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我的第一套音響: A-35II + EVO1 (11/13改造完畢)

先恭喜你進了一條都是錢坑的不歸路.....
AE EVO1 我也有一對,建議後面的跳接板(短接板?)不要用,聲音十分兩光....換了跳線之後像換高音一樣,差很多. 另外 EVO1 應該不會低頻不夠,要不要檢查一下有無其他問題?
研究是興趣 也是樂趣~~

Jason-tw wrote:
先恭喜你進了一條都是錢坑的不歸路.....
AE EVO1 我也有一對,建議後面的跳接板(短接板?)不要用,聲音十分兩光....換了跳線之後像換高音一樣,差很多. 另外 EVO1 應該不會低頻不夠,要不要檢查一下有無其他問題?


低音的部份現在已經沒問題了..應該是一開始沒上腳架加上喇叭還沒run開的關係、後來用一段時間也上架以後就改善了。

跳接板的部分我不太瞭是什麼意思?我該怎麼弄~可以幫忙說明嗎@@!

Jason-tw wrote:
先恭喜你進了一條都是...(恕刪)


版大回答大致上了解,

後來我有想過說如果直上HDMI輸出的擴大機

再接喇叭這樣輸出算是數位輸出不知道這跟類比聲音有沒有差別?


只是可能會大材小用有HDMI輸出大部分人都是接到5.1吧...

而且有HDMI輸出的擴大機都是萬起跳



房間是和式木板地版,重低音共鳴真的不太舒服...><

我現在5021基本都開不超過2格...只能說拿來玩FPS真的很爽就是= =

但年紀越來越大真的沒啥時間整天搞遊戲呢~

耳機有考慮過只是不喜歡被套住的感覺



題外話I have a dream也很好聽說

夏娃的時間 編劇也很棒

Jason-tw wrote:
先恭喜你進了一條都是...(恕刪)


如果是耳機版大有推薦的嗎?

版大PO的那款小弟無力入手

大致上目標放在 鐵三角 ATH-CKM99 或是 90吧

不知道版大對耳擴有沒有研究不知道耳擴對耳機有幫助嗎?

我想要我用我手機聽音樂手機是SONY ARC S 我也有ipod touch 4

之前都用ipod touch 4聽音樂

用一般國際牌600元耳機(一般的耳道耳機)

後來換ARC S 聽感覺聲音比較飽滿讓我很意外

不知道是不是解碼晶片有差?

kk26546505 wrote:
如果是耳機版大有推薦...(恕刪)


CKM99是女毒機~中高頻很棒不過低頻無力喔!CK90雖不確定、不過鐵三角的耳道特色都剎不多。

不過最近才看到要出新款的新聞、不知道會不會有改變?新聞在此[情報] 驚天動地! 排山倒海而來的鐵三角新耳姬!!!!
你有興趣的CK90pro也有改款、如果對鐵三角情有獨鍾的話可以等一等。

還有就是TF10如果能買到跳水價或是AMAZON代購找到便宜的,
價格不會比CKM99貴到哪去、我到手的價格就不到7000。

但是說真的如果你的目的是家用的話、還是帶耳罩的吧!
長期帶下來舒適度是一定有差的...這個部分我的需求跟妳不同,我打從一開始就不打算把耳機在家裡用是要準備帶著走的,所以我只關注耳道機跟隨身聽的訊息,耳擴跟耳罩就幫不了妳了。

撇開這些不談的話、TF10應該是低於一萬能買到的耳道裡面C/P值最高的了;IPT跟ARC S我都沒用過,不過IPT的討論在板上還蠻多的,是音質很不錯的機子~算中性音質,所以可能是ARC S的出聲原本就偏暖。我當初會入TF10+KENWOOD除了CP值考量以外也是不少01板友推薦選的組合。


題外話~我曾經把TF10插到目前這張音效卡的耳擴孔,不過只能算堪用....沒辦法表現出良好的動態還有層次感,把TF10的優點都抹煞光了~
不知版大當初購入TF10是去音響店試聽嗎?

目前房間剛購入新家具為了能讓聲音更均勻XD

預算不足囉只能先考慮耳機囉~

只是MOBILE01耳機討論比較少

三角鐵那帖分好細真的要慢慢研究囉...

不知台北有沒有可以試聽耳機的音響店@@

但不管IPT還是ARC都比我NB的AC97音效好就是了~冏
喇叭左右向調10-15度定位比較好離牆20-30公分深度及空間感比較好 可以聽出人聲及樂器位子

kk26546505 wrote:
不知版大當初購入TF...(恕刪)


我住在新竹,這邊要試聽到TF10比較麻煩,那時候是憑01板友的推薦+上在AMAZON看到價格只要200USD....我就直接失控了

當然妳同時也可以看到很多不推TF10(ie:耳管太粗)或是不推特定耳機的評論、確實是會冒些風險。我是想說應該怎麼算也不會比CKM70差(我原本的耳機),而且大不了再賣掉就好了

至於電腦AC97的音質....只要對音質稍有要求的人來聽,大概都是一場災難吧!
(PS.01的耳機板討論不會比較少啊?妳要去行動影音區看~)
colder99 wrote:
低音的部份現在已經沒...(恕刪)


EVO 1 後面的喇叭端子是高低音分離的(4個端子) 提供給BI-WIRE喇叭線銜接(兩入四出)..
原廠有附兩片金屬片來銜接高低音端子,這樣你買的SINGLE-WIRE喇叭線(兩入兩出)才能讓高低音一起發聲
不過,因為聲音(電流)有經過該金屬片,所以聲音會因跳接線而產生變化!!
你可以試試 A.喇叭線+-都接低音 B.喇叭線+接高音正-接低音- C.喇叭線+接低音+ -接高音- D.喇叭線+-都接高音
以上四組接線方式,聲音有何變化?

剛剛上網爬一下..
給你參考http://www.dearhoney.idv.tw/speakers/ian20010303/
研究是興趣 也是樂趣~~
請問您如果讓高低音各別用不同的擴大去推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