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風情與德國精準的對決, focal dome 與 elac cinema

570 wrote:
你自己不是都說不想在...(恕刪)
邏輯思維要清楚,如此標示並不是像你說的想當然爾要擺前後

完全要依據不同的空間去做調整

myav上和這裡已經很多人質疑過你的奇怪論點我就不提了
宙王 wrote:
邏輯思維要清楚,如此...(恕刪)



照你的意思,我如果回你貼的圖也不一定要照這樣擺

你覺得你講這樣的話邏輯在哪?

標個 left(mono) sub ,right sub 不是合你的意
=========================================

我來貼個yamaha原始5.1圖示, 反正你都喜歡用原廠的圖,原廠的圖絕不會有錯,錯也是我錯?!


進場喇叭基於yamaha 自己詮釋自己的field,故不去討論

從這個很簡單圖可以看出那些端倪?

1.重低音不談,這是常見的一個減少駐波的安全擺法,如果空間不夠吞吐完整的低頻曲線。

2.中置是不是過低,不過我說了這是示意圖,它擺錯了,你可以不用學它

你用布幕就用透聲,你螢幕不大就把螢幕抬高,若不能動喇叭就把主聲道降低,

再不然就降低你沙發的高度,這些都是標準硬派不妥協的做法,


講那麼多,又或許我們誤會原廠,真相是人家原廠美工真的只不過是因為有中央有畫個螢幕,中置喇叭沒地方畫只好喇叭就順勢畫在地上或是上方,看起來比較直觀簡潔,也覺得用戶不是笨蛋,都知道中置喇叭該怎樣擺。


喇叭的彩色精美DM出現這種情境就算了,你商家賀成交的照片BOSE AM系列也學人家這樣安裝(我隨便舉一個最常見的BOSE AM實例)這就叫做外行不專業到極點(當然它可能把責任推託,是業主要求這樣擺,我有錢賺比較重要)


3. 有沒有看到人家 SL,SR 方位角擺在哪裡,高度為何,為何演變至今會亂了譜


=====================================================================

另外我不能去阻止飛禽鳥獸、販夫走卒、甚至本身就是站方列為黑名單的人來質疑我

商家篆養的免洗帳號如此之多,你看哪一次我被質疑到說不出話來的,可能人家

只是息事寧人,不過我傾向肚子真的半桶水都不到。

請你也貼一下你 myav的帳號以真面目示人,還是你有其他資歷的論壇也行

不然一個去年六月才注冊的的id,有何本事與我對談經驗?

不過我相信你有十幾年的經驗,連我這個胡言亂語的人都有二十五年以上的經驗了

我相信你只不過用一個免洗的帳號罷了


570 wrote:
照你的意思,我如果回...(恕刪)

小弟不才,在myav註冊名為aad剛剛好比您資深10個月,裝的聽的調整過的系統剛剛好都比您多1點....

不過耍嘴皮不是討論的真意就貼些實際的擺位當然您又會說這些都不正確只有您才是對的(這些可不是您說的示意圖),也歡迎把您系統的配置讓大家看看








宙王 wrote:
小弟不才,在myav...(恕刪)


你知道我的用意,是請你秀出身分,我個人是坦蕩蕩,

自從有人送我ibm thinkpad 570祝賀我轉換跑道 後,我就以570統一一切的id

你既是myav如此,那本站何以一年半前才註冊,我猜想你應該還有其他的帳號是吧

=======================================


還有你myav梯次比我早一點跟資深應該沒有任何關係吧

就像一些討論區因細故火爆、式微,就轉移到某些人自立門戶的陣地而已

我還有保留以前的留言,

id: COM ,

其中我的VCR器材&REMOTE有保留,可以證明是我本人

http://primeav.audionet.com.tw/message/%E9%81%8E%E6%9C%9F%E7%95%99%E8%A8%80/1998%E5%B9%B4%E7%95%99%E8%A8%80/aug.htm


以前幹職業軍人收入頗豐的時候都泡在新視聽留言版打屁,一些事情迫使我退伍處理私事

中空了AV生活一陣子

==========================

還有你說對了,大型會議廳的我沒意見(非我本業),除了第二張的前面OK外(後面我不知道),

其他全部不及格
570 wrote:
你知道我的用意,是請...(恕刪)
我提出這麼多實例你就一句人家的系統都不及格,卻拿不出任何資料說服大家,這樣你認為有人會信你嗎
為了用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探求真理這篇就是依照空間特性找出低音擺放的較佳位置而不是想當然爾的前後擺

http://www.kr.com.tw/blog/index.do?actionType=61&articleId=64

歡迎570除外的網友看看


宙王 不如把 Dome vs Cinema 剪貼到另一個主題, 給意者提問

這串子
雙超低音的討論相當豐富,換個主題,後人 Google 爬文極有幫助

假設宅爸年紀略大於兩位
宙王 & 570 兩位年輕人 都有對的觀點 分別為 因地制宜 & 前後配

宅爸舉自己的空間經驗, 深 15m ,原則上不擔心駐波
在 L/C/R <-> Sofa 5m 的擺設下
但 80 Hz 以下波長 實在超過 喇叭 <-> 聆聽位的距離 太多
68 Hz/34 Hz 以上 全波/半波 有標準的直接音量感 from Mains
68/34 以下的頻率,Sine wave 還在爬升,未達峰值,dB 量感略弱
20 Hz 以下走結構面傳遞,如地震 用身體感受取代耳聽

570 主張的前後配論點,更多元化的距離,更多低頻半波峰值到聆聽位,理論上完美 ?
宅爸在沙發後方加一支 SW (現況)
Rear SW 到 Sofa 距離另取,補償 Mains LF 爬升段,
形成第二個標準直接音量感 e.g 50/25 Hz
這樣 25~80 Hz 直接音凹陷又更少了

宙王主張的一般居家空間,沙發後方已無緩衝
這時 side SW X2 比較可行,又可涵蓋不同波長 which is better than Front SW X2
LF 爬升段的量感不足, 透過 SW X2 to boost, 貼牆又可 Gain 3 dB, 相位取互補
量感過多的部份 則以 AVR Room correction 修正

客餐廳相連的空間 (佔絕大多數)
side X2 必有一支影響出入動線,線材外露 (or Wireless soluton)
改單邊放兩支........ 如宙王前面舉的例子
畢節望族後裔
老爹你從HDCLUB到現在與其他的網友相較,有如精神時光屋修練

突飛猛進,也有了自己的見解,特別是PIONEER AVR & DLNA

您好像特別喜歡這一塊環節,個人蠻佩服的

你也說子女成人事業交棒可以心無旁鶩的鑽研。

================================

請老爹不要把我跟其他人放在一個天平上面,那很傷我的自尊的

您可以說宙王哥對,我全錯,這樣的話我反而不會覺得很不舒服


您有興趣就去爬一下宙王哥(AAD)四十幾頁的文章,也可以去看一下我在MYAV註冊只是為了回一篇同好的文章而已及所有回文


生意人的心路歷程應該是跟我這種硬派技術的人完全不同。

====================================================================

那些圖左中右喇叭完全不等高,又非不可修正的情況。光這點不可為而為,站在劇院的角度這不是零分是什麼?,

============================================

我一開始就是設定完美的空間去給網友,


MOBILE01我應該從來沒有去糾正過宙王哥過往的發言喔,有的話我另外跟他道歉喔。


(我記得宙王哥的頭像不是一個人站在一件東西的旁邊嗎,還是我人老記性差)


為什麼,老實告訴你,我認為那些樓都太LOW了,隨它去吧,M01全棟大樓討論區虛虛實實,糾正的完嗎?


怎我就不怕宙王哥誤導新手,結果宙王哥一開始就針對我對網友講的話而去主張自己的意見,


理由原來是怕我誤導新手喔


因地制宜四個字合理,但網友的空間有沒有需要因地制宜?,砍掉重練的空間要不要因地制宜,老爹你的超大空間需不需要因地制宜。
==============================================================================================================

另外老爹不好意思, 沙發靠牆與低音擺後面沒有負面關連,蓋你前方的狀態也是"重低音沙發靠牆"阿!!!



========================================================================================================================

後方落地喇叭身上的低音,有必要去把它砍成兩半然後再把下半段都放在前排,竟然不能在自己身上


不需要因地制宜的情況,而把"兩顆"重低音分列左右,講的就是上面這件例子,只會前方力道過強失衡,懂我一開始要講的意思嗎?
見此事被論戰,還真不知該怎麼說,若要說有人沒進行過一定的聲學分析且做過聲學量測及調校過的工程實務經驗,待會在下不是被人來亂炮一通,就是有人又OOXX...一堆話出來,還會說我ooxx....,真是無言,但聲學工程實務事實就是如此.

若要號稱自己是硬派技術人,在下建議請拿點硬派的聲學理論與聲學技術的分析出來,這樣較有點說服力.不然在下看來都還沒見到硬派的理論與技術喔!

1.雙超低音與多超低音的擺位與調校,絕對與空間聲學的影響有著莫大的關係,有進行過雙sub與多sub的聲學分析且量測調整過的聲學工程師或聲學設計師...等,便都很清楚,所謂被建議前後擺,或左右擺,其實是先有前題的空間假設性,這個假設性是在矩型(含方型)立方體對稱的容積的空間下所提出的『初步性』建議.

可參

http://tw.myblog.yahoo.com/jw!Cg_XOXeGGA8ugW4gKlg-/article?mid=24&prev=44&next=13&l=f&fid=5

http://tw.myblog.yahoo.com/jw!Cg_XOXeGGA8ugW4gKlg-/article?mid=52&next=47&l=f&fid=5

http://tw.myblog.yahoo.com/jw!Cg_XOXeGGA8ugW4gKlg-/article?mid=59&prev=109&l=f&fid=5


2.AV擴大機的DSP只是為了給一般消費者使用,那DSP的精準度還不是很好很佳,因此有從事過雙sub與多sub的設計師或工程師而言,都不是靠AV擴大機去處理,需要插入其他外置器材設備進行相關的聲學調校.
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藝術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

570 wrote:
老爹你從HDCLUB...(恕刪)
對於你自稱硬派技術底子我真的了解到自我感覺良好是什麼一回事了

我在myav有請大家討論低音擺位那裏應該會比較多人参與討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