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的問一下,能聽出劉漢盛超越巔峰200擊CD上下集好處在哪裡的燒友請舉手

Bear4212 wrote:
W大其實小弟想告訴您...(恕刪)


噢,沒問題啦,小弟本身就是古典音樂愛好者, 大學時就已經聽過無數的作品了

只是現在有了這個可以透明,高動態,具體呈現大型管絃樂團演奏在面前的系統,可以享受比現場還棒的音樂,不是人生一大樂事?
那就好~~接下來就慢慢思考如何把您的系統往您心中的聲音方向調整,先把一套系統的音色搭配給弄對了在往層次感去走,最後再往空間感....但這是您的裝潢、空間、家俱必須去搭配的,最近有本音響雜誌裡面有句話很棒....以耳機為師,這句話並不是告訴你耳機、喇叭誰強誰弱,而是耳機在無空間干擾之下,可以忠實的呈現出前後端搭配後所立現的層次感與音色表現,簡單說...耳機就像是把空間、家俱、裝潢這些變因拿掉後的傳統音響系統,如果您可以在現有空間中,把系統搭配處理到音色、層次感都可以讓你覺得ok.....那再來煩惱空間感的問題......

wllee9918 wrote:
噢,沒問題啦,小弟...(恕刪)
wllee9918 wrote:
小弟自認為也是燒友...(恕刪)


如果你已經聽古典音樂一陣子,應該不太會對這種商業合集式的CD有很大的興趣. 平常我要聽就聽整首交響曲或歌劇,但合集唱片只給你一個樂章,或是歌劇裏頭的一首歌. 真正要深入的古典樂迷不是這種聽法的.

而且你自己應該也會有自己的意見,可以介紹別人說哪張錄音好,哪張錄音不好. 你開版文章就說了,劉漢盛所介紹的所謂發燒碟有些你聽了之後也不覺得怎麼樣的,我想這就對了,靠自己就可決定了,而不是去懷疑自己的音響不好或擺位不佳等等. 當然自己的硬體和空間應該要有一個基本的水準,那是真的.

我認為你可以多使用01 "音樂鑑賞室"討論處跟大家多討論你聽的一些CD的心得,跟大家交流交流,自然心裡會有底,而不需要依靠那些所謂"名人推薦"的商業模式.

前不久有個討論韋瓦第四季的,大家分別貢獻自己所聽的心得,我覺得很好,希望以後也能多聽到你這方面的討論: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02&t=5262822

Monte920 wrote:
如果你已經聽古典音...(恕刪)


謝謝您的建議,給自己思考的機會
玩音響最高境界也是最難呈現的是情感

不單單只有人聲有情感樂器演奏也能有情感

這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掉下感動的眼淚

哪張專輯哪首曲目能讓你感動到掉淚

沒有 那只能繼續調整囉哈哈

PS我說的玩不是換器材線材這些

是只專注調整現有的器材到達最佳狀態

哪天音樂一出來讓您不再想東想西的時候就對了

但是這樣還不能算好再去聽更厲害的高手調整好的系統

回來再調整一直反覆等到每首曲子都能令您感動

再找朋友燒友來試聽看有沒感動

看老友跟初認識的朋友掉下感動的淚水也是一種玩音響的樂趣



https://www.flickr.com/photos/34175725@N06/
真的沒錯,就是那一份感動。

前兩天幫人銲好一台真空套件,每邊雙四級管並成單端結構,4W+4W的功率。
要震撼、棚爆或大氣勢恐是沒辦法,可能這200擊CD也不會很⋯超越巔峰

選了ELAC接上,第一次開聲,沒火花爆音放煙火,音樂很自然的放出來。
這一霎那的感動難以言喻。

(現信號管改成12AX7在努力調音)
wllee9918 wrote:
台北的音響: ELAC Dolce Vita, McIntosh MA6900, Audio Analog CD player, 設備應當還可以, 可能因為住大樓, 聲音放太小, 以至於沒有發揮真正效果

現在的系統,在台中,很簡陋的房子,但是客廳是一人獨占獨享: 二手的 ELAC FS 608 4pi, AMC 3030mk2 前管後晶, 一般player+ DAC , 就很一般的器材, 但是拉開喇叭間距, 更換線材,加上電源濾波, 开大音量後,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低頻可以沉的到底, 真的匪夷所思



1.音量

人類的聽覺感知並非線性且對不同頻率的響度感知是有所差異,音量的大小,影響了人類(您)對於響度的感知(深探之尚有生理、心理之影響),尤其是低頻。


以下供參



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藝術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

thxman wrote:
1.音量人類的聽覺...(恕刪)


就說嘛,實際上聽起來就是這樣,還有人說沒差? 這個.................

謝謝您提供科學證據

wllee9918 wrote:
就說嘛,實際上聽起來就是這樣,還有人說沒差? 這個.................

謝謝您提供科學證據


若僅僅只為了尋求認同(or 網路認同),那對您的音響播放事物並無太大的意義。

在令您匪夷所思之後,是否曾靜思、深思過,自身對音響『重播』事物中,早已研究表明出的許多科學知識、現象...等是否甚為匱乏?

理性與感性、科學與藝術 http://blog.xuite.net/thxisf/twblog
代表版主根本只是發燒
不是聽音樂
喇叭擺位很重要,就算不是10幾萬的喇叭
聲音還是可以感動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