聽的話,那大概是直接投降了。
樓上用Atom有點糟,延遲時間很難壓低,至少也要壓在80ms以下吧~
電腦音源的大忌就是用音效卡做類比輸出,尤其中低階的卡電源處理都不好,
音樂檔的話,放在USB、SATA、NAS播放出來還是有點差異的,我試過USB是差最多的
axxx007 wrote:
樓上用Atom有點糟...(恕刪)


延遲對錄音有影響,對播放沒有影響
對錄音有影響是因為做多軌的時候,每一軌的時間需要對得很精準。如果從按下錄音開始到實際寫入資料的時間誤差太大的話,那對錄音的人來說會是很大的問題.....

播放就沒有這個問題,所以延遲是無所謂的,不然 CHORD DAC 64 那個3秒的delay 早就該拿去填海了

音效卡的類比輸出好不好,我覺得跟線路設計與走向比較有關,像是那個1212m我怎麼聽都不喜歡

wrote:
在USB、SATA、NAS播放出來還是有點差異的,我試過USB是差最多的...(恕刪)


有人會說輸出可以支援到 24/96甚至24/192
無論哪一種接頭可以接受這樣頻寬
你聽到是幻覺

所以覺得有差就有差
沒差就沒差

各言爾志,無妨矣!

Isle of Skye wrote:
有人會說輸出可以支援...(恕刪)


我對音響設備的看法是,除了實際的聽感享受外,還要了解好聲的實際理論與原因。
有理論的經驗因為可以被複製,所以分享起來會更有意義與樂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