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在看片時,不覺得 兩聲道 (Youtube) 跟多聲道 (Atmos) 的音量差很多嗎??

每次兩聲道只要 13~15 就很夠用,多聲道就得要開到 29~30

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問題,請教一下大家
kingofway wrote:
請問各位在看片時,不覺得 兩聲道 (Youtube) 跟多聲道 (Atmos) 的音量差很多嗎??


APP開啟"自動調整音量"的功能
freyalai wrote:
kingof...(恕刪)



開著耶

我跟你的情形一樣,但就是看電影就直覺的把聲音調高,沒特別想。問了chatgpt得到的答案覺得還算合邏輯,你可參考看看---
🎧 為什麼 YouTube 音量「比較大」?
YouTube(還有 Spotify、Apple Music 等平台)為了讓你不需要調整音量就能清楚聽到聲音,會經過「壓縮」、「音量標準化」等處理:
• 壓縮(Dynamic Range Compression):減少最小聲音與最大聲音的差異,所以即使聲音小,語音部分也能清楚聽見。
• 音量標準化(Loudness Normalization):會把影片音量壓在一個平均標準(例如 -14 LUFS)上,讓影片之間的音量不會忽大忽小。
這樣的音訊比較「飽滿」、「直接」,不用開太大聲就很有感。

🎬 為什麼藍光 Dolby Atmos 聲音「比較小」?
藍光影片的音訊通常是「未經壓縮」或「保留最大動態範圍」的高品質音訊,例如 Dolby TrueHD + Atmos,音訊更細緻,也更「忠實」原始電影的製作設計:
• 原始音訊設計給電影院播放,預期你有一套環繞音響系統,會還原小聲與大聲場景。
• 動態範圍大:比如角色小聲講話很小聲,爆炸場景很大聲,沒有壓縮過。
• 所以你聽起來會覺得:「怎麼聲音變小了?」,其實只是因為「沒有經過壓縮處理」。
由於音樂平台Tidal及 Apple Music都支援 Dolby Atmos, 當然對音量大小他們會有基本論述, 推薦Reddit網站上蘋果2年前提供的一篇論文等級卻又極普及化的說明, 為免除掠人之美之嫌, 還請網友直上Reddit網站上聊解...收錄在Google, 由Chrome進入即可中譯
( 一篇論文 ) 杜比全景聲比較安靜, 這為什麼是件好事? 重點摘要:根據杜比的規格, 杜比全景聲比較小聲, 要能發行杜比全景聲混音, 它必須符合杜比的規格, 如果你想要杜比全景聲音量加大聲, 請在回放設定過程中開啟聲音校正...
A Guide To Lossless, Dolby Atmos, and Spatial Audio ( self. Apple Music )
小凡的凡凡 wrote:
由於音樂平台Tidal...(恕刪)


謝謝你提供的分享,我有去看了。
但不知道理解的正不正確,意思是…以Dolby Atmos的概念是把聲音從選擇最合適的喇叭(從2~36個)播放出來。這樣的話,以HT-A9M2可以''模擬''成12個喇叭理應也能得到不錯的效果,但文章也有提到,有時候混出來的效果不一定可靠,有時候效果很好、有時候則不佳,對嗎?
final049 wrote:
新版的韌體(控製制器1...(恕刪)


今天更新BRVIA Connect到3.5.0版。強烈建議更新!!
除解決上述問題,同時把聲音的問題都修正好了。修正後低音飽和深沉、音場廣闊,細微的聲音也回來了(甚至更好!),可以聽到之前不會注意的小聲音(如背景的鳥叫聲、火車行駛在鐵軌金屬磨擦聲,軌與軌間的叩叩聲、皮鞋走在空蕩走廊迴音、丘陵上刮起呼呼陣風)。

測著又不小心把"奧本海默"跟"不可能任務:致命清算"又看了一次!
眼P
個人測完覺得好像沒什麼差,但原廠能持續釋出更新都是好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