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265 wrote:只是跑二聲道的主音響有真空管擴大機的加持而雙後環繞與中置音響沒有經過真空管的修飾音色比較有尖銳的感覺雖然5.1系統也有真空管主音響在內但是夾雜沒有真空管的音色在內整體感受大打折扣呀! 所以若音樂本身原本不是用多聲道的概念錄音及混音的還是聽雙聲道就夠了畢竟大多數的音樂都是從前面來的很少有從側面甚至後面來的
s2265 wrote:那3首5.1聲道的...(恕刪) 這就是音場矯正的重要了!古典SACD的環繞主要是表現出音樂廳或教堂或舞台現場的聲音迴盪的3D效果,跟電影的環繞表現又有所不同.就像上面講的,環繞喇叭通常不是表現音源的. 你的音場矯正若沒做好,又加上主喇叭與環繞喇叭是不同後級在推的話,有可能會讓環繞喇叭喧賓奪主,造成反效果. 若是矯正有做好,會表現出很自然的3D立體感,二聲道相比之下就會平板許多.當然,有些SACD其實是舊錄音重新出版,原母帶若不是DSD multichannel, 也會讓多聲道立體表現較不自然. 選購時最好注意是原始錄音就是用DSD 的.古典SACD的說明書裡通常會提供一些簡單的錄音資料.
ldw406 wrote:若對文藝復興時期的...(恕刪) 感謝推薦! 我已經在King's College網站訂了一張,刷卡金額是台幣548元買這一張可以來比較看看Dolby Atmos的環繞與Linn Super Audio Collection 5 SACD環繞有什麼差別!
s2265 wrote:我剛剛也下單買了另...(恕刪) 如果我看的跟你看的是一樣的話, 官方在特價的那三張都是安魂曲, 天主教在紀念死者使用的,算是彌撒曲的一種. 彌撒曲通常包括垂憐經(Kyrie)、榮耀頌(Gloria)、信經(Credo)、聖哉經(Sanctus)、降福經(Benedictus)、羔羊頌(Agnus Dei)六大段, 聽之前可能要先研究一下.最有名的當然就是莫札特的安魂曲, 我是百聽不厭的. 而佛瑞(Faure)是浪漫派後期法國作家, 他的安魂曲也算有名, 不過你聽的時候就要有耐心一點去聽. 至於杜路佛(Durufle)則是二十世紀的法國作家. 他的安魂曲, 說真的, 連我這個從小聽古典樂長大的,也不太有耐心去把它聽完了!
s2265 wrote:至於Venetian...(恕刪) 我上面介紹的那個威尼斯聖誕只有SACD版本, 他們並沒有另外出CD版本, 我住美國, 是在美國亞馬遜買的.至於你說的那張CD, 跟我原來說的那一張不一樣, 是完全不同的一張專輯. 它的封面應該是長這樣的, 這張我也沒聽過, 不過曲目看起來也蠻有趣的, 應該仍是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